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也楠,何賢彪,劉偉明
(1.臺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臨海 317000;2.臺州科技職業(yè)學院,浙江 黃巖 318020)
紫甘薯最早種植于歐美、日本等地,20世紀90年代引入我國[1]。據(jù)報道[2],紫甘薯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其營養(yǎng)成分高出其他甘薯l倍多,具體營養(yǎng)物質構成為淀粉占18%,每100 g鮮薯含可溶性糖0.9 g、粗蛋白2.6 g、維生素C 17.5 mg,以及抗癌物質硒和大量的碘元素;另外,紫甘薯中的色素鮮艷自然、無毒、無特殊氣味,顏色隨pH值不同而變化,具有多種營養(yǎng)、藥理和保健功能。隨著人們對紫甘薯營養(yǎng)價值的認可,其新品種選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并且已出現(xiàn)不少紫甘薯新品種,如康紫薯1號、遼薯26和內渝紫2號等[3-13]。
浙江省于2003年開始試種紫甘薯“渝紫263”,2005年在省內多地形成規(guī)模化生產(chǎn)[14];2011年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選育的浙紫薯1號紫甘薯通過了浙江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且在生產(chǎn)上作為早熟鮮食迷你甘薯得到了很好的應用。為了滿足消費需求,此后該所又選育了熟食口感比浙紫薯1號軟糯的浙紫薯3號,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據(jù)統(tǒng)計,2015—2017年,浙江省臺州市浙紫薯3號種植面積達到了513 hm2。為了更好地種植和應用浙紫薯3號,筆者開展了早收栽培下浙紫薯3號的特征特性觀察試驗,并探討其種植效益,現(xiàn)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供試材料浙紫薯3號為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選育并提供。
浙紫薯3號的特征特性觀察試驗區(qū)的面積為200 m2,扦插密度為52 500株/hm2,壟距0.8 m,扦插日期為2017年5月31日。甘薯扦插前分別以300 kg/hm2過磷酸鈣和硫酸鉀作基肥,試驗所用的氮肥為尿素,總施用量360 kg/hm2,其中栽后淋施60 kg/hm2,栽后30 d施入210 kg/hm2,栽后60 d左右施90 kg/hm2。
試驗地選擇在臨海市城西蓼岸村,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扦插后第43天,因大范圍暴雨而致溪水上漲,試驗觀察區(qū)均被水淹沒1 d,退水后洗苗、提蔓、松土,前后歷經(jīng)10 d左右,甘薯生長逐漸恢復正常。
扦插后第30天、70天、88天、108天分別隨機取樣10株考查其形態(tài)特征和生育動態(tài)。計算T/R值(地上部分莖葉與地下部分薯塊質量的比值),T/R值高,則地上部分生長快于地下部分。
浙紫薯3號的物候期(表1)與常規(guī)的早熟鮮食迷你甘薯浙紫薯1號等的物候期基本一致,浙紫薯3號扦插至封壟的天數(shù)為28 d,比常栽品種浙紫薯1號多2 d[15];另外,作為早熟鮮食迷你甘薯在當?shù)匾话闶乔げ搴?0~100 d收獲上市,試驗中浙紫薯3號扦插至統(tǒng)一收獲歷時108 d,但因考慮到試驗期間試驗地曾受水淹1 d,退水后經(jīng)歷了為期10 d的生長恢復期,故適當順延了收獲期。這也反映了這個品種前期地上部分緩苗快,分枝早,封壟早,有利于甘薯高產(chǎn)。特別是早封壟的特性,對于緩解7—8月的高溫,甚至高溫干旱的不利影響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表1 浙紫薯3號物候期 月-日
浙紫薯3號的生長動態(tài)試驗觀察結果如表2所示,扦插后30 d的基部分枝為5.4個,扦插后70~108 d基部分枝變幅為7.1~8.2個。扦插后88~108 d早收情況下,主蔓長度為247~268 cm,莖蔓較長,且較細。浙紫薯3號在扦插后30 d單株結薯數(shù)為4.0個,扦插后70、88、108 d分別達到4.6、5.9個和7.6個,單株結薯數(shù)多,食味好,口感較軟,而且小薯的粗纖維也較少。浙紫薯3號在扦插后30 d單株薯塊質量為25 g,扦插后70、88 d和108 d分別達到190、275 g和400 g,盡管前期受水淹影響,扦插后30~70 d質量日均增加4.13 g,而且在扦插后70~108 d質量日均增加達到5.53 g,表現(xiàn)為較快的薯塊膨大速度。浙紫薯3號在扦插后30 d的T/R值為4.40,扦插后70、88 d和108 d分別為1.68、2.44和1.93,即在扦插后30~70 d的T/R值降幅較大,此后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說明浙紫薯3號在前期莖葉生長的同時,薯塊膨大速度也比較快,該品種如果早收,會有較高的產(chǎn)量,比較適于作早收栽培品種。這體現(xiàn)了該品種地上和地下部分主要性狀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育動態(tài),該品種薯蔓較長、結薯較早,單株結薯數(shù)較多等,宜于早收。
表2 浙紫薯3號的生長動態(tài)
不同大小的薯塊,一可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二可反映其商品性。扦插后88 d和108 d,按單個薯塊質量(W)分檔,如表3所示,扦插后第88天10株甘薯的薯塊個數(shù)達59個,質量為2 750 g。若按3個檔次分級,則單個薯塊質量均小于100 g;若按單個薯塊質量W<50 g、50 g≤W≤200 g、200 g<W≤400 g、W>400 g這4個檔次分級,則后2檔標準的薯塊為0,W<50 g和50 g≤W≤200 g 2檔的薯塊質量分別為1 350 g和1 400 g,分別占薯塊總質量的比例是50.91%和49.09%,薯塊個數(shù)比例分別占37.29%和62.71%。
扦插后108 d時10株甘薯的薯塊76個,質量4 000 g。若按3個檔次分級,則W>250 g的薯塊為0;單個薯塊質量在100 g≤W≤250g和W<100g 2檔的薯塊個數(shù)分別為8個和68個,占薯塊總個數(shù)的10.53%和89.47%,質量分別為800 g和3 200 g,分別占薯塊總質量的20.00%和80.00%。若按4個分級標準對單個薯塊進行分級,則沒有出現(xiàn)W>400 g和200 g<W≤400 g 2檔的薯塊,50 g≤W≤200 g和W<50 g 2檔的薯塊個數(shù)分別有24個和52個,占薯塊總個數(shù)的31.58%和68.42%,質量分別為1 950 g和2 050 g,分別占薯塊總質量的48.75%和51.25%。
據(jù)對生產(chǎn)區(qū)測產(chǎn),扦插后88 d和108 d浙紫薯3號的產(chǎn)量分別達到了15 327 kg/hm2和23 162 kg/hm2。據(jù)對紫甘薯市場調查,單個薯塊質量在50 g≤W≤200 g檔的,一般零售價格為5~8元/kg,市場批發(fā)價格在3.80元/kg左右;單個薯塊質量更小的價格低些。若按商販直接到田頭統(tǒng)貨收購價2.20元/kg計算,則早收情況下,每公頃產(chǎn)值可達33 719.40~50 956.40元。
表3 10株薯塊不同分檔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浙紫薯3號結薯早,一般單株結薯數(shù)6~7個,前期薯塊膨大快,薯塊表皮和薯肉均為紫色,適宜作為迷你甘薯早收栽培,且小薯的粗纖維也比較少,口感較軟,食味較好,早收栽培能夠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與效益。
從本觀察試驗結果看,浙紫薯3號扦插后88 d和108 d單株結薯數(shù)還有明顯增加,這與其他適宜作為迷你甘薯早收栽培的甘薯一般在扦插后50~70 d單株結薯數(shù)達到高值不同[15-17],究其原因,可能與其前期受水淹有關,甘薯正常生長受到較大影響,需要有一個恢復正常生長的時段;因此,達到單株結薯數(shù)高值的時期也延后了。對此,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