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穩(wěn)三界廟,位于廣西梧州市蒼梧縣京南鎮(zhèn)高穩(wěn)村的一個小山包臺地上,距離桂江西岸約300米,與長發(fā)街隔江相望。三界廟將一個小山包的頂部全部占滿,總面積約3700平方米,建筑占地735平方米(現(xiàn)存509平方米)。三界廟初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光緒三十年(1904年)分別進行過加建和擴建。建筑物坐西向東,縱深三進,天井長約25米,橫向正廳加兩廂房約20米,最初還有兩廂廳和圍墻,現(xiàn)在這部分已經(jīng)拆除僅存地基。三界廟的墻體采用石灰加糯米漿砌青磚,除了對外正門采用長方形門洞以外,屋內(nèi)廂房門全部采用半圓拱門,瓦面為當時農(nóng)村民宅常用的黑瓦。廟內(nèi)原有兩座生鐵鑄的大鐘,其中一座已遺失,現(xiàn)存這座標明為清同治年間鑄造。
《蒼梧縣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對三界廟有如下記錄:“三界廟,位于長發(fā)高穩(wěn)村,建于清道光十九年,光緒三十年重修,分前中后三進,菱形石砌圓柱,兩邊走廊及耳房,大門有石匾,殿宇宏大?!?/p>
這座建于170多年前的宏大廟宇,在漫長的歲月里,與歷史的煙雨有過或疏或密的交集,這里記述的是它與中國革命相關的印記。
孫中山策劃北伐途中,曾留宿于高穩(wěn)三界廟。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tǒng)后,提出了“打倒北方軍閥,統(tǒng)一中國!”的口號,并于當年6月至9月,首先組織了粵、贛、黔、滇各軍討伐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統(tǒng)一了兩廣。11月15日,孫中山親率衛(wèi)隊及隨行官兵,分水陸兩路向桂林進發(fā)。11月的撫河,正值枯水季節(jié),險灘無數(shù),又是逆水行舟,行進速度極其緩慢,船隊平均日進20多公里。特別是到了倒水鎮(zhèn)水域,機動船幾乎無法行進,孫中山、胡漢民和陳少白只好改乘木帆船。11月16日傍晚,孫中山到達長發(fā),在高穩(wěn)三界廟留宿。
據(jù)當?shù)乩先嘶貞?,當天下午,部隊官兵在長發(fā)街對出河段用10多艘木船間隔錨于江中,再用木板架在船上將兩岸連通,大部分人員駐于長發(fā)街區(qū),孫中山及其貼身衛(wèi)隊駐于三界廟。這次北伐部隊溯桂江而上,共用了20天時間,12月4日才到達桂林。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三界廟成為梧州地區(qū)的軍用糧倉。
1943年和1944年,日本飛機輪番轟炸梧州,造成大批人員傷亡,市政設施受到嚴重破壞,城市交通完全癱瘓。梧州的學校向山區(qū)遷移,大量戰(zhàn)略物資被迫向鄉(xiāng)下轉移。梧州專員公署和蒼梧縣政府也于1944年9月16日分別撤退到蒼梧縣獅寨鄉(xiāng)和六堡鄉(xiāng)。這時,廣西省糧食管理處決定將梧州的軍糧集中押運到長發(fā)鄉(xiāng),囤積于高穩(wěn)村的三界廟里,共有120萬斤大米和140萬斤稻谷,并組織了一支60人的武裝護糧隊伍看守。
據(jù)當時的軍糧管理處主任全崇文撰文自述,他們在守護這批軍糧的過程中,曾與企圖搶劫軍糧的日軍發(fā)生過激烈戰(zhàn)斗:
1945年夏天某日,有老鄉(xiāng)向我們報告,有一隊300多人的日本鬼子從人和、赤水開到倒水了。我當時分析,鬼子這次行動,顯然是打長發(fā)圩隔河的這座糧倉的主意了,而且鬼子很可能連夜出發(fā),經(jīng)嶺腳從山路過黃垌口直撲糧倉。
當時我想,我們護糧隊有兩挺美國造機關槍、20支德國造快掣駁殼槍以及30多支捷克造步槍,彈藥也充足。就當時來說,武器是精良的。況且,護糧隊大部分是年青人,愛國熱情高。日本鬼子雖人多勢眾,氣焰囂張,但他們對崎嶇的地形不熟悉,屬于奔波疲勞作戰(zhàn)。于是,我先布置人手把幾十桶桐油搬到三界廟,準備在萬不得已時,放火燒掉糧倉,絕不能讓糧食落到鬼子手里。黃昏時,我?guī)еo糧隊趕到了黃垌口。
我認為黃垌口是個伏擊敵人的好地方。我方占據(jù)的是一個山坳,有一條七八丈長的木板橋連著對面的山邊小路,敵人若是沿山路走來,就會完全暴露在我們的槍口下,而小路依山臨澗,敵人要還擊也沒法展開火力。
我先派人到對面山上放哨,接著把橋上木板撬到山澗下,然后在我方橋頭兩邊挖掩體,將兩挺機關槍和20支駁殼槍布置在靠河邊的工事里,30支步槍布置在稍后的高坡上。
凌晨3點鐘左右,對面山路傳來了密集的皮靴走路的“咯咯”聲,還有“篤篤”的馬蹄聲。“來了,來了!”大家小聲地招呼著,心情有點緊張。在朦朧的月光下,只見對面小路上一長串黑沉沉的人影越來越近了。敵人走到斷橋前停下來了,“嘰嘰咕咕”地講了一通,幾個鬼子兵打著手電筒爬到山澗下去扛橋板。看來他們想把橋架好。
我們屏住呼吸,想讓他們多下去幾個人再動手射擊。果然,又有20來個鬼子爬下去了,其中一個腰間掛著指揮刀的日本軍官站在山澗邊,打著手電筒“嘰嘰呱呱”地指揮。我小聲地叫機槍手瞄準這個家伙。山澗中的幾十個鬼子兵正氣喘喘地扛木板,他們?nèi)f萬想不到,距他們不過20米左右的地方,幾十支槍已瞄準了他們的腦袋。
“打!”我一聲令下,率先舉起駁殼槍向敵人射擊。剎那間,幾十條火舌噴向敵人,沒倒下的鬼子兵連滾帶爬地回身就跑,手電筒也熄滅了,鬼子兵邊逃邊罵。此時,高坡上的30支步槍配合著另一挺機槍,也向橋頭山路上的人影掃去,鬼子隊伍亂成一片?;艁y間,他們的一匹馬嘶叫著滾下了山澗。我連聲大叫:“不要停手,打!打!”
一部分鬼子兵也向我們開了火,但我們有掩體,又居高臨下,而對方完全處于不利的地形,被我們打得焦頭爛額。不到一個小時,鬼子兵們邊打邊逃。我叫幾個人扛上—挺機槍過河,追著向他們掃射。鬼子逃離了黃垌口。
天亮后,我們?nèi)ゴ驋邞?zhàn)場,看到水澗邊、草叢、路面上盡是血污,一匹馬死在水澗里。大家繳獲不少戰(zhàn)利品,光子彈就裝滿了五六只火油罐。
當天上午8時多,整個長發(fā)圩的群眾奔走相告:“日本鬼被打跑了!”“我們打了勝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