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振彥
到北京來旅游,逛故宮、登長城、吃烤鴨、賞京劇都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但要真正了解北京民俗文化和市井風情,就要逛逛胡同,要到什剎海走一走。
風景優(yōu)美的什剎海蘊涵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名勝古跡。在這里,可以游覽古都北京的標志性古代建筑——鐘鼓樓,流連煙雨迷蒙的名宅古剎,徜徉幽深僻靜的胡同小巷,品味融匯古今的詩情畫意。什剎海地區(qū)現為北京市舊城范圍內30片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之一,2008年被國家評為4A級旅游風景區(qū),是北京內城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qū),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qū)。
什剎海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塊水面組成,是700年前元大都時期北京城內的漕運終點。什剎海周邊的胡同、四合院是舊北京城的象征,不論是北京土著還是遠方來客,都會被那份濃濃的京韻所吸引。在這里能看到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縮影,能咀嚼那早已遠去的皇家遺韻。這里是老北京久負盛名的消暑、游玩場所,藏匿在胡同中的小吃,爆肚、鹵煮、灌腸、豆汁,散發(fā)著誘人的味道。
游什剎海有多條路徑可以選擇,東西南北都可以到達。乘公交車即可很方便地到達,從北海北門站下車,可以從荷花市場步行進入,這是什剎海前海;還可以乘公交車到鼓樓站下車,從煙袋斜街進入,古老、熱鬧、繁華的景象,帶著老北京的古韻遺風撲面而來。
游什剎??梢詮暮苫ㄊ袌鑫鱾戎苯舆x擇乘坐人力客運三輪車觀光游,也可以選擇自行車騎行自由穿梭和自由漫步行走。
胡同觀光——環(huán)湖游
坐在三輪車上邊聽師傅講解邊體會老北京的味道
選擇什剎海地區(qū)人力客運三輪車胡同游,是地地道道的京味兒旅游,坐在三輪車上,穿行于什剎海地區(qū)的老北京胡同里,邊走邊聽蹬車的師傅講著北京的四合院和王府、沿途的風光和北京的故事,十分愜意。
A.主要景點:老北京四合院、鐘樓或鼓樓、恭王府
游覽路線:前海西街(開始)→老胡同→銀錠橋→煙袋斜街參觀→鐘樓或鼓樓參觀→老北京四合院參觀→后海酒吧街→大翔鳳胡同→柳蔭街→恭王府參觀。
B.主要景點:老北京四合院、鐘樓或鼓樓、宋慶齡故居
游覽路線:前海西街(開始)→老胡同→銀錠橋→宋慶齡故居參觀→銀錠橋→煙袋斜街參觀→鐘樓或鼓樓參觀→老北京四合院參觀→后海酒吧街→大翔鳳胡同→柳蔭街→前海西街。
C.主要景點:老北京四合院、宋慶齡故居
游覽路線:前海西街(開始)→老胡同→銀錠橋→宋慶齡故居參觀→銀錠橋→煙袋斜街參觀→老北京四合院參觀→后海酒吧街→大翔鳳胡同→柳蔭街→前海西街。
自行車騎行自由穿梭和自由漫步行走游
穿行酒吧街,游覽景區(qū)景點,探尋老北京胡同文化,尋找和品嘗什剎海的美食美味。完全可以隨心隨意,或走或停,自由自在。
還可以到胡同中的居民家喝茶,品嘗果丹皮、小點心等老北京小吃,與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閑話家常,也可在胡同中用餐,聽胡同文化講座,現場觀看吹糖人、捏面人、草編、秧歌表演、剪紙表演、學做中國結等等。
北京鐘鼓樓
北京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筑,鐘鼓樓作為元、明、清都城的報時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見證中國近百年來歷史的重要建筑。
鼓樓二層內原有主鼓1面,鼓高2.40米,鼓面直徑1.60米;群鼓24面,鼓高1.60米,鼓面直徑1.12米。是后來依據清嘉慶年間的史料記載仿制的。
北京鐘樓二層懸掛著一口古代報時的銅鐘,它鑄于明代永樂年間,是目前世界上鑄造最早,重量最重的報時銅鐘,可以說得上是“古鐘之王”。
清代劃每夜為五節(jié),每節(jié)為兩小時,從晚7時起,為戌時(又稱起更或初更),依次曰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早上5時也叫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后撞鐘。而二更至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擊鐘鼓時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俗曰:“緊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間計6次,共108響。游什剎海時若是趕上現場表演,更可以體驗那震撼人心的鐘鼓聲,感受古都北京的魅力。
宋慶齡故居
過了銀錠橋,沿后海北沿往西走,后海北沿46號是宋慶齡故居。與熱鬧的后海相比,來這里參觀的游人并不多,因而這座庭院也顯得格外高貴典雅、幽靜別致。
故居原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的府邸花園,也稱西花園。面積雖然不大卻雍容典雅,曲折的回廊,嶙峋的山石,參天的古樹,展現出江南園林的俊秀。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這里曾經是大學士明珠的府邸花園。乾隆朝晚期,明珠之孫成安遭權臣和珅誣陷被抄沒家產,這里曾一度被和珅霸占。嘉慶四年,皇帝賜和珅自盡并抄沒其家產,這座花園的主人變?yōu)槌捎H王永瑆。光緒十四年,慈禧太后將這座宅院賜給光緒皇帝的父親第一代醇親王奕譞,改稱醇親王府。奕譞去世后,載灃繼任第二代醇親王。1909年,載灃之子溥儀繼位為宣統(tǒng)皇帝,載灃被加封為監(jiān)國攝政王,這里又稱攝政王府花園。草坪有一株參天的槐樹,據說是醇親王載灃當年修建花園時栽下的,后這株樹遭受雷電襲擊,樹形呈鳳凰展翅狀,宋慶齡給這株槐樹起名為“鳳凰國槐”。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就計劃為宋慶齡在北京修建一處住所,但她一再遜謝。1961年,周恩來總理受黨和政府的委托,親自籌劃,決定藉此王府花園,精心設計改造,在原來主體建筑西側接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層主樓,作為宋慶齡的住所。1963年4月,宋慶齡遷居于此,1981年5月29日逝世,共在這里生活工作了18個春秋。同年10月,這里由國家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并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里有“宋慶齡生平展”,展覽用數以萬計的珍貴歷史文物和圖片展示了宋慶齡先生幾十年來為了孫中山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yè),為了自己“求中國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歷盡艱險,百折不撓,至死不渝的革命生涯,也生動地展示了她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以及為發(fā)展婦女兒童的文教福利事業(yè)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在前海西沿18號。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園,后成為恭親王府的草料場和馬廄。民國年間,恭親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園賣給輔仁大學,把此處賣給達仁堂樂家藥鋪作宅園。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故居為大型四合院,步入庭院,草坪上是一座郭沫若先生全身銅像,神情怡然,似在小憩,又似沉思。穿過垂花門,是由東西廂房和兩排正房組成的二進四合院,回廊、暖廊將其連為一體,迎面五間正房是郭先生的臥室、工作室和會客廳,均按原狀陳設展覽。故居里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圖書等珍貴文物資料。院內有郭沫若夫婦親手栽種的銀杏和牡丹,其中“媽媽樹”最具特色。
銀錠橋 金錠橋
銀錠橋位于什剎海的后海與前海之間,煙袋斜街南端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而得名。
據載,明朝時什剎海西岸被稱為西涯,自從在這里住過的大學士李東陽寫下《西涯雜詠十二首》詩篇,并且稱譽這里是“城中第一佳山水”之后,西涯名氣長盛不衰。后來文人們品評出西涯八景,即銀錠觀山、譙樓更鼓、西涯晚景、景山松雪、白塔晴云、響閘煙云、柳堤春曉、湖心賞月,居于首位的就是銀錠觀山。游人憑欄于銀錠橋上,在小橋流水之間游目騁懷,遠山層巒疊嶂,近岸碧柳垂絲,云底鷗鷺掠影,水畔茶幌酒旗,洵為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銀錠觀山的景色在花草盛開的季節(jié)不太容易見到,這是因為后海岸邊成排的大樹有些妨礙視線,在樹葉落盡的晴朗冬日依然可見。
金錠橋位于什剎海東岸的出水口處,萬寧橋(地安門橋、后門橋)的西邊,是21世紀初新修筑的漢白玉三孔石橋。它的修筑完全是為了往來行人的方便,站在橋上極目西望,但見什剎海波光瀲滟,微風拂來,清新而略帶濕潤的空氣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柳蔭街 恭王府 濤貝勒府
沿前海向北,再向西就是柳蔭街,濃重的柳蔭下,掩映著皇族的淵源,聚攏著豪杰的靈氣,風雨中,演繹著越來越悠久、越來越神秘的歷史。恭王府在此地。有道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惫醺畾v經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柳蔭街的路口,可以看到原輔仁大學的主樓,是上世紀西方設計師結合中國古代建筑風格設計的,這里早先是康熙十五子愉郡王允禑的王府。據記載,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醇賢親王奕譞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鐘郡王奕詥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于愉王府,作為貝勒府,稱濤貝勒府。
濤貝勒府古樸典雅,綠樹成蔭,主體建筑古色古香,是舊北平著名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這里依舊保留著清代宮廷的痕跡,長廊、樓亭、花廳、假山,一個都不少。由于沒有經過大的裝修和整治,因此徜徉其中,還能感受到曾經逝去的氣息。這王府昔日面積很大,民國的時候,馬圈和花園的一部分,被租出去改建為輔仁大學的主樓,是當時北京最著名的高校之一,如今這一帶是北師大北校區(qū)。王府的一部分,成為輔仁大學附中男生部,解放后改名北京十三中。現存的古建筑,約有3400平方米,院內的古建筑保存相當完好。
荷花市場的“好夢江南”碼頭
什剎海夏可以劃船,冬可以滑冰。劃船的下水碼頭離荷花市場的“好夢江南”碼頭平安大道比較近,就在酒吧街的入口,與東邊的“什剎海劃船”碼頭隔海相對。銀錠橋旁的“地安門游船”碼頭在地安門商場后門,離烤肉季非常近。后海北沿碼頭是很隱蔽的一個碼頭,不太容易被發(fā)現,碼頭旁邊有一塊“煙波柳渡”的大石頭,從德勝門來最近。后海公園旁的碼頭在后海公園旁邊。
每年4月中旬,“好夢江南”碼頭開始投入運營,古韻十足的搖櫓船載著游人在什剎海寬闊的水面上縱情歷覽,讓游客體驗古代的漕運旅程。什剎海正是當年京杭大運河北端的起點,因而在什剎海上體驗搖櫓船,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當年運河上繁忙的景象,仿佛時光突然倒流,帶著人們重新解讀歷史。搖櫓船是根據史料按照1:1打造的。穿著白馬褂黑長褲的船工,解開系在碼頭上的繩索,搖櫓行船,游客可以乘船體驗中國漕運文化,開啟這趟漕運穿越之旅。
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內以經營旱煙袋、水煙袋等煙具、古玩、書畫、裱畫、文具及風味小吃、服務行業(yè)等為主,其鋪面建筑風格樸素并有北京北城特點,是北京北城較有名氣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跡。現在煙袋斜街已經和鼓樓、南鑼鼓巷等知名景區(qū)一樣,都是人們閑暇時尋找美食,看古玩,賞書畫、古建筑的好去處。
后海酒吧一條街
穿過銀錠橋,來到后海酒吧一條街,這里人流量明顯增大,大小酒吧、餐廳鱗次櫛比,裝修大同小異,透過開啟的大門向里看,大廳前端有打擊樂器,那應該就是樂隊所在之處。白天,酒吧不是特別的熱鬧,每天傍晚開始,隨著燈光亮起,音樂、歌舞使這里十分火爆、熱鬧,是中外年輕人的聚集歡樂之地。一家挨著一家的餐飲店也坐滿了就餐和暢飲的客人,服務生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店堂中。每晚,特別是夏秋季,直至后半夜才會漸漸安靜下來。午夜的北京,夜行公交車很便利,夜2、夜3、夜10外,都可以帶你回家或者到離家近的地方。
廣化寺 大藏龍華寺
后海北沿是什剎海景區(qū)最優(yōu)越的地段,這里沒有喧鬧的酒吧和商業(yè)街,岸邊是一字排開的大宅門,出奇靜,而從這里觀看后海邊的景色,又是出奇開闊,后海所有美景盡收眼底。難怪清末攝政王把家選在這里,近有后海,遠有西山,出門水望遠山,城市中最有仙氣的地方。鴉兒胡同沒在河邊,藏在一排建筑的后面,看不見水面。鴉兒胡同像一根扁擔,兩頭挑著寺院,一頭是廣化寺,一頭是大藏龍華寺,只是這根扁擔一頭沉,廣化寺很大很重,大藏龍華寺很小很輕,只是有一個院落的小廟。
廣化寺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占地面積20余畝,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廣化寺大約建于元朝,但具體年代不詳。明清時期,廣化寺“殿堂廊廡,規(guī)模宏大”,為京都有影響的佛剎。
大藏龍華寺始建于明朝。清朝道光年間曾更名為“心華寺”,為拈花寺之下院,又名“小龍華寺”,清朝末年,為醇親王載灃的家廟。該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自南向北有山門、大殿和東西配殿。
鐘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也是什剎海景區(qū)的游覽景點。什剎海魅力無限。
北海北門站:
觀光3線上行:
故宮站-地鐵北宮門站
3路:東直門樞紐站-金家村橋東
13路:小營公交場站-西城三里河
42路:東四十條橋-廣外甘石橋
107路:東直門樞紐站-白石橋東
111路:白石橋東-崇文門外
118路:紅廟路口東-紫竹院南門
612路:北官廳-張儀村南站
701路:
大西洋新城南門-青塔西路北站
夜3路:
地鐵海淀五路居站-青年路小區(qū)站
夜10路 東直門-東直門
夜21路:北京站東-西直門
鼓樓站:
觀光3線下行:
頤和園北宮門站-故宮站
5路:北土城公交場站-菜戶營橋
60路:黃寺總政大院-龍?zhí)豆珗@
82路:前門-國家體育場東(鳥巢)
107路:東直門樞紐站-白石橋東
124路:西四路口東-大屯南
635路:康家溝-二里莊
夜2路:萬源路-祁家豁子
夜10路:東直門-東直門
宋慶齡故居:
電話:010-6404420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后海北沿46號
門票:成人20元,學生5元,老人(60歲以上)10元;70歲以上免票
開放時間:夏季4月1日-10月31日9:00-17:30(17:00停止入園);冬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園)
郭沫若故居:
電話:010-83225392
地址:前海西街18號(什剎海西南岸)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9:00-16:30,周一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