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
福建泉州有一句古話“市井十洲人”,這話說的就是聚寶街。
聚寶街寬方數米,長約400余米,北起萬壽路,南至廠口旱閘。當年的聚寶街,云集著遠道而來的海外商客與使節(jié),他們帶著珍珠寶貝,聚集在這條400余米長的街道上擺攤叫賣。作為古代的商貿王國,泉州聚寶街的名聲,自宋而今八九百年,聲名鵲起,見證了泉州的海絲歷史。
在中國古代,繁榮昌盛的古泉州,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港口。而聚寶街,則被現代人稱之為當時泉州最有名的金融、商貿一條街。
這是一條由碼頭通往城內的繁華街道。在聚寶街上,來自于世界各地100多個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服飾的人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黑或白,他們往來穿梭,噪聲不斷。據說,當時在聚寶街的周圍,政府設有海關、稅所、票行、典當、銀號等相關金融機構,故而,聚寶街被當地人稱之為中國古代的金融一條街。
早年,泉州坊間有句俗語“南門兜,擠燒包”。這是形容當時各國商船抵達順濟橋碼頭時,那種船靠船、貨堵貨、人擠人的蜂擁場面。在馬可·波羅的游記中,聲稱泉州是當時全世界最繁華的商貿港口之一。在當時,想要進入泉州城的外國商人,首先得走德濟門,并且,必須要有政府的官簽許可,方可進入。
于是,許多無法得到政府許可的商人,便聚集于聚寶街,與各地往來的商客進行商品交易,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當時的泉州人和內地人。因此,政府便專門在德濟門外規(guī)劃出一條專供外國商人、使臣與泉州當地人、中國內地人進行貿易、活動的街道。
當年,遠道而來的海外商客,帶來了無數的珍珠寶貝,其中多半是珠寶、犀角、玳瑁、象牙、乳香、龍腦、珊瑚……他們賣完這些珍珠寶貝之后,又將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等一應采購上船,運往他們的家鄉(xiāng)或其他國度,進行買賣,如此往返不已。
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時期,海外貨物輸入泉州的有10多種;到了南宋之后,入口的貨單增加到了30多種。據《云麓浸鈔》記載,隨著對外貿易的增加,其中更有來自菲律賓的貝紗、吉貝布,來自高麗的人參、銀器、銅器、水銀、綾布,以及來自于日本的大杉、枋板等。
當時,從泉州輸出的商品除了瓷器、絲綢、茶葉之外,后來又有輸往加里曼丹的米酒、粗鹽、網墜、烏鉛,輸往菲律賓等地的鐵鼎、鐵針、絹傘、藤籠等。在雙方貿易期間,當時的中國政府要收取相應稅金。這條現代人眼中只有400余米的街道,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
當時,經營成功的外國商人,得到政府的批準之后,有錢的便在泉州購地建房。而沒錢的,便只好每天往返于港口與集市之間:白天,他們帶著珍寶到聚寶街擺地攤叫賣;晚上,則返回岸邊的船艙里去過夜。因此,舊時的泉州碼頭與聚寶街,一直都是燈火閃爍、熱鬧非凡的場景。南音與各國的民間小調,時不時傳入游客的耳朵。千年的泉州古城,早已不是一方商埠,而是八方云集的國際商城。
聚寶街之后的青龍巷,可謂是當時世界的富人區(qū)之一。它居住的不光是泉州本地的商家巨賈,也居住著來自于世界的商貿貴族。
不難想象,只要有生意的地方,就會有貨幣的交流;只要有貨幣的交流,就會產生票行、銀行;只要手上有錢,就會買地造屋。因此,當時的政府,除了擁有海關稅、經商稅之外,同時擁有許多私人開設的銀行、票行、商號、當鋪、擔保等相關的金融機構。
如今,八九百年的時光過去了,青龍巷依舊保留有古教堂。不管是拆了又建,還是建了又拆,聚寶街和青龍巷,永遠保留著海外游客和商人的足跡。
在聚寶街附近,有一個專門接待外國使節(jié)的驛館,叫來遠驛。這里,立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刻有“明來遠驛遺址”的字樣。這塊石碑是泉州市政府1984年豎立的。這塊石碑證明,在泉州,曾經有一個接待外國使臣、商客和學生的專用地方。
事實上,來遠驛這個地名,幾乎相近于聚寶街!有人根據《宋會要輯稿》記載猜測,泉州至遲于宋政和五年(1115)已設置來遠驛。
而現在的來遠驛遺址,則是明朝之后的事。有專家考究,明朝永樂三年(1405)在泉州城南車橋村建置來遠驛。其主要的目的是以招待以琉球為主的海外諸國貢使。明朝時期,琉球國是中國的附屬國,琉球人往來于中國,學習先進科技與儒道文化。至成化八年(1472),泉州提舉司移置福州,在福州設置柔遠驛,來遠驛廢。
數百年來,泉州來遠驛逐漸淡出了歷史,也在當地人的記憶中,漸漸消失,留下的物證幾乎寥寥無幾,實為可惜。
1952年,廈門大學教師莊為璣進行遺址調查時,發(fā)現兩方來遠驛的碑記,曾經封存的歷史浮出水面,開始在人們的記憶中慢慢逐漸解凍。1984年,人們對泉州的海絲史有了深刻的了解,于是,泉州市文管會便在遺址處立碑為記,讓曾經喧嘩的歷史再次成為茶余飯后的話題。
然而,有關來遠驛的文史記載及相關物證,依舊并不多見,只留下一方石碑,在歲月的風塵中孤獨地站立,供后人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