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當今社會屢屢出現(xiàn)教師與學生間、教師與家長間摩擦碰出的火花,當這些成為幼教家長工作所必須直面的對象及問題時,身為一名新教師,面對不同的家長怎樣做好家長工作,筆者以自身經(jīng)歷為參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歸納了新教師在家長工作中的優(yōu)勢與劣勢。
優(yōu)勢:青春有活力,親近孩子與家長。在家長工作中,新教師態(tài)度誠懇,善于傾聽,在尊重家長的基礎上能換位思考,更多的為家長著想。
劣勢:工作經(jīng)驗少,在家長工作中,不容易博得家長的信任,處理家長問題時缺少經(jīng)驗,容易驚慌失措,面對各種家長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
針對新教師在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劣勢,我提出了以下對策及方法:
一、在觀察中分析家長類型
在和家長的相處過程中,新教師需要觀察家長。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zhì)、修養(yǎng)各不相同,對家長工作的配合程度自然不同。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背景,將家長劃分類型。在接待不同類型的家長時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有針對性的做好家長工作。
1.知識型
2.溺愛型
3.脾氣暴躁型
4.放任不管型
5.氣勢洶洶型
每個班級都會有不同學歷、不同崗位背景、不同脾氣性格、不同家庭情況的家長,無論遇到何種家長,把他們分分類,了解他們的工作性質(zhì)、為人、品行、對孩子的教育需求等,都能幫助新教師做好班級家長工作。
二、在溝通中掌握有效方法
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有效的與他們交涉溝通,解決家長工作中的一些矛盾與問題。
1.對于知識型的家長——認真傾聽,家園共育
每個班級都會有這樣一批家長,他們有一定的知識、修養(yǎng),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與這類家長交談后通常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面對這類家長,一般如實向家長反映情況,主動請他們先提出教育措施和處理意見,認真傾聽。這類家長他們觀察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經(jīng)常比老師還要深入、細致、具體,作為班主任應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當然,在聽取家長意見的同時身為新教師必須要具有自己的判斷力,將有用的信息化為己用。
2.對于溺愛型的家長——多種途徑,循序漸進
在面對這類家長時,我們可能遇到兩種情況:
(1)祖輩教養(yǎng)
一般以爺爺奶奶撫養(yǎng)為主,在家長工作中我們所面對、所接觸的對象也以爺爺奶奶為主。在面對爺爺奶奶時,一般是先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孩子好的一面給予肯定,尊重爺爺奶奶對孩子疼愛、寶貝的情感,讓爺爺奶奶從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其次就是轉(zhuǎn)變教養(yǎng)觀念,提出以父母教養(yǎng)為主體的教養(yǎng)方式,當然,這一方面在與祖輩溝通的同時需要著重與父母溝通。
(2)父母溺愛
面對父母的溺愛,我們在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的同時,強調(diào)父母教養(yǎng)的好處,讓家長接受班主任。其次,就需要我們用委婉、懇切的語言向家長提出孩子的“小”問題,詢問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類似問題,引起家長共鳴,這樣更容易與家長溝通,方便教師做家長工作。
當然,除了與家長直接溝通、上門家訪、電話聯(lián)系等方法外,還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沙龍、專家講座、家長開放日、家家互助等多種途徑,發(fā)動家長資源、社會資源對其潛移默化,逐步改善家長的溺愛行為。
3.對于脾氣暴躁型的家長——拒絕暴力,樹立榜樣
這類家長由于自身榜樣問題,他們教育的孩子也會出現(xiàn)暴力手法。通常,因為孩子處理事情時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我們經(jīng)常得面對當這些孩子以暴力手段打了其他孩子后,我們不得不與其家長溝通,而結果往往是孩子又被揍一頓的尷尬情況。因此,當我們與這樣的家長溝通時,要特別講究方式方法,謹慎行事。對于這類家長一定要聲明:既不能打罵孩子,還要起到教育作用。要讓家長知道:老師與家長溝通并不是希望給孩子招來一頓皮肉之苦,而是為了幫助孩子盡快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教育孩子。讓他們知道懲罰孩子的方法其實是一種不好的榜樣,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要引導他們與其懲罰孩子,不如做個講道理、會自我控制的好榜樣。
4.對放任不管型的家長——以愛為本,主動出擊
這類家長通常因為事業(yè)問題疏于關注自己的孩子。遇到這類的家長,我們要多聯(lián)系、多詢問,主動出擊。平時多報一點喜,少報一點憂,絕不夸大問題,使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前途,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愛和期望心理,主動參與到教育活動中。要讓家長明白,沒有父母的愛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往往是有缺陷。平時也可以邀請這些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讓他們親眼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與進步,引起他們的共鳴,使他們對家長工作主動配合。
5.對于氣勢洶洶型的家長——面帶微笑,以理服人
新教師在碰到氣勢洶洶、不講理的家長時,總會手足無措。其實,碰到這種家長時我們一定要沉得住氣,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帶微笑,等家長冷靜下來后了解事情始末,分析問題的關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到以理服人。這樣,不僅消除了誤解和矛盾,贏得家長的好感,更體現(xiàn)了自己的寬容大度,在家長心中留下和善、明理的好印象。相信以后家長也不會再氣勢洶洶的質(zhì)問、責備教師。
有時據(jù)理力爭不如讓家長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當家長對比自己、學著換位思考時,你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三、結語
家長,對于幼兒園來說是一個特殊而且龐大的群體。一個孩子最少有兩個家長,有的甚至加上祖父母等非直系親屬;家長,作為幼教家長工作所要直面的對象,不僅與幼兒教育息息相關,同樣也與教師工作密切相關。家長工作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除了文中提到的簡單對策外還有其他更多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家長工作做的更好。每個人都是在相處中學習經(jīng)驗,在經(jīng)歷中增長技巧,新教師更應該在家長工作方面認真學習,積累經(jīng)驗,在做好家長工作的基礎上,更好的自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