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咪咪
陳正宏開的《史記》課,在復旦是出了名的“變態(tài)”。在這門課上,沒有PPT,沒有講授,沒有教材。所有學生面前,只有一部《史記》:繁體、豎排、無標點。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里,你要給這部《史記》加標點:逗號、句號、逗號、句號……這是一門研究生課程,面向古漢語天賦較高的學生。
這門《史記》課,成功地讓他的學生銘記——“你過去讀的《史記》,不是《史記》;你過去擁有的才學,也不算才學。”
33年前,陳正宏的治學生涯,也是從一本《史記》開始的。那會兒他年輕、有才華,本科時就通讀陳寅恪的著作,并因此保送研究生。
結果在研究生的第一堂課上,他剛走進導師、復旦大學古籍所所長章培恒先生的家,看到的就是豎排、繁體、無標點的《史記》,還是線裝書。
“那個陳正宏,你點一下吧?!闭孪壬慕B興普通話聲音不高,但足以震撼門生。
夏日將盡,蟬鳴與翻書聲交織成一片。23歲的陳正宏一邊看,一邊口頭標點,背上汗都出來了。
給《史記》點標點,就相當于被“空投”到2200年前的漢王朝。古漢語仿佛一座座遮天蔽日的崇山,山高路遠,即使最有天賦的學生,也要長途跋涉半年,才看得到些許微光。
但是再過半年呢?柳暗花明,豁然開朗。艱深晦澀的古文字不再是障礙。漸漸地,陳正宏能看懂文中的語意,辨認出不同的文風,甚至能聽到作者的心聲與潛臺詞。就仿佛望到群山之中的風勢水脈、路網棧道,看到山中人開山筑路、晨昏作息。
很久以后他才知道,“給《史記》點標點”,是章培恒先生從他的老師蔣天樞先生那里傳承而來的獨門心法。古籍整理領域卷帙浩繁,非得用這一套水磨功夫,一個逗號一個句號地點下去,才能把基礎打扎實。
點完了全本的《史記》,他很幸運,正好碰上已經退休的蔣天樞先生被返聘回復旦,他又成了蔣門弟子。
師生結緣那一年,蔣天樞86歲,大陳正宏整整一個甲子,人人都說他偏愛這個最小的弟子。蔣先生的嚴厲聲名在外,陳正宏調皮貪玩,甚至有點“混不吝”,卻從來沒受過他一句重話。
“還記得先生給我布置的第一個作業(yè),是用豎排繁體的文言文寫一篇自傳。我是完全不知輕重,回他說,文言文我寫不來的,有些繁體字不認識,豎排也不會。先生愣了一下,說,文言文不會,那就白話文吧。繁體字可以去查《新華字典》。豎排好辦,你把橫的文章豎著抄一遍就好。于是我就一邊查《新華字典》,一邊寫這篇自傳。
“那時,我每周五去蔣先生家聽課,走進樓下門廳,仰頭喊一聲。先生的頭在樓梯口探了一探,看到是我又回去了,再出現時已經唐裝整齊,手拄拐杖了。他是很重儀態(tài)的,見人從來都是一絲不茍。
“他給我一個人講《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說這不是一般的愛情,這其實是上古部落的聯(lián)姻。他還在我的筆記本上,畫河中之洲給我看。那些課我至今還記得?!?/p>
臨近畢業(yè)那一天,陳正宏寫完論文,山長水遠地跑去崇明島打印。
打字姑娘一邊敲著打字機,一邊對他說:“你們蔣先生走了?!?/p>
陳正宏說:“你怎么知道的?”
“《解放日報》登了。”
幾年以后,已經移居澳洲的蔣師母,托回國的家人帶了一樣東西給陳正宏,說:“這是老先生臨走前,特地留給你的禮物?!?/p>
那禮物是一幅字。陳正宏展開一看,先生給他留下的最后7個字是——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蔣天樞去世后,陳正宏曾奉師母之命,整理先生的藏書。陳正宏在老師的書柜中,發(fā)現了蔣先生為他的老師陳寅恪著書立說時,用不同顏色的筆墨抄錄的大量資料。
直到那時候,陳正宏才意識到,原來陳寅恪是自己的師祖。
陳寅恪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fā)揚?!币馑际牵娴淖x書人,心志不受世俗牢籠的禁錮,所以才能發(fā)揚真理。
自那以后,在陳正宏的心里,一些本質性的東西改變了。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畢業(yè)后,陳正宏投身的第一個大任務是編《全明詩》。這一編,就是整整10年。
他輾轉于全國各地的圖書館,翻閱古書,將資料一張一張地抄錄到卡片上。
去東三省找資料的時候,正逢隆冬。在大雪沒膝的天氣里,他涉雪去圖書館,細讀那些滿是灰塵、從未被人翻過的明刻本。
一同做這項工程的人受不了,轉行去做別的研究,但他把這件事堅持了10年。
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不論外界如何褒貶評論,古籍于陳正宏而言,是活著的、值得珍愛的寶貝。而在這么多史籍中,他最愛的,仍是《史記》。
曾經難懂如天書一般的文字,現在已經熟稔于心,古今中外數百個版本,只要看一眼,便能說出它們的年代和版本。
但是他讀《史記》,又絕不只是為了學術研究,而是把自己當成司馬遷去看《史記》?;?0年,他終于知道,為什么當年在課堂上,老師要一遍一遍地說《史記》。
“司馬遷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一個真正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漢武帝那么牛的人,他覺得也不過是他筆下的一個主人公而已。
“如果能夠完整地讀一遍《史記》,你最終會發(fā)現,真的是‘太陽底下沒有什么新鮮事。而你在《史記》滋潤的陽光中沐浴過,再度回到有時不免灰暗的現實中,就會變得更有預見性,更有智慧,也更有定力?!?/p>
30年倏忽而過。
現在陳正宏也站到了講臺上,面對年輕的學生,他手一指:“《史記》的這一篇,你們去把標點點上?!?0年前后的復旦,人、事、物全變了,但有他在,陳寅恪、蔣天樞和章培恒這一脈流傳下來的治學精神,仍在傳承。
一個人能堅持做一件事的動力是什么?
對陳正宏而言,這種動力來源于“業(yè)精于勤荒于嬉”的提點:先生說要點標點,他便去點標點;先生伏案研究、教書育人,他便也沿著先生的路伏案研究、教書育人。
他也是我見過的,《史記》講得最好的人。
“從古籍中研究歷史是非常有趣的。你能看到文本內在隱秘的東西和外在添加的東西。你還可以從文本中看到真實的歷史——發(fā)現歷史總是重演,發(fā)現人性永恒不變?!彼f自己一直在等待超越他的人到來。
“孔子說,有教無類。我想收很多很多學生,在這些人當中,一定會有不止一位,最終會超越我們。被人超越,這是我作為一個老師一生的心愿。
“這意味著我最終不負老師之托,把業(yè)傳承下去了?!?/p>
(水果硬糖摘自豆瓣網,劉程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