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 暉
“正襟危坐”這個成語是比喻人和人相處時的拘謹或者嚴肅之態(tài)。“正襟”是指拉一拉衣襟使其端正,今天穿西裝的人經(jīng)常會使用這個動作,即“正襟”的遺制。“危坐”到底是怎么坐?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危坐”的細節(jié)。
眾所周知,魏晉以前,古人皆席地而坐,地上先鋪一層“筵”,“筵”上再鋪“席”。筵大于席,作用是使坐在席上的人接觸不到地面,因此古人入室必先脫鞋。
而古人的坐姿則分為兩種,一種就叫“坐”。第二種就叫“跪”。《釋名·釋姿容》:“跪,危也。兩膝隱地,體危倪也。”朱熹則解釋說:“伸腰及股而勢危者為跪,因跪而益致其恭。”兩膝著地,臀部抬起,伸直腰股,以示尊敬。這種坐姿因為身體挺直,看不到自己的兩膝。又稱“長跪”“跽”?!伴L跪”的“長”并不是指跪了很長時間,而是形容伸直腰股,上身好像加長了一樣。跽,“見所敬忌,不敢自安也”,也是表示尊敬之意。
所謂“危坐”,指的就是這種跪姿。“?!笔嵌苏?,“危坐”即端坐,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