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做好對因材施教策略的應用研究,能夠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帶來幫助。先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必要性進行分析,之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因材施教的開展對策予以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因材施教;策略
因材施教是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內容,要求教師能夠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符合他們思維模式、學習能力的教學,以便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為學生的成長帶來幫助。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因材施教策略的應用日益廣泛,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也需要因材施教策略的實施,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1.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因材施教教學模式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其對于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只能以教師為中心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相互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數學后進生因此出現,這對于實現數學教育目標極為不利。當教師將因材施教策略應用到數學課堂中時,就標志著其已經能夠以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基礎展開教學設計,這就是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表現,這也標志著小學數學教學實現了進步。
2.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因材施教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成相同的人,所以學生在智力發(fā)育、思維水平上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性標志著學生在學習時會有不同的表現,這是學生成長的必然規(guī)律,我們無法將其改變,但可以順應其發(fā)展,以求給予學生最好的數學教育。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因材施教的開展對策
1.做好學習主體分析,保證因材施教策略的開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開展因材施教對策,就必須要先做好對“材”的研究,為此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實際狀況予以了解和掌握。首先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因為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驅動力,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就等于掌握了教學驅動力。其次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不同學生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所以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水平也不同,例如有的學生剛入學就能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有的學生這可以數1~100的數等,教師只有掌握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才能為他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第三是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在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方面有所差異,教師對學生此方面的能力進行掌握,能夠保證自己所設計教學方式能夠被學生所理解,這對于實現小學數學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開展因材施教策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開展因材施教策略是實現因材施教教學目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充分分析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根據對教學大綱的分析和研究,對教學內容予以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獲得進步和提高。例如,在教學“大數的認識‘一課時,由于部分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因此本課的教學內容,他們學習起來難度不大,其他學生則因為數學基礎知識水平偏低,可能出現學習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為兩種水平的學生設計了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案,其中前者以自主學習、自主分析理解為主,并在習題方面為他們出一些難度較大的、思維拓展方面的內容。后者則以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并予以理解的方式,在習題方面也多為基礎性習題為主,其目的就是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為他們的學習進步打下基礎。
3.進行專項教學鞏固,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
進行專項教學鞏固,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是小學數學課堂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為他們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拓展練習,其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接受與他們實際學習能力相符的拓展練習,以求為他們的學習進步帶來幫助和支持。例如,在進行“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的練習時,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為他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得出正確答案即可。對于學生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的側重點則是讓學生發(fā)現多種解法,其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打下基礎。在此種拓展訓練模式下,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獲得與自身學習能力相符的數學知識教育,這對于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數學知識學習目標,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帶來支持。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因材施教策略,能夠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推動教學進步帶來幫助與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與執(zhí)行者,需要具備科學的教育理念,能夠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對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狀態(tài)予以了解,然后有的放矢地展開課堂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先進性、實效性的教學設計,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構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朱興菊.因材施教與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19):60-61.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