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南岸區(qū)雞冠石學校 張 松
學生通過初中政治學習能了解國家性質,明確道德規(guī)范,樹立法治意識,健全人格。但是由于政治本身的抽象性與復雜性,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存在不理解或理解不全面的地方,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展開政治復習教學,盡量彌補學生的不足。以下是筆者針對初中政治復習教學的策略探究。
初中政治內容復雜多樣,這就需要教師在復習課教學中明確復習目標,依據復習目標對學生進行復習指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由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環(huán)境、學習背景等各不相同,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在制定復習目標時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為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復習目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政治學科知識,做到有的放矢。
先從整體來說,教師可以依據不同的復習階段,制訂不同的復習目標。若把復習分為四輪的話,第一輪的復習目標就是對教材的基礎知識進行整合、梳理,初步建立政治知識框架,第二輪復習目標是挖掘各知識點之間的深層聯系,第三輪的復習目標是將政治知識與時代結合起來,分析熱點背后的政治原理、政治現象,第四輪的復習目標是讓學生參與進來,主動搜索學習漏洞,查漏補缺。
若是細化到學生身上,以“守護生命”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針對學習能力相近的大部分學生制訂的教學目標是:1.增強防范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救自護的能力;2.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獲取信息能力、書面及口頭表述能力和模仿、創(chuàng)造能力;3.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制訂的目標是在以上目標基礎上增加幾條:1.激發(fā)學生思考自己的生命價值,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2.激發(fā)學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質。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制訂的是:1.珍視生命,對生命負責任,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愛護身體,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3.關注自己的精神家園,守護精神家園。
這樣,教師通過復習目標的細化與分層,為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促使學生獲得進步。
初中政治由于涵蓋面廣,且教材較松散、靈活,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會感到茫然,不知道從哪下手。有的教師在復習課教學中忽視了這一問題,沒有使學生建立起清晰的政治知識大框架,抓住政治學習的主脈絡,導致學生的復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復習課教學中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將知識重新梳理整合,結合學生日常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例如,在復習“服務社會”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應當刪繁就簡,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掌握服務社會的意義上。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后,會牢記服務社會的意義,并思考自己將如何服務社會、投身社會公益活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找出復習的重點,有效優(yōu)化了學生的復習時間,使復習框架愈加清晰,使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越來越嫻熟。
初中政治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最重要特點在于它是緊隨時代潮流發(fā)展的,保持著先進性。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拘泥于教材,只講授教材上出現的內容,對于時政熱點的關注遠遠不夠,空有政治解題技巧,沒有政治文化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復習課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聯系生活熱點,在時代的大背景下進行分析、觀察,做到與時俱進。
例如,在復習《社會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如“女教師阻攔高鐵關門”這一事件,讓學生從遵守規(guī)則這一角度出發(fā),談談對該事件的知識。有學生認為很多人都習慣于利用人情關系和權威經驗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這就造成人們在違反規(guī)則時認為自己情有可原,這樣是不正確的。規(guī)則,是約定俗成的、由大家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人們只有遵守規(guī)則,社會才會發(fā)展得更好。這樣,教師通過讓學習與生活熱點聯系,有效豐富了學生的政治學習生活,使學生將眼光放到課本外,放到世界中,與時代緊密相連。
總而言之,初中政治課復習任務量大、知識點散亂復雜、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難,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耐心與細心來推動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策略來調動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鞏固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政治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