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雪 湯玉婷 唐磊
[摘要] 黃精是一味歷史悠久的臨床常用補益藥,因其生品有咽喉刺激性,故需炮制后入藥,以減輕其應用時帶來的不適感。同時,因其炮制方法的多樣性,所含化學成分的復雜性以及炮制前后的藥理作用、有效成分含量均有所變化,故近年來對黃精炮制工藝及其化學成分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現(xiàn)對黃精的古法及現(xiàn)代炮制方法做一總結,并對近年來有關黃精炮制前后化學成分的含量變化、測量方法的研究做一綜述,為市場黃精的質量分析指標提供依據(jù),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關鍵詞] 黃精;炮制;質量分析;指標
[中圖分類號] R2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22-0165-04
[Abstract] Polygonatum Sibiricum is a commonly used tonic drug with a long history. Because its raw product has throat irritation, it needs to be processed and used as medicine to reduce the discomfort brought by its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ained chemical components,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and the content of active ingredients have all changed, so more and mor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olygonatum Sibiricum in recent years. This is a summary of Polygonatum Sibiricum ancient methods and modern processing methods. It also summarizes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cessing of Polygonatum Sibiricum and provides basis for the quality analysis index of Polygonatum Sibiricum and offered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 Polygonatum Sibiricum; Processing; Quality analysis; Index
黃精是一味多年生草本植物,葛洪《抱樸子》記載:“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氣,獲天地之精,故名”。其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補益脾氣的功效,自古被認為是補益類中藥的上品。黃精生用對咽喉有強烈的刺激性,且生用補性較差,故歷代醫(yī)家主張炮制后入藥,以達到減毒增效的目的,并且炮制后的黃精要求從內到外均烏黑發(fā)亮,味道微甘,質地柔軟,外觀形狀比較完美。目前對黃精炮制前后成分仍處于研究階段,質量指標性成分尚不明確,導致黃精的質量分析存在種種困難,有效的炮制和規(guī)范的質量分析將對黃精的藥用價值起到更好的開發(fā)作用。
1 黃精的炮制
1.1 黃精的古法炮制
南朝雷敩的《雷公炮炙論》記載了黃精最早的炮制方法,雷公曰:“凡采得,以溪水洗凈后蒸,從巳至子,刀切薄片暴干用?!痹摲椒礊閱握舴?。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載有黃精造干法,其曰:“九月末掘取根,揀肥大者去目熟蒸,微暴干又蒸,暴干,食之如蜜,可?!保思礊橹卣舴?。其中的蒸、暴之法,就為今后的“九蒸久曝”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后唐朝夢冼的《食療本草》首推“久蒸久曝”法炮制黃精,如:“餌黃精,……其法:可取翁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黃精,令滿,密蓋,蒸之,令汽溜,即曝之第一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
到宋朝,中藥炮制發(fā)展到了一個繁榮時期。如王懷隱《太平圣惠方》有以黃精采收和加工細切或“細挫陰干搗末”的記載,并有黃精汁加酒或者與蔓荊子九蒸九曝的新炮制方法,獨創(chuàng)與酒共制之先例。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中要求黃精“生搗汁”;明代醫(yī)家輩出,對黃精的炮制主要是承襲唐宋的炮制方法,龔廷賢的《魯府禁方》中創(chuàng)新與黑豆共制和酒蒸之法。
清代的炮制方法主要以繼承之前為主,但仍以“九蒸九曝”法為主流,如汪昂的《本草備要》和張仲巖的《修事指南》都是承接前法。
1.2 黃精的現(xiàn)代炮制
1.2.1 切制與高壓蒸 為便于有效成分更好地煎出,利于炮炙,利用調配和儲存,利于制劑,便于鑒別,黃精古法切制即用口咬碎,現(xiàn)一般為切厚片(2~4 mm),因粘性大,含糖量多,采取曬干。
張婕等[1]優(yōu)選的黃精高壓炮制工藝為將黃精用10%黃酒進行悶潤,在高壓及溫度為120℃的條件下蒸制1 h,取出后切厚片,再干燥;孫秀梅等[2]通過實驗比較出黃精加壓酒蒸炮制品優(yōu)于常壓蒸制法及加壓清蒸法;王永祿等[3]對常壓蒸制和高壓蒸制方法進行了比較研究,得出的結論為高壓蒸制可有效節(jié)省時間,而且操作簡單。
1.2.2 清蒸與酒制 張英等[4]通過實驗精選出清蒸黃精炮制工藝為清蒸6 h,在悶潤12 h,在溫度為70℃的條件下干燥。馮英等[5]優(yōu)選出酒燉黃精制法:先加20%黃酒,再燉10 h,悶潤8 h,在70℃條件下干燥;吳建華等[6]以蒸制時間、燜制時間、蒸制次數(shù)作為變量因素,優(yōu)化出酒黃精飲片蒸法炮制工藝為蒸制1 h,燜制1 h,并反復蒸制4次。
現(xiàn)代臨床均以酒制及清蒸黃精為主,其他炮制品已基本不用。目前,2015版中國藥典中記載的黃精炮制方法有兩種,一為黃精,一為酒黃精:①[黃精]除去雜志,洗凈略潤后,切厚片,干燥。②[酒黃精]取凈黃精,按酒燉或蒸法弄熟,稍晾后切厚片,干燥[7]。2008年版《江西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中收載了建昌幫特色炮制品炆黃精的工藝即“取生品黃精,去除雜質,洗凈,用凈水漂約1 d,取出,瀝干水,放入陶制壇子內,每壇大約裝藥至2/3處,加入3倍量溫水,密閉,放入事先搭建好的圍灶內,先在壇間放少許炭,后放入大量谷糠,點燃后炮制1 d(不可見火苗),至水分完全被黃精吸盡為度,取出,干燥。每100千克黃精用黃酒20 kg”。2008年版《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中收載酒黃精炮制為“取原材料,除去雜質,按大小分開加黃酒拌勻,悶潤4~8 h,裝入密閉的蒸罐內,隔水或蒸氣加熱,蒸24~32 h至色澤黑潤時,取出,稍晾后切厚片(2~4 mm),干燥”。
2 黃精炮制后的質量分析
2.1 黃精炮制前后含量減少的成分
2.1.1 黃精多糖 (1)黃精多糖的含量測定 黃精多糖是黃精發(fā)揮臨床療效的主要成分,目前主要使用的測定方法有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等。其測定多糖的原理是利用硫酸參與多糖的分解,多糖被降解成單糖,后者快速脫去水分子,產生醛類衍生物,然后與苯酚或蒽酮反應得到顯色產物,再通過比色測定或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度以計算多糖含量。楊新新等[8]使用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來測定黃精粗多糖含量,優(yōu)化出最佳測定條件為濃硫酸6.0 mL、加熱時間為10 min、反應時間為10 min、測定波長為627 nm,并認為該方法準確度高、重復性好、操作簡單。(2)黃精炮制后黃精多糖的含量變化 研究表明,黃精炮制后多糖含量一般都呈下降趨勢,其與炮制方法、炮制時間和黃精產地等密切相關。楊圣賢等[9]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隨著蒸制次數(shù)的增加,多糖含量先減少后趨于穩(wěn)定狀態(tài);宋藝君等[10]觀察不同產地(陜西略陽縣、陜西黃陵縣、云南富民縣、陜西太白縣)黃精經不同方法炮制多糖的含量變化,結果表明黃精鮮切(未炮制樣品)、干切、清蒸、酒蒸后多糖含量分別為10.8%~13.4%、8.9%~10.8%、5.5%~6.9%、5.6%~6.5%,且鮮切黃精中以道地產區(qū)云南富民縣多糖含量最高(13.4%);瞿昊宇等[11]探究雞頭黃精、多花黃精蒸曬不同次數(shù)后黃精多糖含量的變化,結果顯示雞頭黃精經蒸制次數(shù)分別為2、4、7次的時候,多糖含量分別為7.973%、3.584%、2.845%,經過同樣的方法,多花黃精多糖含量分別為9.602%、3.185%、2.043%,也即表明兩種不同形態(tài)的黃精經炮制次數(shù)的增加呈下降趨勢;但周小慧[12]通過蒸制四種不同產地的黃精樣品,結果看出隨著蒸制時間的延長,多糖含量逐漸增加,提示黃精中多糖含量與蒸制時間成正比。
2.2 黃精炮制前后含量增加的成分
2.2.1 黃精薯蕷皂苷元 (1)黃精薯蕷皂苷元的含量測定 薯蕷皂苷元的含量測定方法有很多,主要有重量法、薄層掃描法等。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①重量法 將黃精通過酸水解后用石油醚提取,將其濃縮干燥至恒重,再稱得濃縮物和瓶子的總重A,然后將薯蕷皂苷元溶于乙醇,將其干燥至恒重,稱得瓶子重B,計算出A與B的差值即為薯蕷皂苷元的含量;②薄層掃描法 利用溶液中各組分在固定相和展開劑中溶解能力與被吸附能力的不同而將各組分分開來。(2)黃精炮制后黃精薯蕷皂苷元的含量變化 黃精含多種皂苷,主要以薯蕷皂苷元為主,黃精中的薯蕷皂苷元主要有抗腫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相關研究表明,炮制后黃精薯蕷皂苷含量一般呈增加趨勢。楊圣賢等[9]研究黃精“九蒸九制”炮制過程薯蕷皂苷的含量變化,結果顯示0~4蒸的黃精皂苷含量增加近7倍,4~9蒸含量趨于穩(wěn)定,為14%左右;張洪洋等[13]研究不同產地(廣東、湖北、浙江等)黃精炮制后薯蕷皂苷的含量變化,結果表明湖北地區(qū)黃精皂苷含量相對其他地區(qū)較高,而浙江地區(qū)的黃精皂苷含量則明顯低于其他地區(qū);王倩等[14]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黃精中的薯蕷皂苷經過炮制后轉化為延齡皂苷和薯蕷皂苷元,導致炮制后薯蕷皂苷元含量增加。
2.2.2 5-羥甲基糠醛 (1)5-羥甲基糠醛的含量測定 對于5-羥甲基糠醛(簡稱5-HMF)的含量,在葡萄糖和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中《中國藥典》均做了吸光度不得大于0.25的限量規(guī)定[15],但未見對黃精炮制后5-羥甲基糠醛的限量規(guī)定。測定5-羥甲基糠醛的常用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等,郭婕等[16]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柱:Phenomenex-C18(150 mm×4.60 mm,5 μm),流動相:甲醇-0.05%磷酸水(5:95);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284 nm;進樣量20 μL;線性范圍:(2.016~40.32)μg/mL(r=0.9999)來測定不同產地酒黃精中5-羥甲基糠醛的量。(2)黃精炮制后5-羥甲基糠醛的含量變化 5-羥甲基糠醛是由葡萄糖、果糖等單糖化合物在高溫或弱酸性等條件下脫水生成的一個具有呋喃環(huán)結構的醛類化合物,是美拉德反應的經典產物之一[17],因其具有致敏性,為了臨床用藥安全,因此應該盡可能地降低黃精中5-羥甲基糠醛的含量。研究表明,5-羥甲基糠醛在炮制后呈規(guī)律性變化。鐘凌云等[18]對黃精炮制前后二氯甲烷部位主要變化成分之一5-羥甲基糠醛進行含量測定,結果發(fā)現(xiàn)其含量顯著增加,并認為制黃精增強免疫功能可能與炮制后5-羥甲基糠醛含量變化相關;魏征等[19]研究不同炮制時間的酒黃精中5-羥甲基糠醛含量的變化,結果測得黃精生品和炮制4 h、8 h、16 h、24 h、32 h中5-羥甲基醛的含量分別為5.82%、7.5%、7.10%、13.76%、17.47%、22.24%,表明5-羥甲基糠醛的含量隨炮制時間延長逐漸增加;但曾林燕等[20]通過測定3個品種的黃精認為5-羥甲基糠醛為黃精炮制過程中新產生的成分,并且其含量隨著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升高。
2.2.3 還原糖 還原糖為人體內各種生化反應提供能量,是生命得以維持必不可少的元素。但目前對于黃精中還原糖成分的研究還很少。楊云等[21]通過實驗顯示黃精中所含還原糖的含量隨蒸制時間延長而呈現(xiàn)出規(guī)律性的變化。隨著蒸制時間的延長,還原糖含量逐漸增多,其中,酒燉和清蒸樣品中還原糖含量分別在25 h、20 h達到峰值,隨后均呈下降趨勢。結果提示不同炮制方法對還原糖含量多少有著一定影響。
2.2.4 氨基酸 眾所周知,氨基酸是構成動物營養(yǎng)所需蛋白質的基本物質,對人體生理功能和代謝等發(fā)揮重要作用。何忠梅等[22]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測定三種黃精炮制前后水解氨基酸的含量,色譜柱為Sepax AAA氨基酸專用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為乙酸鈉緩沖液(A)-甲醇(B)進行梯度洗脫,流速1.0 M I.MIN-1,檢測波長:254 nm。結果顯示炮制后各品種黃精中總氨基酸含量都有相應的增加,且黃精>多花黃精>滇黃精,同時,不同炮制方法其氨基酸含量變化也不相同,蒸制品>炆制品。
2.3 黃精炮制前后新增加的成分
5-羥甲基麥芽酚(簡稱DDMP)也是美拉德反應產物,但5-羥甲基麥芽酚又可以繼續(xù)轉換成其他50多種化學成分,如5-羥甲基糠醛[23],5-羥甲基麥芽酚是一種強氧化劑,在體內外均有抗氧化活性[24],但有研究表明5-羥甲基麥芽酚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導致DNA鏈斷裂和突變。目前,對5-羥甲基麥芽酚的報道甚少,對其含量測定涉及也很少。曾林燕等[20]利用HPLC法測定炮制過程中5-羥甲基糠醛和5-羥甲基麥芽酚含量的變化,色譜條件為:色譜柱為Zorbax-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甲醇-水(8:92),體積流量1.0 mL/min,檢測波長280 nm,柱溫35℃,進樣量5 μL,結果表明在多花黃精中,隨著炮制時間的延長,5-羥甲基麥芽酚的含量逐漸升高,至炮制24 h達最高,隨后呈下降趨勢。
2.4 黃精炮制前后的藥效變化
黃精的炮制是一連串復雜反應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其化學成分的組成發(fā)生了變化,既產生了新的成分,也有已有成分的消失,其中,各個成分的比例也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黃精生用具有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的作用,多用于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及消渴等?,F(xiàn)代研究表明,黃精炮制后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抗腫瘤、調節(jié)造血、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25],可應用于內科、男性不育癥、婦科疾病等領域[26]。
3 小結與展望
黃精經過炮制后能夠減輕對人體的不利因素,增強有利于治病的因素,減少某些刺激和副作用,如炮制減輕口舌麻木、刺激咽喉的不良反應等。但炮制過程受到炮制時間、炮制溫度、黃精產地、黃精品種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且由于各個地區(qū)黃精的炮制工藝相差較大,導致黃精的質量分析尚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筆者通過大量的文獻閱讀與總結,認為將黃精多糖、薯蕷皂苷元、5-羥甲基糠醛、氨基酸、還原糖、5-羥甲基麥芽酚這六大物質的含量作為黃精炮制質量控制的指標成分是很有必要,且安全可靠的,但對于具體的含量限定尚缺乏科學的依據(jù),因此未來有必要對黃精炮制后的化學成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通過實驗研究確定其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控制范圍,結合各個地區(qū)不同黃精品種,建立目標成分明確、含量測定方法專屬的質量控制體系,以便更好地開發(fā)黃精的藥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婕,金傳山,吳德玲,等.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黃精加壓酒蒸工藝研究[J].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3(1):72-74.
[2] 孫秀梅,欒妮娜,張兆旺.黃精飲片3種蒸制工藝的比較[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4(6):542-543.
[3] 王永祿,王麗瑤,朱欣佚,等.常壓蒸制和高壓蒸制對酒黃精化學成分的影響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 34(8):173-175.
[4] 張英,田源紅,王繼科,等.均勻設計優(yōu)化清蒸黃精的炮制工藝[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26(8):1862-1864.
[5] 馮英,田源紅,汪毅,等.酒燉黃精工藝研究[J].四川中醫(yī),2010,28(3):35-37.
[6] 吳建華,崔於.酒黃精飲片炮制工藝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1,32(11):1542-1543.
[7]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中藥類)[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306-307.
[8] 楊新新,潘曉娟,嚴寒靜.黃精粗多糖提取及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含量測定[J].四川中醫(yī),2016,34(1):103-106.
[9] 楊圣賢,楊正明,陳奕軍,等.黃精“九蒸九制”炮制過程中多糖及皂苷的含量變化[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12(5):141-144.
[10] 宋藝君,郭濤,周曉程.不同產地黃精經不同方法炮制后多糖、5-羥甲基糠醛的含量變化[J].中國藥房,2017, 28(16):2256-2259.
[11] 瞿昊宇,馮楚雄,謝夢洲,等.不同炮制方法對多糖含量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5(12):53-55.
[12] 周小慧.炮制時間對黃精多糖含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5,13(11):147-150.
[13] 張洪洋,李葉丹,王義,等.不同產地黃精主要化學成分比較及主成分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0):87.
[14] 王倩,劉星,許敏,等.黃精炮制過程中甾體皂苷的變化研究[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7,38(5):72-76.
[15] 王發(fā),王嫦鶴,張秉華,等.HPLC法檢查右旋糖酐40氯化鈉注射液中5-羥甲基糠醛的限量[J].西北藥學雜志,2011,26(6):410-411.
[16] 郭婕,王英資,孫秀梅,等.法測定不同產地酒黃精中5-羥甲基糠醛的含量[J].中醫(yī)執(zhí)業(yè)藥師,2016,(13):29-33.
[17] Fallico B,Arena E,et al.Degradation of 5-hydroxymethy furfural in honey[J].J Food Sci,2008,73(9):625-631.
[18] 鐘凌云,張瑩,霍慧軍,等.黃精炮制前后成分及藥效變化初步研究[J].中草藥,2011,34(10):1508-1511.
[19] 魏征,曾林燕,宋志前,等.頂空-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分析黃精炮制過程化學成分的變化[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0):115-118.
[20] 曾林燕,宋志前,魏征,等.黃精炮制過程中新產生成分分離及含量變化[J].中草藥,2013,44(12):1584-1588.
[21] 楊云,萬焱,許小華,等.黃精中還原糖含量與飲片加工方法和時間的相關性研究[J].中藥材,2008,(11):1631-1633.
[22] 何忠梅,徐冰芳,李闊,等.薯蕷皂苷元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備及其抗腫瘤作用研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5,(3):1061-1066.
[23] Kim MO,Baltes W.On the role of 2,3-dihydro-3,5-dihydroxy-6-methy1-4-one in the Maillord reaction[J].J Agric Food Chem,1996,44(1):282-289.
[24] Yu XX,Zhao MY,Liu F,et al.Identification of 2,3-dihydro-3,5-dihydroxy-6-methy1-4-H-pyran-4-one as a strong antioxidant in glucose-histidine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J].Food Res Int,2013,51(1):397-403.
[25] 李小沛,張亞玉,趙立春,等.黃精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植物學研究,2017,6(5):255-261.
[26] 王慧,袁德培,曾楚華,等.黃精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7,34(2):58-61.
(收稿日期:201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