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方鴻國 倪丹 張來振
摘 要:在總結5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基礎上,制定了連云港市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明確了以產量9750kg/hm2計算水稻生產過程中,土壤、植株樣品采集與分析,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施肥指標,施肥方案及配套技術。不僅可以提高產量、改善品質,而且可減少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關鍵詞:連云港;水稻;測土配方施肥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7-0065-02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 for Rice Soil Testing in Lianyungang City
Wang Rong et al.
(Quality protection station of arable land in Lianyungang 222000,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soil testing and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ast five years,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in Lianyungang were worked out. It is clear that the yield 650kg/667m2 is used to calculate rice production. Soil and plant sampl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fertilizer effect field test,Fertilization Index,fertilization scheme and matching technology. It can not only increase output and quality,but als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due to irrational use of fertilizers.
Key words:Lianyungang;Rice;Formula fertilization for soil testing
連云港市耕地有機質含量極低,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缺素面積較大。全市科學施肥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盲目施肥較嚴重,施肥結構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過多,氮肥利用率低,對農業(yè)面源污染造成潛在的威脅。通過測土配方,根據作物需肥規(guī)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了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種、數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
1 肥料種類
1.1 有機肥料 主要來源于植物和(或)動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yǎng)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
1.2 無機(礦質)肥料 養(yǎng)分呈無機鹽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學工業(yè)方法制成。
1.3 單一肥料 氮、磷、鉀3種養(yǎng)分中,僅具有1種養(yǎng)分標明量的肥料。
1.4 配方肥料 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guī)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用各種單質肥料和(或)復混肥料為原料,配制成的適合于特定區(qū)域、特定作物的肥料。
2 肥料配方設計
基于田塊的肥料配方設計首先確定氮、磷、鉀養(yǎng)分的用量,然后確定相應的肥料組合,肥料用量的確定方法主要以養(yǎng)分平衡法作為標準。
2.1 肥料用量的確定方法(養(yǎng)分平衡法) 根據作物目標產量需肥量與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計算公式為:
[施肥量=目標產量所需養(yǎng)分總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養(yǎng)分含量×肥料當季利用率]
養(yǎng)分平衡法涉及目標產量、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中有效養(yǎng)分含量5大參數。土壤供肥量即為“3414”方案中處理1的作物養(yǎng)分吸收量。目標產量確定后因土壤供肥量的確定方法不同,形成了地力差減法和土壤有效養(yǎng)分校正系數法兩種。
地力差減法是根據作物目標產量與基礎產量之差來計算施肥量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施肥量=(目標產量-基礎產量)×單位經濟產量養(yǎng)分吸收量肥料中養(yǎng)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基礎產量即為“3414”方案中處理1的產量。
土壤有效養(yǎng)分校正系數法是通過測定土壤有效養(yǎng)分含量來計算施肥量。其計算公式為:
[施肥量=作物單位產量養(yǎng)分吸收量×目標產量-土壤測試值×0.15×土壤有效養(yǎng)分校正系數肥料中養(yǎng)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4.2 縣域施肥分區(qū)與肥料配方 在GPS定位土壤采樣與土壤測試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行政區(qū)劃、土壤類型、土壤質地、氣象資料、種植結構、作物需肥規(guī)律等因素,借助信息技術生成區(qū)域性土壤養(yǎng)分空間變異圖和縣域施肥分區(qū),優(yōu)化設計不同分區(qū)的肥料配方(表1)。
3 配方施肥
3.1 適宜品種 連粳4號、連粳6號、連粳7號、連粳9號、連粳11號。
3.2 施肥時期 根據肥料性質和水稻營養(yǎng)特性,配方肥作為基肥和穗肥施用,其它養(yǎng)分不足時按需補充。
3.3 施肥方法及用量 常用的施肥方式有撒施后耕翻、條施、穴施等。應根據作物種類、栽培方式、肥料性質等選擇適宜施肥方法。例如氮肥應深施覆土,施肥后灌水量不能過大,否則造成氮素淋洗損失;水溶性磷肥應集中施用,難溶性磷肥應分層施用或與有機肥料堆漚后施用;有機肥料要經腐熟后施用,并深翻入土。以產量9750kg/hm2計算施肥量。
3.3.1 氮肥 贛榆區(qū)100kg稻谷需氮量2.2kg:基肥40%、返青期20%、分蘗期15%、穗肥25%;海州區(qū)100kg稻谷需氮量2.0kg:基肥40%、返青期10%、分蘗期25%、穗肥15%;東??h100kg稻谷需氮量2.5kg:基肥40%、返青期15%、分蘗期15%、穗肥15%;灌云縣100kg稻谷需氮量2.6kg:基肥40%、分蘗期30%、穗肥30%;灌南縣100kg稻谷需氮量2.8kg:基肥50%、返青期15%、分蘗期10%、穗肥25%。
3.3.2 磷肥 磷肥全部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施磷量以豐缺標準的高、較高、中、較低、低、極低6個等級確定,施磷量分別為(kg/hm2):贛榆117.234、351、468、585、702,海州214.5、341.25、341.25、341.25、488.25;東海159、177、198.25、225、255、300;灌云175.05、262.5、349.95、349.95、435、255;灌南375、450、480、525、570、600。
3.3.3 鉀肥 鉀肥分2次施入,基肥占70%、拔節(jié)肥占30%,施鉀量以豐缺標準的高、較高、中、較低、低、極低6個等級確定,施鉀量分別為(kg/hm2):贛榆37.5、75、112.5、150、187.5、225,海州97.5、146.25、292.5、292.5、390、390;東海0、0、0、75、150、300;灌云30、60、60、105、105、135;灌南60、90、90、120、150、180。
4 配套技術
農機農藝相配套、水漿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按常規(guī)要求進行。
參考文獻
[1]楊建昌,杜永,劉輝.長江下游稻麥周年超高產栽培途徑與技術[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8,41(6):1611-1621.
[2]王夫玉,張洪程.播期對淮北粳稻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yè)科學版),2001,19(3):211-215.
[3]徐士清,曾凡華,徐海洋,等.灌南縣稻麥周年生產力品種組合篩選試驗[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3,5:43-4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