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同Cd積累能力大白菜吸收轉(zhuǎn)運Cd的差異性

2018-12-05 06:47:16杜志鵬向丹蘇德純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xué)報 2018年11期
關(guān)鍵詞:水培大白菜根部

杜志鵬,向丹,蘇德純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資源與環(huán)境學(xué)院,北京 100193;農(nóng)田土壤污染防控與修復(f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3

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L.)在中國蔬菜生產(chǎn)中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中國白菜種植面積達(dá)2.6×106hm2,產(chǎn)量1.1×108t,約占中國蔬菜總種植面積和總產(chǎn)量的12%。由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較高,一方面,與其他重金屬元素相比Cd更容易在農(nóng)產(chǎn)品中積累(徐建明等,2018),另一方面,與根莖菜類蔬菜和豆類蔬菜相比,葉菜類蔬菜積累Cd的能力更高(Alexander et al.,2006),其中,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具有較強的吸收累積Cd的能力(Liu et al.,2009;Wang et al.,2017)。蔬菜作為人類的主要食物之一,其對人體 Cd攝入量的貢獻(xiàn)率高達(dá)50%~70%(Ryan et al.,1982;Islam et al.,2007)。Cd被作物吸收后會經(jīng)由食物鏈被人體攝取,從而危害人類健康(Liu et al.,2013)。大白菜作為十字花科蕓薹屬葉類蔬菜,其Cd污染所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應(yīng)得到極大重視。

作物地上部對重金屬 Cd的積累主要受植株的Cd吸收能力和由根向地上部的轉(zhuǎn)運能力影響,Cd的吸收、轉(zhuǎn)運、分配以及積累在不同作物品種間存在差異性(王美娥等,2015;辛艷衛(wèi)等,2017)。篩選低Cd積累品種是降低作物體內(nèi)Cd含量的一種經(jīng)濟有效的措施(李欣忱等,2017),通過生物和農(nóng)藝措施降低作物體內(nèi)Cd含量同樣也是保障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和人體健康的重要手段(遲克宇等,2016)。對于吸收Cd能力高的作物可通過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來減少作物對土壤中Cd的吸收(Rizwan et al.,2017);對于轉(zhuǎn)運 Cd能力高的作物則可通過葉面阻控劑來降低Cd從植物根部向地上部的轉(zhuǎn)運以達(dá)到降低農(nóng)作物地上部可食用部位Cd含量的目的(Wu et al.,2016)。了解不同 Cd積累能力大白菜品種吸收轉(zhuǎn)運 Cd能力的差異是進(jìn)行有效農(nóng)藝措施調(diào)控的依據(jù)。本研究通過水培和土培試驗,研究比較篩選出的低積累Cd大白菜品種和高積累Cd大白菜品種對Cd的吸收和體內(nèi)轉(zhuǎn)運Cd的差異,為減少Cd在大白菜可食部分的積累而進(jìn)行農(nóng)藝措施調(diào)控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大白菜品種為北京地區(qū)普遍種植的兩個白菜品種,高積累Cd大白菜——北京小雜55和低積累Cd大白菜——北京小雜60(姚會敏等,2006)。

供試土壤采自浙江嘉興,土壤類型為青紫泥,pH偏酸性,土壤Cd生物有效性較高,有利于觀察2個品種吸收、轉(zhuǎn)運Cd的差異。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質(zhì)和Cd含量見表1。

1.2 試驗設(shè)計

1.2.1 土培試驗

供試土壤風(fēng)干后過4 mm篩,土壤投加3 mg·kg-1Cd,把相應(yīng)量的3CdSO4·8H2O配成溶液,分別與過4 mm篩的土壤反復(fù)混合均勻,然后在溫室下穩(wěn)定7 d,并施入底肥 N:0.15 g·kg-1,P2O5:0.10 g·kg-1,K2O:0.15 g·kg-1,施入形態(tài)分別為尿素、KH2PO4、KCl,每盆裝土500 g。分別種植大白菜北京小雜55和北京小雜60,每個處理4個重復(fù)。白菜出苗后每盆保留4株,生長42 d后收獲。

1.2.2 水培試驗

大白菜種子用30%H2O2消毒30 min后用飽和CaSO4溶液浸泡過夜,第2天洗凈,播種于蛭石中,待幼苗長出兩片真葉后,移至營養(yǎng)液中進(jìn)行培養(yǎng),營養(yǎng)液配方為:5.79×10-3mol·L-1Ca(NO3)2·4H2O;8.02×10-3mol·L-1KNO3; 1.35×10-3mol·L-1NH4H2PO4; 4.17×10-3mol·L-1MgSO4·7H2O ;7.26×10-5mol·L-1Fe-EDTA ; 4.83×10-5mol·L-1H3BO3;8.90×10-6mol·L-1MnSO4·H2O;0.94×10-6mol·L-1ZnSO4·7H2O ; 0.20×10-6mol·L-1CuSO4·5H2O(王芳等,2009)。試驗用1.5 L盆,每盆種植大白菜3株。每3天更換1次營養(yǎng)液,營養(yǎng)液 pH 為 6.2~6.5。Cd 處理濃度為 5 μmol·L-1(陸琳等,2012),以3CdSO4·8H2O的形式加入。每天光照14 h,全天連續(xù)通氣。

水培試驗研究2個大白菜品種在水培條件下吸收積累Cd的差異,營養(yǎng)液中停止供Cd后根中Cd向地上部轉(zhuǎn)運差異及體內(nèi) Cd再分配差異。水培試驗設(shè)計如下:2個大白菜品種各設(shè)置3個處理,每個處理6次重復(fù),其中3個重復(fù)地上部一起收獲,另外3個處理收獲時地上部按不同葉片部位分A、B、C、D 4個部分分別收獲,具體見1.3樣品收獲與處理。3個處理如下(培養(yǎng)48 d,大白菜未結(jié)球,葉片分散好收獲;培養(yǎng)48 d較培養(yǎng)38 d已長出較為明顯的新葉):

處理1:無Cd營養(yǎng)液中預(yù)培養(yǎng)30 d,然后轉(zhuǎn)入加5 μmol·L-1Cd營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18 d后收獲。

處理2:無Cd營養(yǎng)液中預(yù)培養(yǎng)30 d,然后轉(zhuǎn)入加5 μmol·L-1Cd營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8 d后收獲。

處理3:無Cd營養(yǎng)液中預(yù)培養(yǎng)30 d,然后轉(zhuǎn)入加5 μmol·L-1Cd營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8 d,再轉(zhuǎn)入無Cd營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10 d后收獲。

1.3 樣品收獲與處理

土培大白菜樣品收獲與處理方法:收獲時用不銹鋼剪刀剪下地上部,分別經(jīng)自來水和去離子水洗多遍后,用吸水紙吸干。在 105 ℃烘箱中殺青 30 min后,70 ℃烘干,稱量干物質(zhì)質(zhì)量,用粉碎機粉碎備用。

水培試驗其中3個重復(fù)大白菜樣品收獲與處理方法:先將收獲的植株分為地上部和根,分別經(jīng)自來水和去離子水洗多遍后,用吸水紙吸干。在105 ℃烘箱中殺青30 min后,70 ℃烘干,稱量干物質(zhì)質(zhì)量,用粉碎機粉碎備用。

水培試驗另外3個重復(fù)大白菜樣品收獲與處理方法:先將收獲的植株分為地上部和根,收獲時地上部按不同葉片部位分A、B、C、D 4個部分分別收獲(見圖1和圖2),A葉段為老葉,B葉段為中新葉,C葉段為新葉,D葉段為新幼葉。根和葉片樣品分別經(jīng)自來水和去離子水洗多遍后,用吸水紙吸干。在105 ℃烘箱中殺青30 min后,70 ℃烘干,稱量干物質(zhì)質(zhì)量,用粉碎機粉碎備用。

圖1 處理1、處理3不同葉片示意圖Fig. 1 Treatment 1 and treatment 3 different leaves diagram

表1 供試土壤的主要的土壤理化性狀Table 1 Mai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ed soil

圖2 處理2不同葉片示意圖Fig. 2 Treatment 2 different leaves diagram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儀(MARS-5,CEMMicrowave Technology Ltd. USA)對粉碎的植株樣品進(jìn)行硝酸消解,ICP-MS(7500a,Agilent Technologies,USA)測定Cd含量(楊祥田等,2013)。使用國家標(biāo)準(zhǔn)參考物質(zhì)(GBW08510)進(jìn)行分析質(zhì)量控制。

1.5 數(shù)據(jù)分析

運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和SPSS 20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jìn)行統(tǒng)計、作圖和差異顯著性分析(LSD法),以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P<0.05)。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土培與水培條件下兩個大白菜品種地上部積累Cd差異

表2所示為2個大白菜品種在土培和水培條件下的地上部干質(zhì)量和地上部Cd含量。由表2可知,在土培和水培條件下,北京小雜55和北京小雜60地上生物量均無顯著差異,2個白菜品種在土培和水培Cd處理下均能正常生長發(fā)育,生物量的差異對地上部Cd含量無顯著影響。從地上部分Cd含量來看,水培條件下北京小雜55與北京小雜60無顯著差異,土培條件下北京小雜55地上部Cd含量比北京小雜 60高出126%,差異顯著(P<0.05)。雖然土培與水培條件均加入外源Cd,但土培條件下兩大白菜品種具有不同活化吸收土壤中Cd的能力,在生物量無差異條件下,不同白菜植株體內(nèi)Cd含量的差異反映了2個白菜品種吸收土壤中Cd能力的差異,北京小雜55地上部Cd含量比北京小雜60高,表明北京小雜 55根系在土壤中有較強的吸收土壤中Cd能力。在水培條件下,由于2個白菜品種根系都直接生長在含Cd營養(yǎng)液中,供給根系Cd的強度高且一致,2個品種地上部Cd含量則無顯著差異。

表2 兩個大白菜品種土培與水培Cd吸收差異Table 2 Differences in Cd uptake between soil and hydroponic culture of two Brassica pekinensis L. varieties

2.2 水培條件下2個白菜品種對Cd的吸收和轉(zhuǎn)運差異

表3所示為水培條件下大白菜北京小雜55和北京小雜60地上部、根部生物量以及2個大白菜吸收、轉(zhuǎn)運Cd的差異,由表可知,兩個白菜品種均表現(xiàn)為根部Cd含量顯著高于地上部Cd含量。在連續(xù)供Cd 18天條件下(處理1),北京小雜55和北京小雜60地上部Cd含量無顯著差異,但北京小雜60根部Cd含量顯著高于北京小雜55,表明北京小雜60在水培條件下根部積累Cd的能力高于北京小雜55。

轉(zhuǎn)運系數(shù)可反映出Cd在植物體內(nèi)的轉(zhuǎn)運能力,由表3可知,3個處理北京小雜55的轉(zhuǎn)運系數(shù)比北京小雜60分別高0.09、0.05、0.19,說明Cd在北京小雜 55體內(nèi)由根向地上部的轉(zhuǎn)運能力比北京小雜60高。對比只供Cd培養(yǎng)8 d(處理2)和供Cd培養(yǎng)18 d(處理1)的大白菜體內(nèi)Cd含量可知,本試驗條件下,隨植物生長時間的延長,北京小雜55地上部Cd含量顯著增加,根部Cd含量增加不明顯,而北京小雜60地上部、根部Cd含量均顯著增加,表明北京小雜 55隨植物生長時間延長一直維持較高的轉(zhuǎn)運能力。比較停止供 Cd后,再無 Cd培養(yǎng)10 d(處理3)與連續(xù)供Cd 18 d(處理1)的轉(zhuǎn)運系數(shù),本試驗條件下,停止供Cd后白菜的Cd轉(zhuǎn)運系數(shù)均提高,表明根系停止供Cd后,提高了2個白菜品種根中Cd向地上部的轉(zhuǎn)移能力,但2個品種仍表現(xiàn)為北京小雜 55由根向地上部的轉(zhuǎn)運能力比北京小雜60高。

表3 水培條件下2個大白菜吸收轉(zhuǎn)運Cd差異Table 3 Differences in Cd absorption and transport of two Brassica pekinensis L. under hydroponic culture

由表3還可知,2個白菜品種均表現(xiàn)為地上部Cd吸收率顯著高于根部 Cd吸收率,北京小雜 55和北京小雜60地上部Cd吸收率平均比根部Cd吸收率分別高44.09%、20.27%,表明2個白菜品種吸收的Cd大部分累積在地上部。供Cd培養(yǎng)18 d(處理1)與供Cd培養(yǎng)8 d(處理2)相比,供Cd生長期延長了10 d,2個品種白菜地上部Cd含量和根部Cd含量均明顯增加,且地上Cd吸收率也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2.3 水培條件下2個白菜品種地上部Cd的分布及分配差異

表4所示為水培條件下,2個大白菜品種不同葉段葉片中Cd的積累和分配差異。從表4可知,在水培條件下,2個白菜品種植株體內(nèi)Cd呈現(xiàn)相同的分布規(guī)律,均表現(xiàn)為 A葉段>B葉段>C葉段>D葉段,即白菜葉片中 Cd含量由老葉向新葉逐級遞減。連續(xù)供Cd培養(yǎng)18 d(處理1)條件下,北京小雜55A葉、B葉、C葉和D葉中Cd含量均顯著高于北京小雜60對應(yīng)的A葉、B葉、C葉和D葉中Cd含量,表明北京小雜55從老葉到新葉各部位葉片積累Cd能力均高于北京小雜60。只供Cd培養(yǎng)8 d時(處理2),北京小雜55老葉A葉中Cd含量顯著高于北京小雜60 A葉中Cd含量,但中間葉片B葉和新葉C葉中Cd含量在2個品種間無顯著差異,表明北京小雜55葉片中Cd積累與其后期再分配有密切關(guān)系。先供Cd培養(yǎng)8 d,再無Cd培養(yǎng)10 d(處理3)北京小雜55 A葉和D葉Cd含量顯著高于北京小雜60,而中間的B葉和C葉Cd含量則無顯著差異,表明停止供Cd后,北京小雜55將Cd轉(zhuǎn)運到新長出葉片D葉中的能力高于北京小雜60。

表4 水培條件下2個大白菜品種不同葉片的Cd分配差異Table 4 Difference of Cd distribution between different leaves of twoBrassica pekinensis L. varieties under hydroponic culture mg·kg-1

圖3所示為水培條件下2個大白菜品種不同葉片Cd吸收率。由圖3可知,水培條件下3個不同處理北京小雜55的A葉段Cd吸收率分別為39.6%、53.6%和58.6%,均明顯高于北京小雜60的A葉段Cd吸收率(34.8%、45.1%和36.4%)。中葉B葉段則不同,3個不同處理北京小雜55的B葉段Cd吸收率分別為29.2%、37.3%和30.8%,均明顯低于北京小雜60的B葉段Cd吸收率(37.0%、45.9%和45.1%),表明北京小雜55吸收的Cd主要分配在老葉A葉段,北京小雜60則主要分配在中葉B葉段。供Cd培養(yǎng)18 d(處理1)與只供Cd培養(yǎng)8 d(處理2),北京小雜55A葉段(老葉)和B葉段(中葉)的Cd吸收率下降,C葉段(新葉)Cd吸收率上升了15.5%,北京小雜60表現(xiàn)出同樣的規(guī)律,但C葉段(新葉)Cd吸收率上升了12.9%,表明隨著生長時間延長,2個大白菜品種地上部Cd均可以從老葉和中葉(A葉段、B葉段)向新葉(C葉段、D葉段)再分配,且北京小雜55的再分配能力較北京小雜60強。連續(xù)供Cd培養(yǎng)18 d(處理1)條件下,北京小雜55 C葉段Cd吸收率高于北京小雜60,表明隨著生長時間延長,北京小雜55 Cd分配在新葉的量高于北京小雜60。

圖3 水培條件下2個大白菜不同葉片Cd吸收率Fig. 3 Cd absorptivity in different leaves of two Brassica pekinensis L.under hydroponic culture

3 討論

3.1 兩個大白菜品種土培條件下地上部積累Cd差異

不同品種作物根部對 Cd的吸收能力、耐性不同(趙首萍等,2015),作物根系對Cd的吸收及保留能力對作物可食用部分起著重要作用(張標(biāo)金等,2015)。本試驗中,北京小雜55根系Cd含量高于北京小雜60,兩者根系Cd含量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性,可以推測其根部Cd含量的差異在于2個品種根表吸附的Cd進(jìn)入細(xì)胞并儲存的過程。北京小雜55根系在土壤中有較強吸收和活化土壤Cd能力,從而導(dǎo)致植株地上部Cd吸收量的顯著差異。Qiu et al.(2011)開展的7個白菜品種的田間試驗發(fā)現(xiàn),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L.)容易積累Cd,不同品種的根部吸收轉(zhuǎn)運Cd的能力有顯著差異;陳永勤等(2015)研究表明,黑麥草(Lolium perenne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及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 L.)等植物根系對土壤中Cd均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但其向地上部轉(zhuǎn)運Cd的能力均較弱??梢姡煌魑镆约安煌贩N根系Cd對Cd的吸收存在差異。作物可食用部分的Cd含量與土壤中Cd的有效性呈正相關(guān)(秦余麗等,2017),對于吸收土壤Cd能力高的作物,可通過調(diào)節(jié)土壤 pH、施用重金屬鈍化劑等途徑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以減少作物對土壤中Cd的吸收(Chang et al.,2014;Zhao et al.,2015)。

3.2 水培條件下2個大白菜品種水培條件下吸收、轉(zhuǎn)運、分配Cd的差異

作物可食用部分Cd含量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除了根部Cd的吸收,還與根部向地上部的轉(zhuǎn)運有密切關(guān)系(Rahman et al.,2014)。水培條件下,北京小雜55和北京小雜60的Cd轉(zhuǎn)運系數(shù)存在明顯差異,各處理下北京小雜55的轉(zhuǎn)運系數(shù)均比北京小雜60高,表明北京小雜55由根向地上部轉(zhuǎn)運Cd在能力比北京小雜60高。李欣忱等(2017)發(fā)現(xiàn)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種PE3較辣椒品種PE0向地上部轉(zhuǎn)運Cd的能力差,Cd主要積累在根部。高積累型莧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品種Tianxingmi較低積累型莧菜品種Zibeixian有更強的Cd吸收和向地上部轉(zhuǎn)運與累積能力(遲克宇等,2016),因此,不同品種間積累Cd的能力與根部向地上部轉(zhuǎn)運Cd的能力密切相關(guān)。隨生長時間延長,2個白菜品種轉(zhuǎn)運系數(shù)均增加,北京小雜 55無論是根部向地上部,還是老葉向新葉的轉(zhuǎn)運能力均強于北京小雜60。對于轉(zhuǎn)運Cd能力強的作物,可以通過降低作物的轉(zhuǎn)運能力而限制Cd向地上部可食用部位的轉(zhuǎn)移,如通過施加 Si、Se等肥料降低其轉(zhuǎn)移速率(Wu et al.,2016)。崔曉峰等(2013)大田試驗表明,在Cd污染土壤中,向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的硅溶膠、鈰溶膠及硅鈰復(fù)合溶膠均可降低小白菜地上部中Cd的含量及積累量。董如茵等(2015)研究表明,土施和噴施 Zn肥可以顯著降低油菜根部Cd凈吸收量和Cd轉(zhuǎn)運系數(shù)。Liu et al.(2009)在水稻生長期噴施兩種硅溶膠,也可顯著降低水稻籽粒中的Cd含量。以上研究結(jié)果都表明,Si、Se等葉面阻控劑可顯著降低作物中的Cd積累量,對于葉類蔬菜來說,由于其本身的生理結(jié)構(gòu),這種作用可能更為明顯。

大白菜北京小雜55對Cd高積累,是因為其根部吸收Cd能力以及根部向地上部轉(zhuǎn)運Cd能力強。不同品種蔬菜積累 Cd差異的原因一方面是根部特性,根是決定植株吸收Cd的關(guān)鍵所在,根部特性主要決定于品種特性;另一方面是根部向地上部轉(zhuǎn)運Cd能力,不同蔬菜品種吸收的重金屬從根向地上部的轉(zhuǎn)移能力不同。了解蔬菜高積累Cd特性的原因,可為生產(chǎn)中采取相應(yīng)的阻Cd措施提供依據(jù)。

4 結(jié)論

(1)高積累Cd大白菜品種北京小雜55對土壤中Cd的吸收能力和從根向地上部轉(zhuǎn)運Cd能力均高于低積累Cd大白菜品種北京小雜60,且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轉(zhuǎn)運系數(shù)增大。

(2)高積累 Cd大白菜北京小雜 55葉片中的Cd分配在老葉中的比例高,低積累Cd大白菜北京小雜60 Cd分配在中葉中的比例高,且北京小雜55將Cd分配到新葉的能力高于北京小雜60??刂聘逤d積累白菜品種北京小雜55地上部Cd含量應(yīng)從控制其對土壤Cd吸收和由根向地上部轉(zhuǎn)移兩方面進(jìn)行。

猜你喜歡
水培大白菜根部
Hechi:A Land of Natural Endowment
水培植物霎換水
《環(huán)保水培園藝》教案
《環(huán)保水培園藝》教案
降低低壓鑄造鋁合金輪轂輻條根部縮孔報廢率
早熟大白菜新品種新早59
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 06:49:14
根部穿孔性闌尾炎的腹腔鏡治療策略
大白菜
膝關(guān)節(jié)內(nèi)側(cè)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現(xiàn)
磁共振成像(2015年9期)2015-12-26 07:20:31
陰莖根部完全離斷再植成功1例報告
西和县| 钦州市| 苏州市| 邓州市| 新营市| 昌宁县| 建阳市| 乌鲁木齐市| 凉山| 龙山县| 新晃| 兰西县| 广汉市| 大兴区| 安福县| 永兴县| 广州市| 新野县| 灵山县| 临颍县| 云霄县| 大城县| 石渠县| 阜阳市| 右玉县| 浪卡子县| 会宁县| 平乡县| 九龙坡区| 抚顺市| 贞丰县| 漾濞| 新乡县| 当雄县| 海阳市| 宝鸡市| 南通市| 和平县| 乳山市| 屏南县|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