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翔
豐子愷先生寫過一篇《華瞻的日記》。豐華瞻是他兒子,那時剛會走路,還不會說話。他在“日記”里借用兒子的眼光、模仿兒子的口吻,寫下所見所聞和所感,讀來別有趣味——
吃過糖粥,媽媽抱我走到吃飯間里的時候,我看見爸爸身上披一塊大白布,垂頭喪氣地朝外坐在椅子上,一個穿黑長衫的麻臉的陌生人,拿一把閃亮的小刀,竟在爸爸后頭頸里用勁地割。啊喲!
或許你也莫名其妙吧?“閃亮的小刀”“用勁地割”,不是“割頭”么?當然不是,是理發(fā)!可在一個幼兒眼里也許就是“割頭”吧?哈哈哈!當他也被“邀請”“割頭”時——
我真怕極了。我忍不住抱住媽媽的項頸而哭了。這時候媽媽、爸爸和那個麻子說了許多話,我都聽不清楚,又不懂。只聽見“剃頭”“剃頭”,不知是什么意思。我哭了,媽媽就抱我由天井里走出門外。
哎喲喲!驚恐至極!是啊,一個幼兒,聽不清楚大人說什么,聽清楚了也不懂什么是“剃頭”,大概就是“割頭”吧?只好大哭!
這就是“敘述視角”!同樣一件事情,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觀察、思考和記錄,卻是不一樣的!不信,你瞧!
【案例一】同一場景的各自表達
我嘴上答應(yīng),可心里卻想:哼,這有什么難的?自己整理就自己整理,有什么大不了的?想完,就把明天要用的書本哪、文具啊,統(tǒng)統(tǒng)塞到了書包里,也不想再檢查一遍有沒有遺漏的,或者有沒有放對地方。媽媽在一旁看得直皺眉頭。
——吳雨桐《媽媽的教育》
“嗯”,女兒答應(yīng)了一聲,滿臉都是不在乎的表情,想必她心里肯定覺得很簡單。她開始“整理”書包了。說是整理,其實還不如說是搞得更亂:她把所有的書一股腦兒塞進書包,也不管有沒有漏放的,有沒有放錯地方的。我看著亂糟糟的書包,覺得真不是滋味……但我還是忍住了,沒有插手。
——吳雨桐《媽媽的日記》
同一事件,同一場面。敘述視角不一樣喲!彼此能耳聞目睹,但不能知曉對方的心思。“女兒”想“哼,這有什么難的?自己整理就自己整理,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媽媽”只能通過“女兒”的表情猜想她“心里肯定覺得很簡單”;女兒只看到“媽媽在一旁看得直皺眉頭”,卻不知道媽媽“覺得真不是滋味……”但“還是忍住了,沒有插手”。
【案例二】不同場景的各自表達
一到學校,組長來檢查家校聯(lián)系本。我信心滿滿地放下書包,想著自己整理書包有什么難的,放進去就是了。于是就掏出“家校本”,嗯?不對勁,怎么是聽寫本?我又七手八腳地翻哪找哇,可連影兒也沒發(fā)現(xiàn)!幸好組長從輕發(fā)落,讓我明天帶上就是了。我心里有點兒生媽媽的氣,可轉(zhuǎn)念又想:我長大了,應(yīng)該不需要媽媽幫忙整理書包了吧?
——吳雨桐《媽媽的教育》
剛想回房間,卻發(fā)現(xiàn)桌子上有家校聯(lián)系本。我嘆了口氣把本子放進書包的小格子里——女兒已經(jīng)習慣放那兒了。忽然,我想到了一個關(guān)鍵問題:我今天幫她整理書包,可明天她還是一團糟哇?把本子放進小格?NO。早上跟她說一聲?NO。算了,還是放進大格子吧,稍微給她長點記性……
——吳雨桐《媽媽的日記》
同一事件,不同場面,敘述視角更不一樣喲!“女兒”并不知道媽媽半夜還會再次幫她檢查整理書包,更不知道媽媽為了教育她左右為難,“耍了花招兒”。反過來,“媽媽”也看不到女兒在學校的遭遇和反應(yīng)。正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一般習作都從作者自我的視角出發(fā)寫人記事。然而,只有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文中的其他人物,才可能更準確地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或特點。若能直接從其他人物的角度嘗試寫人記事,那么將突破自我的局限,更為全面地、自由地表達對生活的感受和對人物的理解。
有什么方法或者秘訣嗎?有!
第一招 確定視角,選定人物
除了作者自己之外,同一事件中的任何一個人物都可以成為習作的“敘述者”。比如上例中《媽媽的教育》的敘述者“我”是作者,也就是女兒,而《媽媽的日記》的敘述者“我”卻是媽媽。同一個人稱代詞,在不同視角的習作中,指代不同的人物角色。如果爸爸也在場,以爸爸的視角來記述這件事,那“我”就是爸爸嘍!
第二招 確定視角,梳理見聞
同一事件中不同人物可能經(jīng)歷同一場面,也可能經(jīng)歷不同的場面,于是“我”知曉某些內(nèi)容,不知曉另外的內(nèi)容。比如上例中母女倆都經(jīng)歷了女兒“整理”書包的場景;媽媽經(jīng)歷了半夜再次整理的場景,而沒有經(jīng)歷女兒在學校的場景;反之亦然。于是,不同視角寫下的同一事件,部分內(nèi)容是有差異的。
第三招 確定視角,各說各話
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人說什么話,都會隨著身份的變化而變化。上例中的媽媽一般不會撒嬌哭鼻子自以為是,女兒也不太可能心事重重語重心長。尤其是心理活動,更要符合人物身份。提醒一下,女兒不會知道媽媽的心事,媽媽也不會知道女兒的想法。所以,若是以女兒的視角來寫作文,是不該出現(xiàn)媽媽心理活動的;反之亦然。不過,猜一猜倒是一個好辦法喲!你瞧,看著女兒“滿臉都是不在乎的表情”,媽媽猜測“想必她心里肯定覺得很簡單”。挺妙!
也許“我”就成了“你”,而“你”可能成了“他”,是不是挺好玩呢?要不選篇舊作文,換個“敘述視角”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