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
近兩天來,芬太尼突然成為中國網絡上一個引人注目的議題。對這種藥物,中國公眾和輿論此前并不熟悉,也沒有在公眾視野中引起關注。由于中美關于貿易關系達成的新共識,芬太尼成為焦點,一些渲染所謂美國在打一場“新鴉片戰(zhàn)爭”的說法流行起來,個別不了解情況的自媒體甚至議論這是美國“活該”等等。
阿片類藥物濫用是這些年來困擾美國的重要社會和文化問題,而芬太尼是一種重要的阿片類藥物。20世紀60年代以前,社會對于人們疼痛的關注并不大,傳統(tǒng)上忍受疼痛是人意志力的一種表征。但隨著60年代之后社會觀念和認識的變化,疼痛的治療越來越作為一個醫(yī)學和文化上的議題受到社會重視,而止痛的治療也越來越依靠鎮(zhèn)痛藥物,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限制開始迅速放開,這也帶來藥物濫用和成癮問題。20世紀90年代之后,美國形成相當龐大的芬太尼等藥物依賴人群,對青少年也造成不良影響??刂瓢⑵愃幬餅E用成為美國社會治理的一個重大議題,更成為特朗普競選政綱的重要方面。2017年3月,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成立“打擊阿片類藥物上癮危機委員會”,這成為特朗普國內政策一個相當重要的方面。
濫用芬太尼是美國社會內部的嚴重問題,但由于存在一些國際間利用法律漏洞或監(jiān)管盲區(qū)進行走私的問題,也需要中美雙方或者多方合作來加以打擊,對此各方態(tài)度一致,本無爭議。藥物濫用問題并不可能由中方單獨來解決,也根本不可能歸咎于中方。正像中國方面多次表示的那樣,中國支持堅決嚴格管控,也要嚴厲打擊非法走私等現(xiàn)象。在這方面,中美有很大的合作基礎。
應該看到,所謂“新鴉片戰(zhàn)爭”的說法,一些不太客觀的評論以及為此幸災樂禍的情緒,顯然與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立場相背離。毒品是中國人集體的負面記憶,渲染所謂“新鴉片戰(zhàn)爭”的聲音絕不是中國社會的主流。中國公眾以往對芬太尼和阿片類藥物了解不多,中國社會對于毒品問題的報道、傳播、教育雖然涉及相關問題,也并不以這一類阿片類藥物的濫用為中心,因此,一些自媒體真正應該普及和讓公眾了解的是,阿片類藥物濫用值得中國社會關注的一面。目前,藥物濫用已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在很多新興國家同樣存在,有上升為全球性議題的趨勢,對這類問題的關注和警覺,在相當程度上具有世界性意義。如果能夠將公眾的熱度,引導到對阿片類藥物濫用的更多關切上,才是真正有益之舉?!?/p>
(作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國際論壇版文章除社評外,均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讀者參與討論。電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