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jīng)常大包小包地從超市或商場購物回家,總會懊惱地發(fā)現(xiàn)又買了實際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或者穿上很丑的衣服?
你是否一進十一月,神經(jīng)就繃得緊緊的,特別是購物車里的那些寶貝,恨不得每天都過一遍數(shù)。然后就是心心念念等著雙十一零點的到來。心潮澎湃、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看著商家的大幅優(yōu)惠,仿佛這是白撿的便宜,不買就是吃虧!于是,你禁不住誘惑,將“剁手”進行到底。第二天醒來后,又會疑惑地問自己,“我的手呢?”“購物車清空了嗎?”“我的錢都去哪兒了?”而網(wǎng)購回來的東西大多都被你扔在一邊,有的甚至連包裹都沒有拆封。
我們是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成購物狂,不停買買買的呢?
強迫性購物行為
“強迫性購物行為”,指的是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購物欲望,瘋狂消費,而不考慮后果。而引起強迫性購物行為的心理成因,則多種多樣。究竟哪些因素導致了你我變身成了不理智的“購物狂”?
1. 焦慮
面對壓力,每個人的情緒反應各不相同。有的人會調整思維,樂觀思考以緩解壓力;有的人選擇逛街購物,試圖借助購物紓解壓力、消除自己的焦慮情緒——逛街時,眼中看的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腦中想的是華麗服飾穿上身的模樣,哪兒還有其他時間理會焦慮呢?
有強迫性購物行為的人,往往是因為在一次成功的焦慮情緒處理體驗之后,每當遇到壓力,都習慣性地采用同樣的購物行為方式來應對,成功緩解自己的壓力,漸漸就變成了“購物狂”。
2. 自尊
強迫性購物者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他們都缺乏自尊,也就是說,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很低,因此選擇購物作為重獲自信的方式,希望能以自己購買的物品來獲得更多的認同感,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看看我,一身高檔貨,多有品位。
然而結果卻事與愿違,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因為缺乏自尊而產(chǎn)生的強迫性購物行為,不僅無法達成提升自信的目標,相反卻會因盲目消費令自己自責內(nèi)疚,自尊水平反而更低。
3. 沖動
強迫性購物的人大多是沖動的,他們一旦有了想法,就會立刻實行,從不理性思考,也不計后果。所以他們常常無法克制自己的購物欲望,一旦興起了逛街血拼的念頭,就第一時間沖進商場,將所有自己喜歡的物品收入囊中。
理解了購物狂的心理成因,我們就有希望找到克制瘋狂購物沖動的方法。
強迫性購物癥的癥狀
在購物上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在購物時,根本不會去思考自己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以及購買的必要性;
習慣通過購物的方式去安慰自己、獎勵自己,以獲得滿足;
在自己的真實花銷上跟親人朋友撒謊;
很多購買的東西幾乎都沒有用過;
每次買完以后內(nèi)心都有后悔、內(nèi)疚等痛苦的體驗,但依然還是無法停止購物行為。
總結起來,強迫性購物癥有三個核心特征:強烈的購買沖動,無法控制的購買行為,購買行為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嚴重影響。什么樣的人容易被強迫性購物癥找上門呢?
1.女性
神經(jīng)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比男性擁有更多的血清素受體,但血清素制造不足,分泌去甲腎上腺素較少,因此格外需要借助外部的刺激來感到快樂。購物、吃甜食等這類行為就可以提供這種刺激。
2.年輕人
相對于年長者,年輕人更容易產(chǎn)生強迫性購物傾向。年輕人抵抗廣告刺激的能力較弱,缺乏控制消費習慣的能力。
3.父母有強迫性購物傾向的人
父母的強迫性購物傾向與子女的強迫性購物傾向之間存在很高的正相關。熱衷購物的父母往往會習慣于通過物質來對孩子進行獎賞,或是補償無法陪伴孩子的遺憾。這樣的經(jīng)歷很容易讓孩子從幼年就習得這種替代性的安慰,長大后患上強迫性購物癥的概率也會更高。
消費主義陷阱的誘導
什么是消費主義?消費主義就是在告訴你:你消費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誰。
關于消費主義,尤瓦爾 · 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一書有很精彩的論述:消費主義告訴我們,想要快樂,就該去買更多的產(chǎn)品、更多的服務。如果覺得少了什么,或是有什么不夠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該買些什么商品(新車、新衣服、有機食品、護膚品),或是買點什么服務(外語培訓、心理咨詢、瑜伽課)。就連每一則電視廣告,也都是個小小的虛構故事,告訴你買了什么產(chǎn)品或服務可以讓日子更好。說白了,就是讓你把多掙的錢以各種方式花掉。
青年時期是人一輩子最美好的時光,不穿好的用好的怎么對得起自己?收入增加了,是不是應該買個奢侈品犒勞一下自己了?現(xiàn)在旅行誰還去新馬泰???不去個美國或者澳大利亞,朋友圈都沒臉發(fā)。哦對了,現(xiàn)在還流行北歐看極光,南極洲跨年,馬賽馬拉看動物大遷徙。
在消費主義的大旗之下,這些消費行為非但不會被認為是奢侈浪費,反而會被包裝成各種美好的事物,讓你于情于理都無法拒絕。買奢侈品是為了 “展示最好的自己,我值得最好的”;出國旅游是因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最新流行的知識付費,那更是理直氣壯:我學習,我自豪,有什么理由不買買買?
現(xiàn)實中,一個人的真實需求并不會太多,但消費擴大了我們的欲求。就如廣告中常用的手法,先告訴你什么是美的、時尚的、健康的、尊貴的,而后再告訴你這個商品能提供這種美、時尚、健康、尊貴。一旦事先植入觀念成功,附加的欲求就被生產(chǎn)出來了。你需要通過購買和持有這些商品而滿足那些被生產(chǎn)出來的欲求。因為美、時尚、健康、尊貴自然是好的、值得追求的,只是你忘了這通常是為這個商品量身訂造的“意義”,而并非你的真實需求。
當然,說消費主義陷阱,并不是提倡不消費,不去追求物質上更好的更舒適的生活,而是要理性消費,保有對被生產(chǎn)、被擴大欲求的甄別與克制,不盲目不盲從,讓消費回歸真實的需求。
正真的快樂,不應該來源于消費;我們是誰也不應由我們消費了什么來定義;我們不應該被包裝過度的消費主義騙局所影響,想想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強迫性購物癥患者自治手冊
1.制訂預算和做好結算
除了要管好自己的學習以外,還要學會為做好自己財務工作。父母們會按學期或按月給你們提供生活費,多則數(shù)千,少則數(shù)百,這就是你們?nèi)粘I畹奈镔|基礎。很多同學由于沒有消費計劃,各種“經(jīng)濟問題”層出不窮,有在月初大手大腳,到月末就口袋空空的“月光族”,有花銷遠遠超過積蓄而不得不借錢度日的“負債族”,有為了買高檔消費品而寧愿不吃飯的“自虐族”……要學會量入為出,合理消費。最好的方式是制訂預算和做好結算。平時消費時就要做好記錄,可保留賬單、購物小票等收費憑據(jù),還可用專門的小賬本記下每一筆開支,到月底時就能準確做出結算。
結算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統(tǒng)計出本月的總花費,看是否超支或結余,對照自己的計劃看看是哪一項超支了,又是哪一項節(jié)省了;二是算出各類花費占總花費的百分比,看消費是否合理。
2.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
要拒絕“剁手”,首先需要管好自己的錢包。對高中生來說,在自己還沒有能力創(chuàng)造財富的時候,不如主動地學習理財知識,不光是為了能使自己的“小金庫”日益壯大,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自己健康的金錢觀,提高自己的理財意識,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礎。久而久之,理財?shù)目鞓肪蜁〈缡值目鞓?。當然,也不能太過克扣自己的花銷,走到另一個極度守財?shù)臉O端也是病態(tài)的。
3.運動和傾訴
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平時都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對于這類人而言,購物是一種分散注意力、釋放壓力的方式。去商場血拼一番,好像感覺學習和工作的疲勞都一掃而空了。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真正釋放壓力,當購物帶來的快樂消退之后,焦慮的感覺又會卷土重來,久而久之就會使人陷入焦慮自責和瘋狂購物的惡性循環(huán)中。對于這類人,可以通過運動和傾訴等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焦慮。通過買買買來逃避現(xiàn)實不能解決問題,提高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才是最積極的方式。
購物最大的樂趣,在于還沒有得到時至得到后這一階段。這種快樂是淺層的、短暫的,并不是個獲取快樂的長久之計。在購物上,練習自控力,購買一些真正實用且美好的東西。
最后,假如只是偶爾貪心多下了幾個單,也不必太過焦慮。在合理價格范圍內(nèi)還是應該滿足自己的購物欲。再說,能憋到雙十一打折才剁手的家伙們,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