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婕 呂天驕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中華文化蓬勃發(fā)展的40年,也是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不斷壯大的40年。
1978年初,24歲的復旦大學中文系新生盧新華完成了他的第一篇小說《傷痕》,他興沖沖地將處女作拿給朋友和老師看,無奈反響并不熱烈。盧新華不甘心,把這篇小說貼在了寢室樓道的墻報上,出乎意料,小說一炮而紅。同年8月11日,上海《文匯報》用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這篇7000余字的作品,一時間引起了轟動,當天的《文匯報》加印至150萬份。
文學提供了巨大的時代明確性和說明性。從這時開始,中國文學的時代感越發(fā)清晰,改革開放后中國文化界復蘇繁盛,文學的表達也透露出新的氣息,中國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重組。
文學:啟蒙的力量
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說過,文學使思想充滿血和肉,它比科學和哲學更能給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確性和說明性。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新時期,開啟20世紀中國第三次歷史劇變。
由于文化的斷層,所有的中國年輕人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都處于啟蒙的時代。傷痕文學是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文壇占據(jù)主導地位的一種文學現(xiàn)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識分子,受迫害官員及城鄉(xiāng)普通民眾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劇性的遭遇。
余華說,他第一次讀到巴金的作品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那時很多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和外國文學作品重新出版,供不應求。他每天一早去海鹽縣新華書店排隊領(lǐng)書票,領(lǐng)到書票以后才能買書,而且每張書票只能買兩冊書。當讀完真正的《家》以后,余華再一次感動了。
一本書足以造就一位有成就的作家,這就是啟蒙的力量。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是北島的詩歌《回答》的前兩句。1979年3月,《詩刊》發(fā)表了這首詩,標志著朦朧詩由地下正式走上詩壇,以其否定叛逆、關(guān)注自我的精神對社會尤其是青年學子產(chǎn)生了強烈的沖擊波。
北島的《回答》、顧城的《遠與近》、舒婷的《致橡樹》、梁小斌的《中國,我的鑰匙丟了》、江河的《星星變奏曲》、楊煉《大海停止之處》、芒克的《心事》、牧野的《不會翱翔的鷹》以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至今仍為青年詩人們膜拜。海子的墓地如今成了名勝,他的祖屋成了他的紀念館,火車經(jīng)過達令哈時,都會播放他的同名詩歌,“今夜我不關(guān)心人類,我只想你”。
可惜的是朦朧詩作為一個風起云涌的文學浪潮,衰退得很快,1986年,梁小斌寫了《詩人的崩潰》一文,宣告了朦朧詩的最終解體。主題積極向上、昂揚而又超脫的汪國真的詩歌,開始受到青年讀者青睞。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國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在送走了歷任30年的“掌門人”郭沫若后,文藝界“改朝換代”,迎來了新的名譽主席茅盾和主席周揚,巴金擔任了副主席,這時候的他開始撰寫《隨想錄》,最終成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處于創(chuàng)作高峰時的馮驥才,更是寫出了《神鞭》、《三寸金蓮》、《一百人的十年》等一系列小說、隨筆、散文。
上世紀90年代的文化界,各路人士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開創(chuàng)文化復興的新局面。鄧紹基寫出了《元代文學史》、李琮寫出了《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發(fā)展》、汪敬虞寫出了《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1895-1927》、高恒寫出了《秦漢法制論考》、李文俊翻譯出??思{《喧嘩與騷動》等大量作品、劉國光寫出了《中國經(jīng)濟改革和發(fā)展的新階段》、李揚寫出了《金融全球化研究》、張卓元寫出了《論中國價格改革與物價問題》等??梢哉f,現(xiàn)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的大部分代表作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描繪了中國西北農(nóng)村的歷史變遷,陳忠實的《白鹿原》中的農(nóng)村更是斑斕多彩,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包含了人生的種種感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則是憑借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
進入新世紀以來,文壇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小說,其中仍然不乏許多熠熠閃光的經(jīng)典之作,如阿來的《塵埃落定》、王安憶的《長恨歌》、徐貴祥的《歷史的天空》、麥加的《暗算》、賈平凹的《秦腔》、李佩甫的《生命冊》、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尤其是首次獲得國際雨果獎的大熱科幻小說《三體》,更是引起全球?qū)χ袊苹梦膶W的關(guān)注。伴隨著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讓我們看到,中國文學仍然有豐厚的土壤可挖掘。
熒屏:見證美好生活
上世紀80年代的青年男女喜歡戴蛤蟆鏡,穿牛仔褲、手里拽著四喇叭錄音機,錄音機里不是放著鄧麗君,就是放著山口百惠的歌。而與之抗衡的是歌手李谷一,1983年她登上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演唱了《鄉(xiāng)戀》這首“新時期中國大陸的第一首流行歌曲”為人津津樂道。而第二年,李谷一演唱了喬羽創(chuàng)作的《難忘今宵》,這首溫情的歌曲在春晚的舞臺上,一唱就是40年。
同樣是在1984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馬季一個人走向舞臺,進行了長達10分鐘的精彩表演,相聲《宇宙牌香煙》包袱層出不窮,語言很接地氣。馬季在進行表演時還能夠好整以暇地抽一支煙,足見其深厚的表演功底。
1980年上映的《廬山戀》成為一時佳話,而郭凱敏和張瑜的“金童玉女”組合,更是艷煞眾人。當時,思想解放釋放了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力,電影界好片不斷涌出。《廬山戀》創(chuàng)造了“放映場次最多”、“用壞拷貝最多”、“單片放映時間最長”等多項世界紀錄,2002年被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正式授予“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xù)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個紀錄目前仍在刷新。
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是中國重新起飛的兩翼,在文化界中,對外文化開放和交流也正式啟動。國門一開,立刻熱鬧非凡。
1981年起,《窗外》、《聚散兩依依》、《夢的衣裳》等“瓊瑤式”故事為內(nèi)核的電影,在中國大掀起了“瓊瑤熱”,其中的“雙林”林青霞、林鳳嬌,“雙秦”秦漢、秦祥林等成了內(nèi)地青年的偶像;而《大俠霍元甲》《射雕英雄傳》等讓內(nèi)地觀眾領(lǐng)略了武俠片的風采,從此開始知道金庸、梁羽生、古龍等武俠小說家的名字。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四世同堂》《紅樓夢》《西游記》名著的翻拍引發(fā)轟動,開內(nèi)地連續(xù)劇創(chuàng)作之先河。雖說它們依然是“吃老祖宗的飯”,但畢竟邁出了獨立制作的第一步。1985年11月7日,中國大陸電影《高山下的花環(huán)》在香港首映。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首《滾滾長江東逝水》成了大眾對于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獨家記憶,而谷建芬的譜曲則為詞句注入了靈魂,有了氣勢磅礴之感?!栋耸甏乱惠叀贰督裉焓悄愕纳铡贰稜T光里的媽媽》等都是谷建芬的代表作品,朗朗上口的曲調(diào)成了那個年代通俗音樂的主旋律。
1993年陳凱歌拍出了他的代表作《霸王別姬》,一年后張藝謀拍出了他的代表作《活著》,再一年后姜文拍出了他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的確,他們和他們的同齡人都是處于陽光燦爛的時代中。
不知從何時開始,影視賀歲檔激戰(zhàn)。作為大陸賀歲片“鼻祖”《甲方乙方》的票房300萬,成功創(chuàng)制了“賀歲檔期”,從此,電影節(jié)從此欲罷不能,各路大導紛紛搶灘“賀歲檔”,張藝謀、陳凱歌不能免俗,北上的香港導演也蜂擁進來,搶食“賀歲檔”大蛋糕。
2009年的《十月圍城》、2010年的《趙氏孤兒》《讓子彈飛》、2011年的《龍門飛甲》《金陵十三釵》,內(nèi)地賀歲片風格開始越來越多元化,早已不再是“一枝獨秀”的時代,姜文、陳凱歌、徐克、周星馳等導演,在賀歲檔的舞臺上各領(lǐng)風騷。
電影在新的世紀,特別是近十年有了迅猛發(fā)展。這時的中國電影市場已經(jīng)走入全球電影舞臺的中心,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重要?!稇?zhàn)狼2》贏得了觀眾的口碑,也讓人們看到中國當代戰(zhàn)爭片的實力,2018《紅海行動》以票房的高逆襲,成了春節(jié)檔評分最高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更是聚焦社會話題,讓觀眾看到理智與情感的交織。
電影從2002年10億元票房到2017年的559億元票房,2002年銀幕8000塊到2017年已經(jīng)超過5萬塊。電影已經(jīng)融入中國人的生活,動作、喜劇、偵探、科幻、魔幻、冒險、勵志、親情等類型,電影創(chuàng)作在風格、樣式上已走上多樣化、多元化之路。
舞臺:異彩紛呈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評書的黃金年代,袁闊成、單田芳、田連元、劉蘭芳四大家獨領(lǐng)風騷,又以單田芳的評書傳播最廣,聽眾最多,那標志性的嘶啞嗓音,悠悠地回響在一代人的文化記憶空間里。
因在《茶館》中塑造的茶館掌柜王利發(fā)的藝術(shù)形象,于是之奠定了他話劇表演藝術(shù)家的地位,《龍須溝》中的程瘋子、《虎符》中的信陵君、《名優(yōu)之死》中的左寶奎、《駱駝祥子》中的老馬,都是于是之留給大眾的美好印象。
1983年,“古靈精怪”的譚盾成為了新晉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研究生,其交響曲《風雅頌》贏得國際作曲大獎。其同學瞿小松持《山歌》、葉小綱持《中國之詩》獲得美國齊爾品協(xié)會作曲比賽一等獎。后來,這份獲獎名單越拉越長,表明中國音樂在世界上的獨特性愈發(fā)顯現(xiàn)。
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國寶級”的小提琴獨奏家,盛中國是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在盛中國的眾多代表作中,最讓人念念不忘的,莫過于纏綿凄美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和祝英臺》。
1986年5月9日,北京工人體育館,在“1986國際和平年”紀念演唱會上,崔健以一首《一無所有》唱響了整個體育場,中國搖滾樂應聲而起,崔健由此被稱為“中國搖滾之父”。
從云南大理深山里走出的楊麗萍被稱為“巫女”,神秘、魔性,是一個用肢體說話的人。1990年她在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閉幕儀式中表演獨舞《雀之靈》,使得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來到一個高峰。在談到《雀之靈》的創(chuàng)作時,楊麗萍曾說,在云南,向日葵葉子都會跳舞,風一吹,那個形狀就是在跳舞,所以自己是從自然里學跳舞。
1991年夏,在武漢一家廣告公司畫街頭廣告的曾梵志賣出了生平第一幅畫,價格2000美元,有了這筆巨款,曾梵志辭去了工作,到北京的“畫家村”繼續(xù)創(chuàng)作。
隨著文化藝術(shù)的復興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熱開始在一些大城市中形成蔓延。從這股熱中脫穎而出的杰出人物便是啟功,這位和親王弘晝的八世孫,家門的門檻都快被求字的人踏破,不過啟功有自己的原則,啟功的自謙與傲骨同在,正是他得到世人尊敬的原因。
吳冠中的作品開啟了藝術(shù)品市場投資熱潮。1997年吳冠中巨幅油畫作品《周莊》在2016年4月保利春拍上拍出了2.36億港元的天價。這個時期,比吳冠中更早去畫周莊的陳逸飛正在忙于轉(zhuǎn)型,他開創(chuàng)了視覺藝術(shù)家這個角色,成立了逸飛集團,是文化名人經(jīng)商的排頭兵。
1996年至1997年,廖昌永在一年內(nèi)連續(xù)三次分別獲得法國第41屆圖魯茲國際聲樂比賽、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以及挪威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第一名。特別是在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中獲得第一大獎,廖昌永實現(xiàn)了亞洲歌唱家在此項賽事中零的突破,多明戈將他收為弟子,廖昌永也成為了首位登上世界歌劇舞臺的中國歌劇家。
隨著1998年春晚王菲和那英的那首《相約1998》,香港回歸祖國后中國文化能量蓄積之后的爆發(fā)期到了。
維也納金色大廳中,80歲高齡的梅派傳人——梅葆玖先生攜眾弟子們聯(lián)袂演唱了京劇《梨花頌》選段“梨花開春帶雨”。60年前,梅蘭芳先生曾訪問維也納,但沒有登臺演出,此次梅葆玖先生在金色大廳的演唱,實現(xiàn)了梅蘭芳多年的心愿,也以此表達了對梅蘭芳誕辰120周年的紀念。
跟隨前輩的腳步,很多中國青年音樂家到世界各地參賽、表演,為中國贏得了無數(shù)榮耀。
2007年11月4日,上海昆劇團推出的昆曲全本《長生殿》,用12場演出創(chuàng)下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shù)節(jié)演出場次的最高紀錄。這部經(jīng)典的當代重述,同樣成為鐫刻在昆曲史上的“高光時刻”。32場演出累計票房107萬元,寫下了中國昆劇演出史的最新紀錄。
第29屆夏季奧運北京奧運會上,視覺藝術(shù)家蔡國強的名字隨著開幕式的焰火而炸響,從永定門沿中軸線直抵鳥巢,29個焰火依次燃放,組成29個腳印,從皇城到鳥巢,從歷史到現(xiàn)代,穿越了空間,穿越了歷史,震撼了北京,也震撼了世界。
2016年,服裝設(shè)計師郭培連同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等6位華人一起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全球100位影響力人物榜單。郭培的中式設(shè)計堅持純手工制作,并將中國元素融入其中,底蘊傳統(tǒng)、想象大膽,她用這種方式傳承中國工藝,也用這種方式展示中國審美。
回首中國文化40年,是能力儲存積累后繁華的40年,這期間催生了太多的青年才俊,他們有著多樣化的能量,讓中國文化呈現(xiàn)氣勢磅礴之勢,蓬勃發(fā)展之態(tài)。
文化行業(yè)代表人物
盧新華:創(chuàng)作出的“傷痕文學”成為一個時期中國文壇的主流。
余 華:“先鋒文學”代表作家,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
巴 金:撰寫的《隨想錄》,內(nèi)容樸實、感情真摯,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北 島:中國當代詩人,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chuàng)辦者。
舒 婷: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
海 子:當代青年詩人,詩歌觀念綜合古代史詩、近代抒情詩、浪漫主義詩歌和現(xiàn)代主義詩歌理念。
汪國真:其詩以平實、直白的特點與朦朧詩風格迥異,在朦朧詩“退潮”之后大為盛行,形成獨特的“汪國真現(xiàn)象”。
郭沫若: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
馮驥才:中國新時期文學著名作家,是“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倡導者和領(lǐng)導者。
周 揚:現(xiàn)代文藝理論家、文學翻譯家、文藝活動家,黨的“文藝路線”奠基人之一。
余秋雨:著名作家、文化學者,其著作系統(tǒng)解析了中華文化在時間、空間、人格、審美上的奧秘。
莫 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郭凱敏:因飾演電影《廬山戀》而成名,有著“中國第一小生”的美譽。
金 庸:新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武林泰斗”。
梁羽生: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古 龍: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并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陳凱歌:電影導演,憑借《霸王別姬》斬獲華語影壇第一座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
張藝謀: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拍攝的電影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jié)大獎。
姜 文:中國著名導演,擅長在電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風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時代現(xiàn)實。
徐 克:香港電影新浪潮代表導演之一,開創(chuàng)了電影類型英雄片。
鄧麗君:中國臺灣著名女歌手,影響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fā)展。
喬 羽:詞作家、劇作家,其作品家喻戶曉,歌唱美好生活,為幾代人所傳唱。
谷建芬:當代著名女作曲家,為中國流行樂壇培養(yǎng)出的一批批優(yōu)秀歌手。
馬 季:中國著名相聲演員,近現(xiàn)代相聲藝術(shù)承前啟后的關(guān)鍵人物。
單田芳:中國評書表演藝術(shù)家,繼承和發(fā)展了傳統(tǒng)評書文化。
于是之:北京人藝劇本創(chuàng)作和劇目建設(shè)的杰出組織者、領(lǐng)導者。
譚 盾:中國音樂人,創(chuàng)作交響樂、歌劇、室內(nèi)樂、電影音樂及多媒體跨界音樂。
瞿小松: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是中國最活躍和教育影響最大的作曲家之一。
葉小綱:中國作曲家,曲風中彌漫著純粹東方文化色彩,受到國際音樂界青睞。
盛中國: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
崔 ?。褐袊鴵u滾樂歌手、詞曲家、導演、演員、編劇,被譽為“中國搖滾之父”。
楊麗萍:中國個性獨特的舞蹈藝術(shù)家,其純凈柔美的舞蹈,具有特殊的靈慧氣質(zhì)。
啟 功:集教育家、文物鑒定專家、古典文學專家、語言學家、書法家、畫家、詩人于一身的中國文人代表。
吳冠中:當代著名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致力于風景油畫創(chuàng)作,并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
廖昌永:男中音歌唱演員、活躍于世界歌劇舞臺上的亞洲杰出歌唱家。
陳逸飛:著名油畫家,以“大美術(shù)”的理念,在電影、服飾、環(huán)境設(shè)計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創(chuàng)造性成就。
曾梵志:職業(yè)藝術(shù)家,藝術(shù)創(chuàng)作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敏銳的社會批判形成個人風格。
梅葆玖:京劇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的第九個孩子,梅派藝術(shù)傳人。
蔡國強:表演藝術(shù)家,藝術(shù)表現(xiàn)橫跨繪畫、裝置、錄像及表演藝術(shù)等多種媒材。
郭 培:中國第一代服裝設(shè)計師,也是中國最早的高級定制服裝設(shè)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