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徐國棟 竇樹昊
摘要: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和豬瘟病毒的源頭相同,主要借助胎盤、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該病常年都會發(fā)生。主要介紹了牛病毒性腹瀉的病原、流行特點、癥狀、診斷以及防治方法,供參考。
關鍵詞:牛病毒性腹瀉;診斷;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8)08-0022-01
牛病毒性腹瀉的發(fā)生不分年齡段,且傳播速度極快,對養(yǎng)牛業(yè)的發(fā)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在我國進口動物檢疫中被納入二類傳染病。國內外專家對該病的診斷和防治進行了重點研究。
1 病原
牛病毒性腹瀉的病原在電鏡下為圓形,對胰酶、氯仿和乙醚等物質十分敏感,在高于56 ℃的環(huán)境中會死亡,抗低溫能力較強[1]。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牛都會感染該病。該病對6~8月齡的犢牛危害極大,急性期的病牛分泌物和血液中含有病毒,康復牛身體中也會攜帶病毒,且時間較長。
2 流行特點
新疫區(qū)經常出現(xiàn)急性病例,各個年齡階段的牛都可感染發(fā)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老疫區(qū)很少出現(xiàn)急性病例,發(fā)病牛通常在4~24月齡,最嚴重的是6~8月齡的小牛,但死亡率和發(fā)病率較低,而隱性感染力超過50%。該病常年發(fā)生,冬季和春季發(fā)病率較高。
3 癥狀
急性型病牛呈雙向熱,感染該病的牛發(fā)病速度快,體溫迅速升高至40~42 ℃,2~3 d后降低,之后又快速升高,口腔、舌頭、鼻鏡黏膜糜爛,呼吸急促,咳嗽,黏性、流漿液性鼻液,唾液增多,口氣惡臭,之后出現(xiàn)嚴重腹瀉癥狀,糞便惡臭,呈青灰色,逐漸變稠,可見諸多黏液和氣泡,時有血液。發(fā)病初期有蹄葉炎而出現(xiàn)跛行,間歇性或持續(xù)性腹瀉使其變瘦,急性一般在約14 d后死亡,慢性通常在2~6個月后死亡。病毒可以胎盤為媒介致使胎兒感染該病,導致流產或出生的犢牛小腦存在缺陷。
剖檢特征性病變:食道黏膜有大小各異、排成直線的爛斑,咽喉、口腔、鼻鏡存在小爛斑;胃部有爛斑,出現(xiàn)水腫,大腸壞死、出血、糜爛,小腸有急性卡他性炎癥。
4 診斷
腹瀉、發(fā)熱,腳部損傷、黏膜糜爛是該病的主要癥狀[2],有以上這些癥狀,一般就能確診。但這些癥狀都是持續(xù)性感染或反復感染的病牛才有的,急性感染的病牛癥狀也較明顯。但實際上多數(shù)牛感染都不嚴重,并未表現(xiàn)出明顯的癥狀。在檢驗時,也只是對牛的腳趾部損傷和口腔黏膜病變進行檢驗。因此只要懷疑為牛病毒性感染,首先應查看牛的口腔有無腐爛。第二就是驗證分離病毒。在鑒別診斷時,因沙門氏菌病和其他腸炎的癥狀與病毒性腹瀉相似,務必要區(qū)分開。先對血液和糞便進行細菌培養(yǎng),再進行確認。
5 治療
現(xiàn)階段還沒有治療牛病毒性腹瀉的特效藥物,強心補液是運用最多的治療方法??梢宰畲蠡刂茡p失。方法一:磺胺脒片40 g+次碳酸鉍片30 g,口服, 2次/d,首次劑量加倍,連續(xù)服用3~5 d。也可用活性炭(次硝酸鉍)+氟哌酸,口服。5%葡萄糖生理鹽水3 000 mL+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300萬IU,靜脈注射1次;病情嚴重時,將維生素C加入安鈉咖注射液中,肌肉注射。也可不用丁胺卡那霉素,用菌特靈注射液和恩諾沙星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方法二:茵陳15 g、姜黃15 g、山植炭30 g及黃連、訶子肉、柿蒂、烏梅各20 g煎湯,分2次灌服。
參考文獻:
[1] 牡 丹.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7(12):175.
[2] 袁中貴.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與防治[J].畜禽業(yè),201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