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榮
太行深處的于家村,因為石頭建筑有特色,被稱為石頭村,世代生聚于此的于氏家族是明代政治家于謙的后裔,一座用石頭壘砌的村莊和一位名垂青史的人融在一起,該有怎樣的精神氣質(zhì)呢?我就被這個問題牽著,先后兩次走進石頭村。
第一次踏進于家石頭村,滿眼都是石頭。石頭鋪就的小巷,石頭墻,石頭房,石頭砌就的清涼閣,讓我覺得恍恍惚惚的,仿佛回溯到了上世紀。石頭房門兩側(cè)墻上的拴馬石,有的還沒被驢馬的韁繩磨亮,那些生靈就消失在時光的盡頭。
腳下的石頭路,被人走、牲口踏了四百多年,石頭被摩擦出光溜溜的釉子,路面還不太平整。這石頭不是鵝卵石,剛剛鋪到地上時,一準長滿了棱角。這條路上必定走過負重的老農(nóng),穿著老毛藍粗布夾襖,腳蹬千層底老粗布面鞋,彎著腰背著一筐黃燦燦的棒子,一步、一步走進窄窄的門樓……這條石頭路已然疊滿了莊稼人的腳印。
步入石頭小巷,彎彎曲曲間時不時會來一些驚喜,墻上的佛龕,探出頭的青杏,緊閉大門上的紅對聯(lián)、門神,石頭臺階,拴馬石,裸露出黃色泥皮的石頭房后山……彎曲的街巷,稀疏的雞鳴,走在陽光下石頭房子的暗影里,倚著小檐門樓照一張相,覺得做夢一樣。
一位和石頭房子一樣樸實的大娘坐在戲臺下賣山藥面大餃子和礦泉水。山藥面大餃子稀罕,買來幾個嘗嘗,淡淡的甜味是小時候的味道。小小的石頭村居然有六座戲臺,這算傳奇吧。村子的制高點是那座數(shù)百年的清涼閣。據(jù)說,這閣樓是明代于謙的后代盡一人之力修建的,原計劃修九層,站在頂樓能看到他的祖先為朝廷傾盡心血、直至殞命的北京城。
游人漸次涌來,我被游人席卷著,不知不覺卻走出了石頭村。
回來之后,總是奇怪,為什么于家石頭村游人如潮?為什么能隱在大山深處還如明珠綻放?她一定有著不同的氣質(zhì),才能在眾多的古村落中卓然不群,于家石頭村,一定有許多我尚未參透的玄機。
于謙是明代的民族英雄,明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字廷益,死后葬于杭州三臺山,和岳飛、張蒼水并稱“西湖三雄”。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于謙升任尚書,力挽狂瀾反對南遷,擁立景帝,以一介文人身份獨挑重擔率兵抗擊瓦剌軍,穩(wěn)住了大明江山。后因讒遇害,于家后人的一支先落腳井陘南峪村,于明成化年間遷于此處,當時這里荒無人煙,于家先人“與木石居,與鹿逐游”,用雙手開石鋪路、搭房壘屋,打造石磨、碾子,開荒種田……到如今,于氏家族已在此繁衍至24代,人口已近兩千。于家村那些石頭屋子、石頭路和博物館里的石頭用具,都是于家族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見證。
于家石頭村仿佛是一塊磁鐵,吸引著我又于今年六月份第二次登門拜訪。
再次登上清涼閣,石頭村的格局一覽無余,不遠處的山,畫樣的一層層梯田,有點黃土高原的味道,山縹緲著一縷縷淡淡的霧,云伏在上面打瞌睡,太陽不溫不火。閣樓旁的大樹還未染成深綠色,墻角盛開著紫色的鳶尾花,一切都是初夏的樣子。遠點兒的房子,不再是石頭砌成的,窗明幾凈的包圍著古老的石頭鑄就的祖屋。
我輕輕地在石頭小巷穿行,唯恐驚擾了幾百年前的于氏先人。我邊走邊思索,當年于氏后人在這里扎根,究竟為什么?24代人經(jīng)年的勞作只是在石頭上壘出一個世外桃源嗎?我想不僅如此,他們用石頭修建清涼閣,一定是為了記錄先祖的功業(yè)和精神,是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族氣節(jié)的傳承。這座清涼閣,仿佛就是一個沒有文字的堆砌石碑,是于謙精神和意志的再現(xiàn),是涵蓋于謙一生榮辱和信仰的墓志銘!
閑置的石磨很久沒有嘗到豆子的香了,碾子碾盤都收藏進了博物館。我注視著這些熟悉又陌生的童年伙伴默然無語。我也曾走進半坡探訪我們祖先生活的遺跡,改革開放讓以農(nóng)耕為主的華夏民族一下子縮短了與現(xiàn)代文明的距離。這處石頭壘就的家園,于我的靈魂這般契合。我情愿坐在石榴樹下描紅,陪著石頭老去。
在離開石頭村時,突然聽到兒童背詩的聲音:“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奶聲奶氣的。循著聲音,走進一戶人家,石頭小院,左右雙門被繁盛的青竹覆蓋,小院里的石榴樹正伸展著滿枝的石榴花,一只花貓瞇著眼睛臥在石榴樹下的石凳上,見有生人進來,喵了一聲,接著瞌睡,想來是見多了來客。石臺子上晾著一簾胡蘿卜絲,一簸箕花椒。正在做飯的大嫂,從窗戶探出頭來的小孩兒。我問大嫂是否有石頭村姑娘不嫁本村的習(xí)俗,她說,確實,以前家譜有規(guī)定,于家姑娘不能嫁于姓人。于家村的于家人是一個祖宗哩,于家數(shù)百年都遵循著這個規(guī)矩。
從于家石頭村歸來,心還是不踏實。不僅僅因為對石頭村還停留在浮光掠影層面上的了解,而且還源自對它的歷史脈動也難有一個準確清晰的把握。于家石頭村能在貧瘠的太行山中繁衍數(shù)百年,一定有它的精神依賴,或者說信仰的支撐。
石頭村原名白廟村,因為于氏居多改為于家村,村里只有于家和康家兩姓人家,康姓不足百分之五,是當年討飯到于家村,得到于家人的收留,結(jié)成干親,祖祖輩輩一起生存,世世代代親如一家。
生存是人的第一要務(wù)。但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有思想或者說有信仰。于家村曾出過很多文人,只一個四合樓院就出了十二名秀才,這在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山村,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石頭村能具有獨特的精神氣質(zhì),不僅是有詩書的熏陶,更來自于對于謙精神的繼承。在朝,保家衛(wèi)國,造福一方;在野,勤勉耕讀,忠義傳家。
石頭村坐落于太行山中,離此往西行是巍巍的娘子關(guān),往東是樂毅的故鄉(xiāng),往北是易水的荊軻塔。燕趙風(fēng),于謙的大義,想來該是石頭村的血脈和基因。這也該是這個古樸小村落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所在了。石頭村家家都有土地爺?shù)纳颀?,于家人敬天敬地敬鬼神敬忠義敬祖宗,一個敬畏所有神靈的家族,心存忠義,用勤勞善良傳承祖宗的美德,在天地間得到了生存。石頭村是慈悲的,收留過討飯者,收留著牛羊雞犬,也收留著我這樣找尋精神家園的人。
喜歡于家石頭村,回來后輾轉(zhuǎn)找來石頭村于書記的電話,于書記告訴我,石頭村在山上種了一百多畝蘋果,一千多畝核桃。今年冬天還要繼續(xù)栽種果樹……我仿佛看到于氏族人冒著寒風(fēng)在山巔叮叮當當打石頭,壘梯田,挖樹坑,栽果樹……
我惦記著石頭村的紅薯,聽說現(xiàn)在各家都種一些,作為輔食,也作為開農(nóng)家客棧的主打食品。原來,石頭村不僅有紅薯面大餃子,還有本村特色的紅薯夾心面和抿須兒。抿須,于書記特意告訴我這兩個字怎么寫。成分是紅薯面、白面,或者豆面。用老酸菜豆腐做鹵,和饸饹差不多。我喜歡吃饸饹,聽得無比向往。
此時已是初秋,于家石頭村那恍如黃土高原的梯田,想必定是綠滿原野。谷里有水緩緩流過,山坡上高的是蘋果、核桃、花椒,林間的大豆飽滿,谷子沉甸甸的垂著頭,向日葵獻出金色的花朵,紅薯葉頂著粉色的花,紅薯脹裂了壟。再過幾年,石頭村的山山嶺嶺會迎來果的盛世……
打開石頭村的相冊,石頭鋪就的小巷,石頭墻,石頭房,石頭砌就的清涼閣,仿佛幾百年前的于謙正在安詳?shù)刈⒁曋?。從明代走來的這個家族,用雙手支撐著家族,用信念豐富著生命,散發(fā)著一團祥和正氣,我滿懷敬畏。石頭村瞬間收留了我的靈魂。
合上相冊,心里又起一個念頭,去石頭村,去石頭村。也許這個周末,或者這個中秋。于書記打來電話說:“劉老師,來石頭村住幾天吧!”好親切,像呼喚于家村的女兒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