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珂
數(shù)年前,湖北省武漢市一家小賣部的老板韓奎楚的生活出現(xiàn)了戲劇性的轉(zhuǎn)變:來自中國臺灣的女子肖雨慧回鄉(xiāng)探親,輾轉(zhuǎn)找到了韓奎楚,并將其所買的一套三層樓的別墅無償送給韓家人居住,以了卻去世父親的報恩遺愿。從寒門搖身變?yōu)楹篱T,韓奎楚一時間難以適應(yīng)身份的巨大變化,變得有點飄飄然……
2013年4月,一條消息在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個小區(qū)不脛而走,開小賣部的老漢韓奎楚要招女婿,而且條件不低:一、男方要入贅;二、要有碩士及以上的學歷;三、有穩(wěn)定的工作與收入來源。
別看韓奎楚只開了家不起眼的小賣部,他可擁有一套三層樓的別墅,價值千萬。“嫁”入這樣的豪門,該是多少小伙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韓奎楚本是武漢市一個城中村的普通村民,出生于1948年。從他記事開始,他就一直與種菜為生的母親相依為命。他曾數(shù)次追問父親的下落,但母親只說父親去了很遠的地方。因家境貧寒,韓奎楚初中沒畢業(yè),就輟學在家,和母親一起開了家小賣部。1980年,韓奎楚的母親在等不到丈夫消息的遺憾中去世。兩年后,34歲的韓奎楚與本地姑娘楊元美結(jié)婚?;楹?,楊元美負責看店,韓奎楚則在外面攬些雜活兒。因妻子不能生育,1987年底,他們領(lǐng)養(yǎng)了一名未滿周歲的小女孩,并為她取名韓纖。為了減輕養(yǎng)父母的壓力,初中還沒畢業(yè),韓纖就輟學在家,在菜市場租了個攤位,每天起早貪黑地賣菜。女兒的懂事令韓奎楚倍感欣慰,而沒有能力為她提供進一步的求學機會,又令他十分自責。
在欣慰與自責的糾結(jié)中,韓奎楚的命運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機!
2004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韓奎楚正在家中休息,一個衣著華麗的中年婦女在鄰居的指引下走進了他家:“請問,您是不是叫韓奎楚?”韓奎楚點了點頭。此人一把抓住他的手,激動地說:“我終于找到你們了!”接著,她給韓奎楚講起了一段往事。
她名叫肖雨慧,是中國臺灣人。她的父親肖劍平原是國民黨的一名軍官,在槍戰(zhàn)中受傷,被下屬韓大山救活,二人義結(jié)金蘭。敗退臺灣之際,肖劍平除了帶著妻女外,還想將韓大山一塊兒帶走。誰知,韓大山說他的兒子韓奎楚剛滿周歲,他放心不下。肖劍平安慰他的同時,承諾將剛出生的女兒雨慧許配給奎楚。兩人的關(guān)系由此更親近了一步。
到臺灣后,肖劍平與妻子開了家貿(mào)易公司,聘韓大山為顧問。韓大山思念遠在武漢的妻兒,無奈短時間內(nèi)無法聯(lián)系。1979年,韓大山郁郁而終。
肖劍平雖為女兒指定了婚姻,奈何當年兩岸信息不通,肖雨慧無法回到大陸。其間,她談過幾次戀愛,均沒能結(jié)成正果。加上父親總在耳邊嘮叨大陸還有個娃娃親,肖雨慧很想回來看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肖劍平和老伴也相繼去世。肖雨慧繼承了父親的公司。
九十年代初,海峽兩岸的信息交流變得便捷起來,肖雨慧多次回到武漢,尋找韓奎楚??伤莆盏木€索有限,而武漢的變化又太大,幾次均未如愿。歲月蹉跎中,肖雨慧漸漸變老。既無父母和兄弟姐妹也沒有結(jié)婚的她,回鄉(xiāng)探親的意愿更加強烈。這一次,回武漢之前,肖雨慧提前做足了功課,并最終找到了韓奎楚。
肖雨慧的一番講述,讓韓奎楚聽得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當晚,肖雨慧和韓家三口人足足聊了大半夜。次日,在肖雨慧的提議下,她和韓奎楚結(jié)成兄妹。
回到臺灣后,肖雨慧一直在想如何幫助韓奎楚。思來想去,決定幫他買房子。她是這樣考慮的:自己在臺灣已經(jīng)了無親人,而且老家也在武漢。如果在武漢提前買好足夠?qū)挸ǖ姆孔樱茸约涸倮弦稽c,就回到大陸,和義兄一家人一起居住,彼此也有個照應(yīng)。
基于此,2004年底,肖雨慧拿出大部分積蓄,在韓家附近買了棟三層樓的別墅,送給韓奎楚一家三口。韓奎楚哪敢受此大禮,堅決不要。僵持一番后,雙方協(xié)定:別墅給韓奎楚一家三口住,房產(chǎn)證上寫肖雨慧的名字,肖雨慧堅持每年的物業(yè)費由她支付。
自從搬進別墅后,韓奎楚發(fā)現(xiàn),周圍人看自己的目光都不一樣了。不了解情況的人,還以為韓家中了大獎,一夜暴富了。貧窮了一輩子的韓奎楚,很享受那種被人羨慕的目光,漸漸地,有點飄飄然。
那天,韓奎楚到菜場買菜時,在女兒攤點上和她聊天。一個熟人經(jīng)過時,看見了韓奎楚父女,驚詫地說:“老韓,你們家都住別墅了,怎么還讓女兒賣菜?”韓纖倒沒什么,可韓奎楚卻覺得很尷尬。
當晚,韓奎楚也不和老伴商量,便擅自決定:從此以后,韓纖別再賣菜了。一向溫順的她們聽從了他的意見。女兒沒賣菜了,家里少了一筆收入。不久,韓奎楚又要求楊元美別再打理小賣部了,因為韓家“丟不起那個人”,要她請個人幫忙,付工錢就行。盡管不愿意,楊元美還是照辦了。
如此一來,韓奎楚雖然住的是別墅,但因為沒什么收入來源,基本上天天吃青菜蘿卜,穿得也很一般。隨著年齡的一天天增長,韓纖對穿著的要求越來越高,老爸又要打腫臉充胖子,她只好偷偷地用姑姑肖雨慧給她買的電腦開網(wǎng)店,賺點零花錢。
最初幾年,肖雨慧幾乎每年都會回來,和韓家人聚一聚。時光悄然逝去,轉(zhuǎn)眼到了2013年。已經(jīng)26歲的韓纖,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此前,韓奎楚根本就沒有出現(xiàn)過挑女婿的想法,因為女兒自身條件不咋地??扇缃癫灰粯恿?,自己有個有錢的義妹,還住著別墅,怎么著也得幫女兒找個條件好點的。
所以,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那場公開納婿。
韓奎楚的擇婿標準就這樣傳了出去,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前來應(yīng)征的單身男青年踏破了韓家的門檻??梢粫r半會,還真難挑到一個合適的。
2014年初的一個周六,一個名叫王風的小伙子來到了韓家。身高一米七八的他長得相貌堂堂,令韓纖一見傾心。王風介紹,他是武漢市新洲區(qū)人,家中除父母之外,還有三個弟弟。為了幫助父母分擔經(jīng)濟壓力,原本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他放棄了念高中考大學的機會,選擇了念中專。中專畢業(yè)后,他便在武漢一家建材公司上班,月薪8000元。不僅如此,他還在工作之余,讀了在職碩士研究生。由于一直忙于工作和學業(yè),所以30多歲了還沒談女朋友。說完,他從包里取出了工作證、碩士畢業(yè)證等證件,主動讓韓奎楚夫婦一一過目。王風的勵志與擔當,讓韓奎楚與楊元美夫婦對他十分有好感,決定給他機會。此后,每逢雙休,王風都會趕到韓家。每次,他都大包小包地買上一大堆的禮物。放下禮物之后,他便搶著干活。掃地,抹桌子,炒菜做飯……韓奎楚與楊元美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其間,韓奎楚與王風的父母也見了次面。王父王母表示,自家的兒子多,他們完全贊成大兒子當韓家的上門女婿。于是,兩家人正式定下了婚期。
女兒的婚期定下后,韓奎楚將喜訊告訴了遠在臺灣的義妹肖雨慧。肖雨慧替義兄高興的同時表示,自己屆時一定參加侄女的婚禮。為此,韓奎楚將兩年前自己城中村平房拆遷的一筆補償款,全部用于別墅的重新裝修。2014年5月中旬,韓家為韓纖和王風舉辦了盛大的婚禮?;槎Y當天,肖雨慧從臺灣趕回了武漢,送給了韓纖一個6萬元的大紅包。因為公司有急事要處理,肖雨慧次日又返回了臺灣。
熱鬧過后,生活復(fù)歸平靜。此時的韓奎楚和楊元美,因所在村改制為社區(qū),兩個人每個月合計有一兩千元的退休工資可拿。他們便想好好地享受一下晚年。至于女兒韓纖,如今招回了這么一個學歷高又能干的夫婿,當個全職太太,享享清福,也算是對過去艱辛生活的一種補償吧。
可韓奎楚將未來的生活想得太美好了,以至于當一些殘酷的現(xiàn)實露出猙獰時,他有些猝不及防。
原來,結(jié)婚不久,王風便發(fā)現(xiàn),韓家人哪是什么有錢人家,吃穿用度比他還摳門。更令他憤怒的是,有一次他看見貼在自家大門上的電費單,業(yè)主一欄上寫的竟是肖雨慧的名字。敢情唯一值得炫耀的別墅,也不是韓家的??!覺得上當受騙的王風,連續(xù)幾天臉色陰沉。韓奎楚見狀,忍不住問女婿怎么沒去上班,一臉怒氣的王風說:“我看您哪,還是操心您的閨女吧。我好歹有個工作,只是賺錢多少的問題,她連正式的工作都沒有。我可是上門女婿,沒養(yǎng)家的義務(wù)。”
韓奎楚被女婿的突然變臉驚得瞪大了眼睛:“你,你……”“你什么你?我還沒有埋怨你們呢!看你們住得富麗堂皇的,又滿大街地招女婿,還以為你們真的是豪門呢。我呸!每天吃青菜蘿卜,穿著地攤上買的便宜貨,出去上個班,連個加油的錢都掏不出來。再看看你們的女兒,要身材沒身材,要臉蛋沒臉蛋,不是看上你們家有錢,哪個男人愿意要她?也就我才會上你們的當。沒讓你們賠償我的青春損失費,算是客氣的!”王風說完,將門一摔,便到大街上閑逛去了。
看著女婿的背影,韓奎楚氣得渾身發(fā)抖??赊D(zhuǎn)念一想,心里又涌起一絲愧疚。畢竟,他們沒有將別墅的真實情況告訴女婿。他想著,隨著女兒女婿感情的逐漸加深,再生上個一男半女,婚姻也就更加穩(wěn)固了,但他對女兒女婿的感情顯然高估了。
在隨后的日子里,王風每天賴在家里,百事不做,餓了就吆喝韓纖做飯,累了就倒下呼呼大睡。韓纖稍有不滿,輕則被他罵幾句,重則一個巴掌扇過來。韓奎楚想幫女兒,但王風指著他的鼻子一塊兒罵:“你這個老騙子,大窮鬼,死到一邊去!”因王風嗓門大,很多鄰居都聽得真真切切。以前,韓家人確實吃了不少苦。后來攀上了一個有錢的親戚,好不容易得瑟了幾年,街坊們也覺得正常。但后來,韓奎楚高調(diào)招婿,他們也覺得不太妥。果然,招來王風這么一個貨色??磥?,韓家人有的是罪受了。受過高等教育、有著碩士學歷的女婿,怎么會如此缺乏教養(yǎng)?韓奎楚決定到王風的單位,請領(lǐng)導幫忙教育教育女婿。沒想到,韓奎楚這一去,了解到的情況,令他崩潰……
欲知故事結(jié)局,請閱讀《知音》2018年12月上半月版(第34期)。
(因涉及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相關(guān)信息做了技術(shù)性處理。)
編輯/戴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