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軒
3月2日 晴
“麥芽糖……”聽著小販的叫賣聲與鐵錘敲擊竹筒的“砰砰”聲,我的思緒一下子飛回到了那個午后。
小學的最后一個“六一”,學校舉辦了“食博會”活動。大家都在歡呼時,我卻愁眉苦臉,因為我成為了班級的“店主”,要和幾個“店員”共同看好我們的“店鋪”。這下可慘了,本來想著可以趁機大吃特吃,現在不但沒有機會,還要服務他人。
我們班賣的是麥芽糖。很快攤點前就來了幾位“食客”,他們看了之后向我們抱怨:“你看你看,這么大的糖塊,硬得像磚頭,大小像手機,讓我們怎么吃呀!能不能幫我們打碎?”
“打碎?”就在我還在揣摩“打碎”這個詞時,一旁的鐘心越抓起了一塊糖,在桌子上用力一拍,“啪”的一下,那糖塊被打得四分五裂,正符合顧客的要求。
因為無法享受美食正郁悶的我們,被這個有趣的方法逗樂了,我們一人一塊,一陣“啪啪啪”,麥芽糖應聲而碎。我們還根據力度的不同,分成了“碎”“很碎”“四分五裂”三個等級。
我們這種特別的賣糖方式很快吸引了周圍的人,許多人慕名前來,我們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你看,四個穿著圍裙的人站在攤點后,一字排開,每個人右手高舉著一塊糖,問前來的顧客:“要打碎嗎?”如果他回答“是”,那么我們就把糖塊用力往桌子上一拍,再把打碎的糖賣給他。看著顧客好奇而來,微笑著開心而去,我這個“店主”和“店員”們多有成就感。
活動結束,我收獲了十足的滿足和幸福,起初那種辛勞和無法享受美食的郁悶早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次賣糖的經歷成了我難忘的一次美好回憶,讓我明白了服務他人也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