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后,莊稼地里成片的苞米似成熟還沒完全成熟,每到這個季節(jié),我就很自然地想起當(dāng)年的苞米面大餅子!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我所在的生產(chǎn)隊家家糧食不夠吃,每人每天的成品糧只有半市斤多一點兒,一日三餐只能摻雜糠菜度日。盡管這樣,全家人一年的口糧也只能維持大半年。所以,大家都盼望著早秋新的糧食下來,好有個接續(xù)。最早的要屬啃青苞米,一般8月中旬起,各家各戶的小園田地里的青嫩苞米可以烀熟啃著吃了。可是每家房前屋后小園田地有限,還要種些別的蔬菜。為了吃的有個接續(xù),生產(chǎn)隊的社員們在山邊兒、地頭兒或邊角地開荒種一些苞米,這些苞米主要是青黃不接時人們用于度命的。
那時候我才七八歲,到了9月中旬,爺爺便帶著我進入自家的小開荒地,開始掰苞米棒。這些苞米棒到了這個季節(jié),似成熟還沒有完全成熟,有的苞米尖兒還能用手指甲掐得動,還有苞米漿兒。苞米棒兒掰回家后,家里人高興地圍坐在一起搓粒兒。然后,爺爺帶著我去生產(chǎn)隊排著號兒加工苞米面兒。鄉(xiāng)親們有的用小面袋兒,有的用大盆兒,還有用水桶盛著苞米粒兒加工苞米面兒。那時,家家可真是“等米下鍋”啊。
毛驢兒拉動的大石頭碾子,把似成熟還沒成熟的苞米粒兒碾壓幾圈兒后,苞米壓成苞米餅子了,因為這時的苞米里還含有苞米漿兒。為了讓這些壓成餅狀的苞米成為苞米面兒,人們邊壓碾子邊圍著碾盤轉(zhuǎn)圈兒,用手在苞米餅子上反復(fù)翻動。翻動過后,再用粗籮篩苞米面兒。這樣加工出來的苞米面,主要用來做苞米面大餅子。
每次爺爺帶著我把加工成的苞米面兒帶回家后,母親就立即動手和苞米面兒,待做菜的湯鍋開鍋時,母親便在菜鍋的周圍用活好的苞米面兒貼大餅子。
大餅子在鍋邊兒貼熟后,每次母親揭開鍋,我總是第一個抄起鍋鏟子起大餅子。大餅子貼到恰到好處時,粘鍋處有一層黃嘎巴,這層黃嘎巴又筋斗又可口。家里那時人口多,10多個大餅子每人分不上兩個,有時實在填不飽肚子,我就悄悄地溜進菜園子,摸回幾個小土豆兒,放在鍋灶里燒土豆兒吃。盡管這樣,我還時常想著比我家更困難的小同學(xué),在分到餅子時,我留出一半兒放在書包里。母親問我為啥不吃那一半兒餅子時,我說已經(jīng)吃飽了,書包里的餅子留著在學(xué)校里餓了再吃。就是這樣,每次我把餅子帶給其他小同學(xué)時,都會給他們一個驚喜。他們說:“你母親做的餅子真好吃”。
1966年以后“文革”期間,老百姓的小開荒地被當(dāng)成資本主義“尾巴”割掉,小開荒地不存在了,吃大餅子也就更難了。
多少年過去了,如今我已退休了,但是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就是我再忙,各種蔬菜食品再豐富,我還是要學(xué)著當(dāng)年母親的做法兒,做幾次苞米面兒大餅子吃。每次吃時,都覺得超常的香、超常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