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詠梅
一個細雨霏霏的黃昏,小蝶和張老師在茶館里一邊品茶,一邊聊著杜牧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小蝶看著窗外的綿綿細雨,邊朗誦邊說,“這首詩寫得真好??!”
“是的呀。”張老師呷了一口茶,點了點頭說,“我重新斷句,你聽聽怎樣: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p>
小蝶正要評論,這時一個皮膚黑黑的非洲人進來了,聽到張老師的誦詩,也不客氣,拉過凳子就坐下了,自來熟地朗聲說道:“這首詩還可以改成劇本呢!”他是這樣改的: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非常好!”小蝶和張老師同時翹起了大拇指。
那老外很得意,說:“這樣一改,說不定我約翰遜會和杜牧一樣,也能千古留名呢!哈哈哈……”
那老外還挺狂。張老師皺了皺眉頭。
看著老外笑得外露的大板牙,特別是那張狂的神態(tài),小蝶可沒有張老師那么寬容,她譏諷地說:“這么看來,您對我們的漢語還挺精通的喲!”
“怎么是精通呢?用你們一個小品演員的話來形容,那是‘相當?shù)木?!?約翰遜更狂了,得意揚揚地說,“要不,你出個題目試試?”
小蝶的鼻子都快要氣歪了,她看了張老師一眼,說:“那行!現(xiàn)在我說一句假話,請張老師說一句真話,再請您只加一個字,把兩句話連成另一句假話,怎么樣?”
“沒問題!”約翰遜習慣性地聳了聳肩。
張老師說的真話是:我坐在凳子上。
小蝶說的假話是:老鼠捉貓。
這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句話,約翰遜哪能連得出呢?他撓了半天頭皮,也沒答出來。這時,旁邊跑過來一個梳著朝天辮的小女孩,脆生生地說道:“我坐在凳子上看老鼠捉貓。對不?”
“‘看字加得好!”小蝶對小女孩豎起了大拇指,又轉頭對約翰遜說,“還是那兩句話,您能加一個字把它連成一句真話嗎?”
“這個……”約翰遜還是連不出,汗都出來了。
“我坐在凳子上講老鼠捉貓。對不?”小女孩又說出了答案。
“相當?shù)卣_!”張老師微笑著從口袋里掏出一塊巧克力糖來,對小女孩說,“棒棒噠!這塊巧克力賞你了。聰明的,你要記著,漢語博大精深,不能光耍小聰明,要細心鉆研才行哦。”
“我會的。謝謝!”小女孩接過巧克力。
小蝶也從隨身帶的背包里,掏出一包蝴蝶谷的花種,作為獎勵送給了小女孩。
約翰遜的臉紫成了豬肝色,他朝張老師和小蝶深深地鞠了一個躬,誠懇地說:“漢語太高深了,我以后會好好學習,不再驕傲自大了!”
約翰遜走了,小蝶繼續(xù)和張老師品茶論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