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康城
(福建省尤溪縣第七中學,福建尤溪 365100)
如何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高效教學,這一問題困擾了我們中學地理教師很長一段時間。在地理教學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來看,這一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顯得十分重要,探究合理、科學、恰當的地理教學方法十分迫切。
在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的眼中,教師所扮演的課堂角色都一直是“主導者”“演講者”,而與之對應的學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聆聽者”“接受者”[1]。其實這種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教學狀態(tài),恰恰是造成學生學習低效化的原因。
比如,以往應試思想的教育模式下,中學地理教師盲目追求教學的高分化,要求學生枯燥地背誦地理各大知識點,包括全球幾個主要氣候類型、洋流的運動方向、我國的主要地形特點及其分布情況、我國全年降水量的分布情況等等。此外,為了培養(yǎng)中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有些教師還會要求學生默寫我國的地圖。試想,在如此機械化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成績又如何能夠提升?學習個性又怎樣體現?因此,綜合來看,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作為地理教師,當積極探究有效的應對之策。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確實如此,一個人如果對其正在從事的學習和工作毫無興趣,則很容易淪為一副行走的“空殼”,在地理學習中的表現就是朗讀沒有情感、記憶全然枯燥、作業(yè)只是應付等等。這種不健康的教學方式是與我們的素質教育理念相背離的。如今,我們提倡“以生為本,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和個性,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深入學習教育改革思想,在校內開展地理教學研討會、座談會就顯得尤為必要,唯有多多學習他人的經驗,才能不斷壯大和成長我們自己,從而打造出專業(yè)化的師資團隊。
俗話說得好:“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痹诘乩碚n堂教學中,我們應當重視主題內容的導入過程,即讓中學生從課堂伊始就愛上地理,探究地理,對地理知識產生好奇、分析的欲望,這樣才便于我們進一步開展教學任務。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歌曲導入、圖片導入和故事導入等等,因為這些元素具有一定的生動性、時代感和代入性,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表現得較為出色。
比如,在教學“中國的地形——黃土高原”相關知識時,我們可以將《黃土高坡》這首富有明顯區(qū)域特色的歌曲代入課堂中。“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悠揚而粗獷的歌聲響起時,學生的大腦中便會想象出對應的畫面,從而提升初中生地理課堂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優(yōu)化地理知識教學的過程。我們還可以在向學生介紹青藏高原的地形和氣候特點時,將《青藏高原》《天路》等歌曲播放出來,讓歌曲帶著學生的思維進入到教材中,從而提升教學有效性。
又如,在教學有關“冀中平原”的地形、地貌、氣候、降水以及文化特點等內容時,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動人的故事,比如《愚公移山》來引申出這一地理知識,從而調動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队薰粕健冯m然是一則神話故事,有點不切實際,但是從側面反映了勞動人民堅持不懈、勇攀高峰的精神,是優(yōu)秀品質的寄托,也是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應當重視培養(yǎng)的道德素養(yǎng)。如此一來,我們不但實現了地理知識的有效導入,還間接滲透了德育的內容,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素質教育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避免純理論性說教。筆者認為,這一點當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改革中效果是否明顯的標志之一。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意思是說只有經過實踐檢驗的,才能得到最有效、最科學的結論和體驗。所以,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我們除了要注重理論性的講說,還應當將教學的視野向更廣闊的地方延伸。比如在課下給學生布置一些地理實踐活動、小組調查活動等等,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地理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從而實現地理知識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比如,在教完學生比例尺的應用及地圖的相關繪制方法后,我們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下的時間親自走訪、勘察、記錄,最終匯總調查結果,根據現有的材料合作完成一幅區(qū)域地圖,如校園的一角、城市某個社區(qū)附近的地圖等等。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能讓學生在走訪、勘察等過程中鍛煉方向辨別的能力,進而提升中學地理教學效率。
麻雀雖小,但五臟缺一不可。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其最終的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可缺少的。站在傳統(tǒng)教學的視角下,我們可以看到課堂教學評價機制是單一的、不全面的,這樣只憑一紙試卷來衡量學生學習的優(yōu)劣實在有失公允,也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素質教育改革的今天,革新地理課堂評價機制,使其向著多元化、智能化、全面化方向發(fā)展是十分必要的。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比如讓計算機來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打分,或者讓學生來為學生打分,更或者讓家長來為學生打分等等,這些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評價的公正、客觀、全面,從而幫助中學生了解到自身學習的不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比如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有的學生就發(fā)現了自身在學習中存在自主學習能力弱、過于依賴他人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合作學習中,有的中學生往往缺少探究的意識,而更多的是對別人已經發(fā)表的意見采取附和的態(tài)度,這種不健康的學習方式會為其今后的學習埋下隱患。有問題不可怕,這些學生在發(fā)現問題后能夠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后來也克服了種種學習困境,這樣最終能夠提升中學地理教學有效性,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理念下,我們應當重視中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而盡量避免機械式、灌輸式的純理論性說教,讓學生向著多元、健康的方向茁壯成長,堅決杜絕學生淪為學習機器的現象。為此,中學地理教師可以從以生為本,關注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重視地理知識的有效導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讓地理知識付諸實踐;以多元化、全方面為改革方向完善教學測評機制等角度入手,讓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實現高效化,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輸送越來越多的全能型、高素質人才。
[1]刁傳芳.第四講 探索地理教學規(guī)律的途徑(續(xù))——全面認識中學地理教學過程的特點[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89,(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