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研讀2017年版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筆者認為提升課堂的“歷史味道”是此課標的主要要求。對于史料的重視應當是其主要特征,首先就在核心素養(yǎng)中提出了“史料實證”這一概念,而這也恰恰是所有素養(yǎng)得以達成的途徑。在“課程目標”中也重點指出,知道史料是通向歷史認識的橋梁。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史料早已不是一個新話題,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把一些不是史料的內容以史料的名義呈現(xiàn)就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下面是某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必修1第24課《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時呈現(xiàn)的兩段“史料”:
史料一 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中國對外戰(zhàn)略的調整與中美關系緩和,中國的外部環(huán)境得到改善,國際地位也進一步提升。20世紀70年代初期,在中美關系的帶動下,出現(xiàn)了中國與歐洲國家的建交高潮。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
史料二 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美國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諾夫婦,說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問題要跟尼克松解決。如果尼克松訪問中國,將高興地同他談。他當作旅行者也行,當作總統(tǒng)也行。
——《中國現(xiàn)代史》(下)
這兩段文字雖然都冠之以“史料”的名字,但其實第二段文字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史料,而第一段文字則是“底氣不足”的。為何?到底何為史料?而其中的第一段文字應該冠之以何名更加恰當呢?
梁啟超說:“史料者何?過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有證據(jù)傳留至今日者也?!倍啪S運說:“歷史研究不是研究過去,而是研究過去留于現(xiàn)在的痕跡,如果人們所說、所想、所做,或任何遭遇,沒有留下痕跡,等于這些事都沒有發(fā)生過?!薄妒穼W概論》也指出,我們通常說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類社會歷史在發(fā)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并能幫助我們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馬克思說:“要認識已經滅亡的動物的身體組織,必須研究遺骨的構造;要判別已經滅亡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研究勞動手段的遺物,有相同的重要性?!本C合以上對于史料的看法,我想可以這樣定義史料:史料是過去的人和事直接遺留下的可觀察可觸摸的印記,這類印記很少有甚至沒有旁人主要是后人的主觀印記在內。比如上面的第二段文字,就是毛澤東的原話,這就是他留下的話語印記。
總之,史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第一手資料,有著嚴格的限定。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真正通過史料解決問題的機會其實不多,更多的是大量使用不同時期不同學者對于歷史史實的闡述和看法,李劍鳴稱之為“研究性論著”。而研究性論著相對于史料必然是主觀性較強的。比如,我們引用“或者可以這樣說,在中國,1956年春光灑滿大地,1957年陰霾籠罩大地”這一段文字作為學習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的過渡段,很明顯這段文字是實實在在的今人對于過去的認識和解讀,帶有作者的主觀認識,是無法作為史料的。又如,用蔣廷黻的“倘若他成了功,他也不能為我民族造幸福??偠灾?,太平天國的失敗,證明我國舊式的民間運動是不能救國救民族的”這段話來評價太平天國,也是不可取的。這只是蔣廷黻的個人看法,也不能作為史料。
總之,基于史料定義的嚴密性,將這類課外補充內容稱為歷史材料似乎更為恰當。據(jù)百度百科解釋:材料是人類用于制造物品、器件等其他產品的物質,在制造物品時這些物質的性質、特質很少發(fā)生變化。由此引入其他領域,所謂材料也可以解釋為可供參考或作為素材的事物。所以上述的“史料一”應當稱之為材料。當然,依據(jù)材料自身的定義,歷史材料是包括史料這種教學素材的,也就是說歷史材料是一種更加廣泛的稱呼。
綜上所述,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把一些課外教學素材統(tǒng)稱為歷史材料無疑更加恰當和準確。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基于材料的教學必將再次進入一個井噴期,而辨析清楚史料和歷史材料就應該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否則作為課堂第一負責人的教師連概念都搞不清楚還談什么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