中國最早的一批“城里人”是商人。早期商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只有貴族才有剩余物品參與交易。由此可以推斷,中國第一批“城里人”的出現(xiàn),不會晚于奴隸制社會的夏代,距今至少4000年?!坝韯e九州”時的商人被視為最早的“城里人”。從《史記》等史料記載分析,當時應(yīng)該有過多輪原始城鎮(zhèn)化運動,其中最著名的一場“城鎮(zhèn)化”運動應(yīng)該是夏禹主導的。《尚書·夏書·禹貢》記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奔从戆讶珖鴦澏ㄐ臁⒓?、兗、青、揚、荊、豫、梁、雍九個“州”級行政區(qū)?!熬胖荨敝械拿恳恢荻紤?yīng)該建有一個地區(qū)性中心城市。商朝因祖上分封于“商”這個地方而得名,商朝人善于交易,其在財富上的原始積累,就是通過用“繡”這種紡織品與夏朝做糧食貿(mào)易完成的。商滅夏后,做生意已成為商朝人的社會職業(yè),“商人”概念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