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千回百轉(zhuǎn)始初見,疑似仙境在人間?!卑退纱胧遣貍鞣鸾讨械氖ズ?,位于距林芝地區(qū)工布江達(dá)縣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里。
我們住宿的村子臨湖,因為當(dāng)?shù)厥a(chǎn)木材,全村的屋子幾乎都是木結(jié)構(gòu)的,和別的藏族村莊很不一樣。這里同樣盛產(chǎn)藏香豬,走在村頭巷尾隨處可見豬媽媽帶著一群豬崽覓食。黑乎乎的小家伙看著笨,行動卻很敏捷,搖著細(xì)長打卷的小尾巴,在草墊子上移動著胖乎乎的身體,模樣極可愛。
沿著村里的水田朝湖邊走,只見許多座雪山把湖和村莊包裹其中,映襯著湛藍(lán)的湖水和大片成熟的莊稼,田園風(fēng)景美不勝收。夕陽把雪山頂峰染成了紅色,底部仍然是濃重的黛色,近湖的樹林剪影浮動在水面上,我想,這應(yīng)該就是避世天堂了。
沿著湖邊徒步,一路是鮮亮的碧草,許多馬兒出現(xiàn)在湖邊,有的立在齊膝的水中吃草喝水,有的臥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打盹兒,悠閑自在。雪山仿佛觸手可及,湖面上漂浮著各色的野花,一群群小豬在水草里散步,山坡上的水車“嘎吱”作響……讓人不禁以為這就是童話世界。
第二天起床后發(fā)現(xiàn),初升的太陽照耀下的村莊,仿佛也披上了一層光輝,村舍集中的地方炊煙裊裊,每一處炊煙升起的地方,必然有一個早起的女主人,或許正一邊咳嗽一邊生火,或許正打著酥油茶。
據(jù)導(dǎo)游介紹,村內(nèi)的觀景亭,是觀賞巴松措湖和周圍兩座雪山——“國王寶座”和“燃燒的火焰”的絕佳位置。這兩座山的名字都因山形而來,“國王寶座”由3座山峰組成,周邊兩座山峰酷似寶座的扶手,而中間寬厚的山便如座椅一般;“燃燒的火焰”由群峰組成,遠(yuǎn)遠(yuǎn)看去像熊熊燃燒的火焰。當(dāng)太陽緩緩升起,為雪山勾勒出一道金邊時,“國王寶座”更顯威嚴(yán),“燃燒的火焰”更是氣勢不凡,那美景讓我們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拍完“日照金山”的美景,我們開始向著新措的方向前進(jìn)。這真是一條完美的徒步路線,景色豐富多樣?;蚴沁b遙的山坡下,一棵開花的樹和倚樹而臥的一頭牦牛;或是一條清澈的河流,有一匹白馬涉水而過……目之所及,處處都是一幅完美的畫卷。
新措并不以大取勝,卻仿佛是天地的盡頭,讓人忍不住想伸出手去觸摸那“地平線”,或許這就是西藏的“天涯海角”吧。
走走停停攝攝,大約走了兩個小時,我們到達(dá)一片原始森林。這是一片保存相對完好的原始森林,樹種豐富,樹形奇特,有高大的云杉、挺拔的松樹,還有低矮的灌木叢,枝繁葉茂,濃蔭蔽日,鳥語啁啾,舒爽怡人。據(jù)說這里的雉雞種類特別豐富,在這個地區(qū)可以同時見到兩種虹雉。
快到森林盡頭時,忽然聽見有流水的聲音,清亮而悠遠(yuǎn),全不似沿途所見到的小河小溪!瀑布聲從天上傳來,不遠(yuǎn)不近、不緊不慢,心也隨著瀑布和半山云霧漸漸飄遠(yuǎn)。山底是安靜的河谷,一條彎彎曲曲、時而激蕩時而安寧、時而匯集時而展開的玉帶蜿蜒在谷底。形態(tài)各異的青崗樹和灌木星羅棋布于平緩的河谷,野花疏密有致地鋪在空地上,仿佛一位悠閑的神女在一個慵懶午后信手造就的花藝。
一路跋涉雖然有些疲憊,但看到巴松措湖水的那一瞬間,所有的疲勞都煙消云散,那被群山環(huán)繞的碧綠湖水,就像天堂里的湖泊灑落到人間一樣,讓人感覺美得有些眩目。
那是一種一見鐘情的感覺。在藍(lán)色天空下,碧綠的湖水中,有一座美麗的湖心島——扎西島,島上植物稀奇,樹木在陽光下閃著熒熒的光芒。綠色的湖水乖巧地臥在群山之中,溫柔地懷抱著湖心小島,湖水輕拍著岸邊的石塊,輕盈的快艇在湖中描畫著弧形的美麗圖案,掀起的陣陣漣漪,像白玉般晶瑩。
巴松措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彎新月,長約12公里,湖寬幾百至數(shù)千米不等。平均水深60多米。巴松措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環(huán)繞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鷗、白鶴浮游于湖面,湖水透明可見游魚如織。關(guān)于巴松措湖中的魚類,當(dāng)?shù)乩习傩照f約有六七種,還有人曾看到一米多長的大魚。
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爛漫,雪峰陣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到了秋季,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天空碧藍(lán)如洗,火紅的楓葉折射著燦爛的陽光,倒映在碧藍(lán)的湖面上,美不勝收。
巴松措是藏東南最大的高山冰川堰塞湖,西藏小江南的一顆耀眼明珠。在冰河紀(jì)時由巨大的冰川覆蓋,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上升,冰川無時無刻不在進(jìn)行緩慢而有力的活動。通過冰川磨蝕、刨蝕加上冰川融水所形成的冰河沖蝕等作用,大致的巴松措湖盆形成了。其后,若干支流以及湖周冰川融水和溪流,匯成了一個美麗的高原淡水湖。
巴松措的水源于三大支系,由南往北分別為新措溝、鐘措溝和扎拉溝,這三大支系水源的盡頭均為冰雪融水,而雪山則是念青唐古拉山東段海拔6000米左右的諸多雪峰。它們分別以永久型和季節(jié)型冰川、積雪,自然雨雪,高山湖泊,溪流以及地下泉流等方式,為巴松措源源不斷地提供水流。
與此同時,巴松措自身還有三處較小的水源,一是來源于湖東南的布多溝,另外兩處是來源于正北處的雪峰融水。分別在求子洞和布如村匯入,眾多的水源經(jīng)巴松措?yún)R聚,再經(jīng)由巴河流出,在雪卡村附近,又與朱拉溝合一,再與巴河鎮(zhèn)流入雅魯藏布江的一級支流尼洋河合一,并最終匯入印度洋。
反推這一過程同樣有趣,印度洋巨大的水汽云團(tuán)經(jīng)由季風(fēng)的推導(dǎo),從孟加拉灣方向不斷向喜馬拉雅山脈東南段入侵,它們難以越過高大的山脈,但卻能順著雅魯藏布江所切割而出的水汽通道,再由易貢、東久等山溝,深入到巴松措?yún)^(qū)域的雪山附近,由此形成迎鋒型雨雪,回流至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錯高”,藏語中意為“綠色的水”。正如其名,海拔3469米的湖面如一塊溫潤的碧玉,四周雪山倒映其中,如詩如畫;巴松措不只是一面湖水,它的周邊更如世外桃源一般,讓人流連忘返。巍峨雪山高聳入云,雪山上冰川融化形成的山泉高懸山巔,在云霧和山間樹叢中時隱時現(xiàn),山泉匯流而成的飛瀑在巖石上激起飛霧,輕輕彌散,又化為山間云霧。
巴松措雖然交通閉塞,但它卻以林木繁茂和群山聳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令人心馳神往。尤其春季,這里岸上鮮花盛開,湖中鳥禽遍布,給人一種置身天堂的感覺。有人把巴松措稱為“名媛之湖”,環(huán)繞其四周的則是4個宛若大家閨秀的古村落。它們也因這個集自然靈秀與悠久人文于一體的圣湖,而格外體現(xiàn)出在人居環(huán)境等方面的獨(dú)特優(yōu)勢。這里一直以來都被譽(yù)為藏東南最美的自然村落。
如果按照藏族詩歌最慣性的寫作手法,將巴松措比喻成一位隱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女神,那這位女神的心臟便是位于湖心的扎西島。這個小島雖然不大,卻是巴松措的精華所在,島上不僅有措宗寺,還有許多神奇的民間傳說。
沿著通往扎西島的木欄,貼著水面走到江心島,傳說該島是“空心島”,即島與湖底不相連,就像小船一樣漂浮在水上。雖然只是個傳說,卻讓人覺得甚是神奇。我們到島上后,也迫不及待地在島的某些地方跺跺腳或跳上一跳試了試,還真有一種“空心”的感覺。此刻遙望四周,感覺自己仿佛正站在一塊碧玉之上,心曠神怡。
島上古樹參天,樹林中五色風(fēng)馬旗迎風(fēng)飄揚(yáng)。上島后我們直奔密林深處的措宗寺,這是一座寧瑪派寺廟,始建于唐代末年的吐蕃贊普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措宗寺為土木結(jié)構(gòu),上下兩層,殿內(nèi)主供蓮花生、千手觀音和金童玉女。陽光穿過木窗的縫隙,斜射到大殿里來,無數(shù)微塵借著光影跳動,淡淡的藍(lán)色光柱籠罩著身披紅色喇嘛服的阿尼。廟中還有一幅女尼的畫像,看上去很漂亮。有趣的是,寺里的三個喇嘛都是女性,她們就住在大殿邊上靠湖的石頭屋子里。
廟門前,左右各豎立著一個人形木雕,體現(xiàn)著古人生殖崇拜的遺風(fēng)。島上還能尋見格薩爾王戰(zhàn)馬留下的馬蹄印跡。每當(dāng)天晴時,湖中水面上便會出現(xiàn)一道白線,據(jù)說是當(dāng)年格薩爾戰(zhàn)馬越過湖面時留下的痕跡。
最有趣的是,廟門旁邊有一棵“桃抱松樹”非常奇特,松樹長在桃樹中,導(dǎo)游說,每到春天,桃紅松綠,煞是好看。引得人直想在春天來臨的時候,再到這里看上一看。
正想著,天空忽然濃云密布,遠(yuǎn)處的山林頓時看不清模樣。不一會兒,就下起了雨。好在雨不是很大,眨眼間就停了。烏云在頭頂上翻卷,天空一會兒黑一會兒白,交錯著把湖面映襯得忽明忽暗,讓人覺得神秘莫測。
忽然,云開了,天晴了。碧綠的湖面上升騰起了一道七色的彩虹,彩虹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朦朧的光彩,把湖水映襯得格外優(yōu)美,裊裊的霧氣在山間環(huán)繞,湖面上,波光粼粼,那一刻,時間仿佛停滯了,天堂中的巴松措,款款地走到人間,把它不為人知的俊美,利落卻又無聲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那種恍若天堂的感覺,真切而深刻地駐留在我的腦海里,至今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