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驍飛
德國曾發(fā)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兇殺案,一名議員在街頭槍殺了另一名政見相左的議員。
馬爾斯和萊頓都是下薩克森州的議員,一天下班途中,他們在一條步行街的入口處相遇。兩人為州政府最近出臺的一項福利政策辯論起來,后來,辯論逐漸變?yōu)闋幊?。一個罵道:“你這個混蛋!”另一個回?fù)簦骸澳闶菬o可救藥的蠢貨!”最后,兩人在言語的刺激下扭打成一團。旁人趕緊將兩人分開,萊頓邊走邊喊:“懦夫!孬種!看你能把我怎么樣!”失去理智、憤怒不已的馬爾斯立即拔槍沖過去,朝著萊頓連開四槍,萊頓倒在了血泊中……7個月后,法庭以“故意殺人罪”對馬爾斯做出了服刑30年的判決。
一個人死了,另一個人坐了牢,原因是不同的政見,罪魁禍?zhǔn)资鞘Э氐膽嵟榫w,實在令人唏噓。
社會心理學(xué)家伯克威茨曾于1978年做了一個有關(guān)“侵犯”的實驗。伯克威茨先讓實驗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試者,然后又安排了一個機會,讓被試者泄憤——對激怒自己的人實施電擊(安全低壓)。電擊時有兩種情境:一種是看到桌上放著一只左輪手槍,另一種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結(jié)果顯示,憤怒的被試者看到手槍時,比看到羽毛球拍實施了更多電擊。這意味著手槍增強了人的侵犯行為。后來,心理學(xué)家將武器增強侵犯行為的現(xiàn)象稱為“武器效應(yīng)”。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社會暴力事件與環(huán)境中存在著刺激暴力性的“武器”有關(guān),這“武器”可以是實體的,比如刀具、槍械、拳擊手套等,也可以是虛擬的,比如挑釁、譏諷、冷漠等?!拔淦鳌鼻∏〗o正處于憤怒情緒中的人提供了更多的行為暗示,對其破壞性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正如伯克威茨所說:“槍支不僅僅使暴力成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此時,與其說是手指扣動了扳機,不如說是扳機扣動了手指。”
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因為見解不同而引發(fā)爭論,也會因為利益分配而產(chǎn)生分歧。武器效應(yīng)提醒我們,面對極度憤怒的人,不要在言行上針鋒相對,這也許是誘發(fā)對方發(fā)動侵犯行為的“武器”,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與憤怒者交流的最好方式是,先安撫他的情緒,讓其平靜下來,再慢慢與其耐心交流。道理人人都懂,可又有幾人能做得到?
善制人者不怒。面對矛盾和紛爭,善于征服別人的人首先是征服自己怒火的人。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能平靜地應(yīng)對錯綜復(fù)雜的局勢,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的怒火灼痛別人,也不會燒傷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