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進(jìn)
工廠腋窩里的體溫計(組詩)
田力
銹跡斑斑的客車
它拉著哺乳期的女工人
一根煙囪、一根煙囪地在工廠里繞行
雨、雪
是顛簸,讓搖籃曲扭曲了
輕柔的聲調(diào)
它拉著八十年代,拉著九十年代
把她們
從一個又一個的黃昏和清晨中
拉進(jìn)如今廣場舞的
皺褶里
車胎早癟了,它也老得
花斑著身子
站在城市角落里
沒有了玻璃的窗口,仿佛沒牙齒的嘴
再也咬不準(zhǔn)
平舌音與翹舌音
滑動車門上印著的廠名,也辨認(rèn)不出撇捺
曾經(jīng)
帶著好聞的新漆味,帶著淡淡的奶香味
一道彩虹那樣
在工人簡易的住宅區(qū)
甜蜜而曼妙地穿行
人民路左拐
人民路左拐
并入環(huán)鋼路,然后再左拐,是五一路
再拐
過橋就是工廠
我在工廠里干活兒
郵編我不知道,所以別寫信
網(wǎng)絡(luò)信號也不強,時斷時續(xù),所以短信、彩信、微信
和電話
都不保準(zhǔn)
來找我,就從人民路左拐
然后環(huán)鋼路,然后五一路,如果趕上活兒少,
正休息待活兒
就可能
陪你抽棵煙
嘩楞愣
這一串大鑰匙
長短不一
雙滑道單滑道都有,還有多棱形
有時候
他會選擇一把,閉著眼睛掏耳朵,有時候
他像打節(jié)子快板那樣
套食指上亂搖晃
更多時候
它們懸在他的褲帶上,臉貼著臉
其實
鎖頭早被人換了,他退休
也快二年了
而他感覺,石墨庫、配電室、更衣箱、氧槍屋、
電瓶車廂……
還在他身上
他摸鑰匙
就像摸皮膚上的疤痕
試著用一天左手
肯定有它
成為次要地位的原因和理由
當(dāng)然也有少數(shù)的左手派
做了組長、工長、或者廠長
幻想著建立一個
左手工廠
我是右手派。包括寫字、拿筷子、選舉、
因朋友少而頻率低的握手
都是右手的活兒
不僅端杯子、夾煙、數(shù)工資是它,接下來的
摳管道、拽鋼筋、掰虎鉗子
也是它打頭陣
昨天我忽然想反過來,刻意讓左手
做一整天右手的事
試試這樣
行不行?到了晚上,實驗非常成功
我暗自高興著
去護(hù)城河邊散步,意外一腳踩進(jìn)水坑
右手還是首先挺身而出,去抓護(hù)欄
左手,像妻子
跟在它身后
窄軌
與地面上那些?
鋪在哈大線,鋪在京廣線,鋪在焦枝線的軌道相比
它們是窄軌
并且沒有日光、月光的折射
甚至雨雪風(fēng)霜
花草樹木
也不會來襲擾它們
孤零零,在負(fù)九十,在負(fù)一百六,在負(fù)二百二十米
以至更深的地下
當(dāng)然
礦車也是遠(yuǎn)遠(yuǎn)近近
搖晃著
微微上坡
微微下坡
轉(zhuǎn)彎抑或迂回,逼仄抑或暗深
沒有站牌和月臺
只一招手
轟鳴聲就會戛然而止
它們指著更幽秘的地方,窄
而不重合
就這么
默默刺向一塊一塊凹凸的黑鐵紅鐵之中
路口的懸鈴木(組詩)
鄭春
路口
在夏天,懸鈴木的影子
幾乎霸占了整條街道
秋風(fēng)一起,它們似乎也急著飛去
可只是掉了些羽毛,并沒有移動半步
我聽到它們漸漸安靜下來
樹下的陰影里,光斑漸漸擴(kuò)大
像我身體里的某個部分
岑寂而斑駁,卻越來越空闊
懸鈴木走到路口就停下步子
而人們還在不斷行走
向左右拐的,眨眼消失不見
向前直行的,也慢慢消失不見
黃昏里我經(jīng)??吹?/p>
那個路口,成為一個完整的路口
有時是因為那些消逝的事物
有時是因為,夜幕就要降臨
位置
不像有些人說的:
墳?zāi)乖谧畹吞帯?/p>
一叩拜,它們就高過我們的頭頂
我們偶爾坐下來抽煙
草甸柔軟,遠(yuǎn)處峰巒揚起一片輕霧
父親指指腳下,說這就是
他將來的歸處,而按他的說法
我的位置上
正生長著一株小小的油松
多年以后它必是一棵大樹
我不會允許誰來鋸掉它
我要囑咐兒子在這樹下埋我
想想該有多好啊——
松果落時,就會聽到秋天
咚咚敲門
把我從沉睡中
一遍遍叫醒
九月
山下的人間炊煙繚繞
老去的莊稼沉默如初
天空愈加寬厚,放任群山
馬駒一樣向遠(yuǎn)處馳騁
路旁茅草臣伏于泥土
大片狗娃花開得正喧鬧
秋風(fēng)又吹落了兩片葉子
沾衣的蟲鳴有些微涼
一群大鳥擦亮朝陽后飛向西南
聽不到翅膀拍擊長空的聲音
和來時一樣,它們
不斷排出一字和人字
一,是“一個人”的一
人,是“一個人”的人
普通的早晨
鏡子里,一瓶護(hù)膚霜急速下落
被一聲女人尖叫斜刺里握住
而鏡子沒有如愿接到,它內(nèi)心里
因此出現(xiàn)了一道裂痕
走步后,無意義的臭汗被有意義的清水洗掉
吃飯時,有意義的食物被無意義的皮囊接收
我們視為神圣的生命過程,都是這樣
無一不被習(xí)慣的力量所左右
窗外路上行人漸多,他們從來處來
到去處去,各自帶著叔本華所說的欲望——
痛苦,無聊。他們在兩者間搖擺
身影的出現(xiàn)與消失,都在轉(zhuǎn)瞬間完成
太陽照向枕邊的一本詩集。昨晚讀過的詩句
發(fā)出一道光,像猛虎躍入山谷那樣迅疾
只一閃,就射進(jìn)鏡子里的那道裂痕
而鏡子,旋即恢復(fù)了平靜
簡單的詞,或字
下弦月孤懸
大而寧靜
我看著明亮的部分
心里想著被遮蔽的部分
它消逝的那部分,多么像我
漫長而又短暫的前半生
在迷蒙和重復(fù)中被浪費
僅僅用一個詞就可以概括——
“虛耗”。如此簡單
簡單到令人絕望
可我還繼續(xù)活著,那枚月亮也繼續(xù)
照著,對著這廣闊的世界
它那么沉默,平和
柔情似水
我相信點亮它的
必然不是龐大的事物
只需一個字就夠了——
那個簡單的字
那個羞于出口的字
清秋聽雨(外一首)
李太勉
聽清秋雨 看遠(yuǎn)方
雨聲來自天之外云之上
念一寸雨的情懷
感恩兩寸云的厚載
一年的情感擁擠在清秋
一生的雨只在眼前
即將拜別這個季節(jié)
請認(rèn)真盤點往事細(xì)數(shù)雨滴
細(xì)雨洗耳 善念洗音
居高臨下的雨啊
總是滿載上蒼的垂憐
洗禮我們迷茫的心靈
聽雨,聽青果戲說往事浮云
聽雨,聽落葉笑傲紅塵春秋
誰的慢聲細(xì)語滋潤心田
誰的思念逆雨倒?jié)q
我在雨聲之外
遙聽天邊彩虹七色聲響……
鬧市孤獨
總覺得很暗,像是在黑夜
總覺得很冷,像是在寒冬
搜尋,我在苦苦搜尋
曠野周邊的光亮、暖陽
還有認(rèn)識或不認(rèn)識的人
方圓幾十里的孤寂
聽一根針的落地聲
仰視遠(yuǎn)古高山流水
我在不停打撈
沉水多年的苦海方舟
一瓶陳年茅臺、一盒古樹普洱
我想了好久 也沒想出
要和誰一起 去哪里對飲
或海邊 或月下 或荷塘
終被伯牙絕琴 痛斷肝腸
誰的冷漠灼痛憂傷
虛掩的心殤不經(jīng)意間流出淚眼
淚水越多前方越模糊
只有冼心潔面
方能徹悟人生,泣傲紅塵
其實,這是一個正午
初夏 城中心的鬧市
我就站在人海中間
呆呆地捧著酒 茶
遙望那個叫子期的好友……
煙鬼
黑皮
煙鬼,十個里有九個嘴巴饞,手不離煙,煙不離嘴,噴云吐霧,日日唇邊齒間做足了功夫,說話卻還一套套的:飯是鐵,煙是鋼,一會兒不抽心發(fā)慌。
煙鬼,很懶很逍遙。俗語道:閑茶悶酒無聊煙。人一無聊就四肢無力,蔫巴巴,軟塌塌,打哈欠,抻懶腰,迷迷瞪瞪;懶覺睡不成還不如殺了他(她),日上三竿也不張羅起床,窩在衾被里,靈魂出竅,腦子放空,身子虛無。無所事事,溜達(dá)到市井街巷,賣半天的呆,看狗打架,看雞啄蟲,一副不吃不喝的辟谷相。
煙鬼,很邋遢。多好多貴的衣服都穿得皺巴巴,褲門時常開天窗——拉鎖忘了拉;前大襟挖地道似的,一個個煙燙的洞眼兒。晨起,對著馬桶、座便池、水槽子、手盆,鬼哭狼嚎地嘔上半天,鬼掐了脖子似的。痰多,穢液多,佝僂著咳咳咳,像個癆病鬼。
煙鬼,很窮酸。一條一條抽的,全是不怎么上檔次的煙。什么都貴,什么都費,覺得活不起了。抽旱煙的屬赤貧,翻兜,全煙末子;掏兜,不是香囊,是煙口袋;不是一沓沓鈔票,是一寸來長的煙紙;不是鍍金懷表蘋果手機(jī),是火柴打火機(jī)……總之,總而言之,全是雜碎,值錢的玩意不多。
煙鬼,很臭。嘴臭,近前沖人,說話熏人,頂風(fēng)臭出三里地,草木凋零,風(fēng)流云散,蚊子不叮,蟲子不咬,耗子見了抹身跑。臉油汪汪的,頭發(fā)油膩膩的,領(lǐng)子袖頭子油光锃亮,哪哪都油漬麻花,跟過去開油坊的油葫蘆似的。
煙鬼,很摳門。癮犯了,大街上拾煙屁也不嫌丟人。說別人是煙酒不分家,輪到自己卻從不慷慨發(fā)煙給哥們抽,手在兜里摸索半天,扽出一根兒,悄默兀自點燃,跟沒事人似的,偷著過獨癮。也有一不小心的,掏出來的煙明明還有半包,卻不舍得與人分享,當(dāng)眾攥成紙團(tuán)兒,扔了,嘴上說,沒了,就這一根兒了。過后,趁人不備,又彎腰拾了來,心疼得呀,眼淚要掉出來,重新揣好,又惴惴地拍拍兜兒。
煙鬼,很皮實。一錐子扎不出血。記性壞。那種事基本不怎么行。
煙鬼,所謂癮君子也。癮即誘惑。擋得住的不是誘惑,真的誘惑三峽大壩也攔截不斷。面對誘惑,神也會咽口水的。所以,煙鬼意志薄弱。
煙鬼,多變,無常。五分鐘前,信誓旦旦,又是剁指頭,又是扇嘴巴。五分鐘后,前功盡棄,嘿嘿嘿,就抽一根兒,最后抽一根兒,今天抽了,明天便不抽了。其實全是撒謊尿屁,鬼話連篇。
煙鬼,大多半殘,涉及鼻子、舌頭、耳朵之類的嗅覺、味覺和聽覺,全是擺設(shè)。無論雞鴨魚肉,還是白菜蘿卜土豆,咂巴咂巴,日子過得全是煙葉子味。
煙鬼,雖是燈籠火把煙囪灶坑變成的人形,但也分等級,三六九等。一等的,抽煙斗;二等的,抽煙卷;三等的,抽老旱;四等的,繞處蹭煙;五等的,重口味,饑死鬼,逮什么抽什么,草料短缺之時,枯葉敗草也湊合,只要巴嗒在嘴上,只要咕咚咕咚地冒黑煙。
神的孩子全跳舞
阿蒙
兩年前,女兒開始學(xué)跳舞。那時她剛轉(zhuǎn)新幼兒園,人生地不熟,小小年紀(jì),竟也心懷孤獨。幼兒園的舞蹈老師是班里同學(xué)的家長,應(yīng)聘此職主要是為了照顧自家孩子。等我女兒跟那孩子成了朋友,學(xué)跳舞一事自然順理成章。
這中間我跟她媽也猶豫過。她媽擔(dān)心孩子受不了那個苦,而我覺得四歲的孩子不應(yīng)負(fù)擔(dān)過重,還是放任自流來得快樂。后來考慮到學(xué)跳舞可以晚接她兩個小時,我們每周可有一天正常下班,一念至此,迅速達(dá)成一致,女兒的舞蹈生涯就此開始。
女兒長得矮小,說話細(xì)聲細(xì)氣,看上去就是弱質(zhì)纖纖。但跳了一個月,我跟她媽此前的疑慮就被打消——這孩子練得不錯,簡直稱得上刻苦。有次我去接她,舞蹈班正練習(xí)躺地?fù)窝?,哪個孩子能堅持到最后,會得到一顆糖果的獎勵。我看著女兒,她使出混身的勁兒把腰撐起,又奮力不讓腦袋著地,足足有十多分鐘,直到其他孩子都放棄,她才站起身來,顛顛地跑到老師那兒去領(lǐng)了顆糖。那一天正是深冬薄暮,教室里的燈光明亮,一群孩子完成她們的舞蹈,看起來冰雪似乎消融,聽起來美人魚正在歌唱。
女兒舞蹈學(xué)得不錯,她媽對此頗為自得,認(rèn)為有她的遺傳因素。她媽小時候?qū)W過點民族舞,直至五年級家境有變,放學(xué)后學(xué)舞蹈改成了幫家里賣螃蟹。倒不是真以為跳下去能成為什么舞蹈家,但她媽對自己未能好好保存下來的才能,確實抱有遺憾。這時候我就得勸勸她——這又有什么呢,好多年前我也寫過詩,但我并沒成為布羅茨基或者米沃什。
也是那年冬天,女兒她奶奶重病入院,她自己也得了重感冒,舞蹈課是沒法上了。整整一個多月,女兒每天打針吃藥,喝大量開水,在家里孤獨地看著電視,預(yù)期的舞蹈二級沒能去考,臟了的舞蹈服扔在洗衣筐里無人理會。
有天下午,她看膩了電視,央求我們用手機(jī)找新鮮的視頻給她看,那個視頻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學(xué)藝術(shù)體操的故事——俄羅斯貧寒人家的小女孩,單親家庭,又胖又笨,母親年齡大得足以做她奶奶,這樣的故事里自然充滿艱辛。女兒跟我們一起看視頻,看小女孩被人嘲笑,胖乎乎的臉蛋掛滿淚水;看她課后比別人再多跳幾百次,那些嘲笑慢慢變成嫉妒;看她慢慢地長大、成名,她的老母親變成更老的老人。這視頻其實是個飄柔的廣告,但拍得頗有卡波蒂小說之風(fēng),女兒看得淚眼婆娑,又嘟囔著要自己去洗她的舞蹈服。
這是四歲的女兒,才看到人生其實不易。我想起她媽懷她六個月時去做例行檢查,結(jié)果被醫(yī)生告知,孩子的心臟發(fā)育可能存在問題。那個下午,她媽挺著個大肚子,坐著環(huán)路公共汽車,在這個城市里一遍一遍地兜圈,沒有目的,無處可去,像是遭遇了一場寒夜的凍雨。
好在女兒健康出生,到她四歲,學(xué)了繪畫和舞蹈,還準(zhǔn)備去學(xué)鋼琴。有時她媽對她期望頗高,應(yīng)該是一種代償心理作怪。有時又覺得這孩子已經(jīng)非常努力地長大,一切順其自然就好。她媽對此頗為糾結(jié),我倒是沒覺得如何如何。艾薩克辛格那話說得好,生活中只有小小的歡樂,小小的慰藉。學(xué)跳舞這事挺好,村上春樹怎么說來著,神的孩子全跳舞。
到來年春暖,女兒恢復(fù)了舞蹈課,她學(xué)會了印度舞、海草舞、還能跳個什么熊貓大俠,幼兒園搞個演出,她也能混到比較次要的領(lǐng)舞位置上。畫畫她也在繼續(xù)學(xué),跟其他學(xué)畫的小孩一樣,她畫卡通人物,畫京劇臉譜,還畫如今流行的兒童版的梵高向日葵。她畫自己跳舞,頭大身子小的一個小孩,穿著舞蹈服踩在幾條線上跳,問她那幾條線是啥,她說那是琴弦。她畫海浪、帆船、窗口的星星,還有開滿野花的田園,她媽奇怪這些東西怎么拼到了一幅畫里,她匯報說有次我在家喝了點酒,逼著她跟我一起念什么北島的詩。這事我想不起來了,如果她的匯報屬實,應(yīng)該是北島那首《一束》——在我和世界之間,你是海灣,是帆,是纜繩忠誠的兩端……你是呼吸,是床頭,是陪伴星星的夜晚。
再到后來,也就是今年夏天,女兒考了舞蹈四級。這也不算個事,學(xué)舞蹈的孩子都能過的級而已。重要的是考完級,她就告別舞蹈課了。此時她入小學(xué)在即,未來課業(yè)自然比幼兒園繁重,而她已經(jīng)學(xué)鋼琴一年,每天至少練琴一個小時,我跟她媽一商量,舞蹈課就停了吧。
女兒對我們的決定沒太大意見,對她來說不學(xué)也行,繼續(xù)學(xué)也行。當(dāng)她知道她媽當(dāng)年是因為賣螃蟹而中止學(xué)習(xí)舞蹈,實實在在地替她媽惋惜了一場,說那還真是挺可惜的。
以上就是我女兒為期兩年的舞蹈生涯,余下的事情或者說痕跡,大概以下:
上小學(xué)后要練習(xí)廣播體操,她對著老師發(fā)的視頻一遍一遍練,在她媽看來,那動作里好像有點舞蹈底子,她自己則認(rèn)為這跟藝術(shù)體操也差不太多。廣播體操加上幼兒舞蹈就是藝術(shù)體操?也許誠哉斯言。
今年十一,我跟她媽下了賈樟柯的《山河故人》,用客廳大電視放,她也看了——到結(jié)尾,趙濤在鵝毛大雪里對著老城翩翩起舞,女兒張牙舞爪,跟著電影里的舞曲跳了半天。那首舞曲叫《GOWEST》吧,多么熟悉的旋律。我和她媽也跟著跳了。
就這點事,還有嗎?還有兩套小小的舞蹈服,一套夏季的,一套冬季的,疊起來放進(jìn)了她的小衣柜,整整齊齊,干干凈凈,洗舞蹈服用的是洗衣機(jī),她按了啟動按鈕。
何人繪得蕭紅影
蘇枕月
我私下里一向以為東北不是靈秀之地。
江南如果是婉約的小令,東北只是粗獷的邊塞七絕;江南如果是工筆的描摹,東北只是簡單的勾勒。
而蕭紅,就像曠野里那輪蒼涼的月,就像朔風(fēng)里那曲清揚的笛,飛越歷史,孤獨的圓缺,憂傷的回響。
最初知道蕭紅,是初中二年級。我的國文老師講魯迅,講他的散文,講他的雜文,也講他的掌故。于是,我知道了“魯迅”這名字的由來,知道了許廣平,知道了魯迅對于蕭紅衣著的評價。魯迅總是我須仰視才敢見的。我自不知道,腳下這塊土地上曾有那樣一個女子如此地和他接近。
從此,心里有一簇小小的火苗,那是屬于蕭紅的。
大學(xué)時候,讀她的傳記,讀她的小說,讀她和蕭軍和端木的愛情。那時,我們的皇甫老師寫有一本《蕭紅現(xiàn)象》,我們也就近水樓臺地讀了又讀,也就自以為對蕭紅其人其事其文了解得夠多了。年少終是輕狂,那時入眼的文字到底入心多少呢?若干年后,當(dāng)自己也經(jīng)歷戀愛、經(jīng)歷婚姻、經(jīng)歷生活的時候,再回頭來重讀蕭紅,竟然覺得自己對她竟是一無所知。
蕭紅離世時僅31歲。蕭鳳在《蕭紅傳》中稱她為夭折,王充閭在《青天一縷霞》中說她“如霞般泯滅”。我自己也是喜歡稱她為霞的,喜歡稱她“悄然泯滅”。她的身體可以經(jīng)受苦痛,可以經(jīng)受疾病;她的心靈可以忍受寂寞,可以忍受孤獨。
然而,她的精神一直在天上,如云一樣,如霞一樣,輕盈而美麗。
奧修講白云之道,講云是自由的。蕭紅就是那一片自由飛翔的云。她尋找著自己停泊的角落,在每一次的傷痕累累之后,依然一邊舔著自己的傷口一邊執(zhí)著而又堅強的前行。勇敢,如同一個戰(zhàn)士。
哈爾濱的興順旅館里,蕭紅為汪恩甲所棄,要被旅館老板賣給圈樓,身無分文的她一邊苦吟著“去年在北平,真是吃青杏的時候;今年我的命運,比青杏還酸”,一邊給《國際協(xié)報》寫信,希望報社可以主持正義,救她脫險。正是這封信,帶來了她生命里的蕭軍。
蕭軍出現(xiàn)在蕭紅的生命里,蕭紅一直像個被保護(hù)的孩子,而蕭軍習(xí)慣了以一個保護(hù)者自居??墒牵舾?、脆弱而又細(xì)膩;而他,卻是粗糙和大意。當(dāng)兩個人的生活漸生齟齬,蕭紅選擇了“逃離”到日本,單槍匹馬闖入異國他鄉(xiāng)。
抗戰(zhàn)爆發(fā),蕭紅拋開了自己的兒女情長,又一次成為勇敢的戰(zhàn)士。面對著祖國沉淪、民族危亡的苦難景象,按奈不住內(nèi)心的憤怒,第二天便提筆寫下了《天空的點綴》,控訴日軍的侵略行徑。她在東北苦嘗過淪為奴隸的滋味,此刻她又在心底呼喊“絕不能當(dāng)亡國奴”,又轉(zhuǎn)而寫下《火線外》、《窗邊》和《小生命和戰(zhàn)士》。
蕭紅病重,身邊是時刻準(zhǔn)備離開的端木蕻良。蕭紅不愿意死,她不甘心死,她還有很多事要做,還有很多作品要寫??稍僭鯓拥牟桓剩彩菍⒌搅吮M頭。“人類的精神只有兩種,一種是向上的發(fā)展,追求他的最高峰;一種是向下的,卑劣和自私。作家在世界上追求什么呢?……凡事對自己并不受多大損失,對人若有些好處的就該去做。我們的生活不是這世界上的獲得者,我們要給與?!笔捈t如是說。“死,算什么呢!我很坦然的。”蕭紅又如是說。
既柔又剛,這就是蕭紅性格中的兩面。在她心靈深處,有一塊堅硬的鋼筋水泥地。
蕭紅在某種程度上是孤獨的。如她自己所說:“我好像命定要一個人走路似的?!笨v使知她如魯迅,如駱賓基,縱使愛她如蕭軍,如端木,也僅僅是一叢叢花,開在她寂寞的生命里,給她的開始和結(jié)束加些絢爛的色彩。
她需要的,是一個家,一個精神休息、靈魂安憩的家。她為此惆悵終生。孤獨的行走,她把自己的嘆息化成了文字。于是,我們在她的書簡里,在她的詩行里,在她的散文里,在她的小說里,讀她的心,一顆從來沒有停止呼喚的心。
我們讀她的《生死場》,在她的文字中體會魯迅先生所說的“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xì)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蔽覀?nèi)讨鴾I水和心痛去讀那血淋淋的現(xiàn)實縮影,在底層的勞苦大眾的呼喊掙扎中體悟生活。不敢想象蕭紅創(chuàng)作時的心情,洶涌澎湃的痛苦沉淀之后冷靜落筆,她那么深情,又那么犀利而冷峻。
我們讀她的《呼蘭河傳》,看她寫她的家鄉(xiāng),她的父老鄉(xiāng)親,她的呼蘭河……她在寂寞的心境中,寫她寂寞的童年。她寫東北農(nóng)村的黑暗和貧窮,寫因襲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勢力和習(xí)俗,寫千百年來人們背負(fù)的負(fù)累和惰性,也寫自己藏在記憶里的美好和深情。矛盾說《呼蘭河傳》里有更誘人的東西,它像敘事詩,像風(fēng)土畫,像凄婉的歌謠。
——唉。
蕭紅輕輕輕輕地一嘆,將我們每個人從夢中喚醒,將腳下的這塊土地喚醒。于是,苦難的,快樂的,憂傷的,幸福的,記憶,都噴涌而出。我們聽到哭聲,聽到笑聲,聽到掙扎聲,聽到喝彩聲,聽到東北特有的方言聲,聽到解凍的河水滾著冰碴的響聲……
她是孤獨的嗎?她有那么多的人在陪著她,馬伯樂、翠姨、金枝、馮二成子……站在他們中間,她如同美麗的公主。她的臉上,沒有笑。有的只有悲憫、同情和兩行清淚。一行為自己,一行為她身后的這個世界……
蕭紅說自己是《紅樓》里的人,留著那半部給別人寫去。誰可以寫得那半部《紅樓》蕭紅又是《紅樓》里的哪一個?多情的,多愁的,多思的,多才的……唯有蕭紅,唯是蕭紅。
東北何福?蕭紅又何辜?“芳草纖纖綠天涯,一宵冷雨葬明花。何人繪得蕭紅影,望斷青天一縷霞?!?/p>
一宵冷雨,這樣的夜里,懷想著蕭紅。如果文字可以成誄,就將它寄去那個青絲冢吧。遙祝她的世界一片潔白,一片澄明。
鋼鐵的聲音
劉盛超
我生活在被人們稱呼為“鋼都”的城市里,雖然小,但是“鋼都”。所以我的生活離不開鋼鐵。所以我喜歡鋼鐵的聲音。
我仿佛置身在鋼鐵的洪流中。童年就喜歡聽火車的呼隆呼隆呼嘯奔跑的聲音,少年喜歡聽老摩電有軌電車嘎噔嘎噔的摩擦聲音,甚至和小伙伴一起把鐵釘放在鐵軌上,通過的摩電車將大小鐵釘壓成寶劍形狀,我們用來玩耍。家長大都是雙職工,白天不在家,都是我們自己管自己玩。我的父親母親都是鋼鐵廠的工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到當(dāng)時毛主席語錄里所說的“一個糧食,一個鋼鐵,有了這兩樣?xùn)|西,就什么都好辦了”的影響,我從小就喜愛上了鋼鐵。我非常羨慕在鋼廠上班的長輩,他們騎著自行車進(jìn)去,再騎著自行車出來,他們在工廠里干了啥?所以我也渴望上班到鋼鐵廠去工作。中學(xué)畢業(yè)我就考入鋼鐵廠的鐵路運輸單位做扳道員。在那星羅棋布的扳道房里接聽電話,在復(fù)線交叉的鐵路站場空地傳遞信號,指揮火車一列列在我身旁穿過。我的身邊充滿鋼鐵,我被鋼鐵包圍,我仿佛置身在鋼鐵的洪流之中,森林之中。
汽笛是鋼鐵的聲音。走近工廠,汽笛聲是最鮮明的音符,最響亮的召喚。黎明,是汽笛把我?guī)нM(jìn)新一天的早晨,迎來朝陽;每當(dāng)傍晚,又是汽笛聲伴我踏著夕陽走回家中。
那天,剛剛?cè)霃S不久的我趕上夜班,一夜之后,當(dāng)東方漸漸發(fā)白,在復(fù)線交叉的鋼鐵運輸線上的一個扳道房里,在隆隆的車輪旋轉(zhuǎn)聲和嗚嗚的汽笛聲伴奏下,一陣北風(fēng)吹開了扳道房的小窗,我不禁打了一個冷顫。站起身走出扳道房,那黎明的曙光照在繁忙的調(diào)車場,呈現(xiàn)矇矇眬眬的景象。我揉了眼睛,看見調(diào)車場上有人影在晃動,時而貓腰,時而站立,就不解地去問身邊的師傅。師傅告訴我,這是青年廠的就業(yè)青年在撿煤焦。我轉(zhuǎn)身進(jìn)屋,抓起運輸作業(yè)單翻過背面,寫下一首題名為《晨》的小詩。這首小詩《晨》的光亮放射在我初涉文學(xué)的道路上。當(dāng)時,我激動喜悅的心情就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是汽笛,是火車,一同構(gòu)成這一天我聽到的最美的鋼鐵的聲音。如今,為了環(huán)保,為了減少噪音,我們的汽笛不再經(jīng)常鳴響,就像鋼鐵行業(yè)已不再是工業(yè)的驕子,已是產(chǎn)業(yè)中的夕陽,但我們鋼鐵人卻對鋼鐵永遠(yuǎn)有割舍不下的深情。
火車車輪摩擦鋼軌的聲音是鋼鐵的聲音。
從汽車到輪船,從導(dǎo)彈到航母,處處都激蕩沖撞著鋼鐵的聲音。出鐵水的鐘聲是鋼鐵的聲音。鐵水,那是染紅整個天空的紅霞?。′摶w濺的聲音是鋼鐵的聲音。鋼花,那是鋪滿大地的錦緞啊。
……鋼鐵的聲音不再如以往那樣巨響,但它不是軟弱,它適應(yīng)時代的發(fā)展,它要與自然和諧、與人們生活和諧,它是信息化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我作為鋼鐵人發(fā)出的聲音雖然微小,但也是鋼鐵交響曲里的一個跳動的音符,匯聚成大海揚波的和聲。
宏村,一幅藏有智慧符號的古畫
花溪水
古文物是有靈氣的。一樣的,古村落也有靈性。
那些靈性被時光的手畫過妝了,藏在流水人家的某個角落。
宏村,一方古人留下的古董,躺在黃山西麓,安靜成一幅水墨畫,畫里藏著密碼。
說不準(zhǔn)從哪天開始,外鄉(xiāng)人在古老的窄巷里翻檢著光陰的碎片,可那些神秘的隱語詭秘地咳一聲,并不在空曠的古屋中露面。
一個北方女子在一個冬季的雨天走進(jìn)這幅古畫,畫面將要展開怎樣的故事情節(jié),值得期待。那些符號,那些被光陰打磨得發(fā)亮的原木以及原木上又被歲月做舊的雕刻,依然精致。小小的一段橫梁上,竟有“百子鬧元宵”!百子百態(tài),神情各異,凝望時,那些頑童竟從那梁上翩然飛下,在地上轉(zhuǎn)個圈,吐出幾個音節(jié),轉(zhuǎn)瞬又飛回原來的位置上去了;斗拱、花門、窗欞上也是鏤空細(xì)雕,各色傳奇典故躍然期間,“郭子儀上壽”“百忍圖”,是主人祈望的轉(zhuǎn)達(dá)。那些人物和花草是能夠說話能夠開花的。這是一位清代汪姓糖商的“承志堂”,掩在這個建有嚴(yán)密水系的村落里,邁過高高的門檻,穿過外院來到內(nèi)院,走過魚塘廳到達(dá)后花園,以天井前后廳堂為中軸線,東西兩翼配置廂房和各功能小廳,前后廳堂的梁枋雀替,窗欞門扇無不窮盡徽州木磚石三雕之驚世駭俗的絕世雕功。
今天那些能工巧匠是否有他們的傳人?
青瓦白墻,高高馬頭墻里“天井”使人眼前一亮。若得知在清朝以前,今天最普通的玻璃卻是皇宮奢侈品,那就會明白這天井卻是最聰明的點子了。天井,除了采光,還是為了與上天自然溝通吧?
錯落有致,氣勢不凡的徽派建筑杰作,處處浮泛精雕細(xì)琢之美,惟其外面的路是窄窄的水圳石巷,剛好只能容兩個人錯身而行!巷弄道路仄窄在今天看來是唯一的局限。沒有更寬闊的道路可以跑車,外面花花世界卻也開不進(jìn)來。
內(nèi)省。獨善其身。
在這個溪流淙淙近乎完美無瑕的古民居前,北方女子冒出來的這兩個詞匯檢視黃種人的性格和思想也許缺少幾分崇拜。
曲水流觴,月沼古韻。家家傍水而居,人人枕溪而眠。曲曲折折的山泉水環(huán)繞貫通整個村落,村落如一頭內(nèi)循環(huán)異常良好的水牛?;钏桓??!胺律鷮W(xué)”原來在古代鄉(xiāng)村早有應(yīng)用。仍然尋不到現(xiàn)代文明符號,更找不到遠(yuǎn)方都市喧囂的表情。
風(fēng)水說亦真亦神,雷崗山下,上蒼留下一頭牛的影像,一方風(fēng)水寶地引水建村。八百多年的陸續(xù)建設(shè)的杰作,是什么不為外人所知的獨特密碼,讓綿延幾百年的古村建設(shè)一脈相承?也許是古人因地就勢順其自然所建的水系;飲用、洗滌、灌溉、防火、環(huán)保的水系便是那流動的線路圖;水圳與巷路就是那無須更改的地界了。
細(xì)雨,泥濘,并不影響外來的腳步。黃色藍(lán)色雨衣蓋住了各色艷俗衣裝,與這古色生香的水榭民居及其協(xié)調(diào)。
造訪古城古村落遭遇雨天是一種幸運。古代遺存,原本就是隔了時空的紗,細(xì)雨迷蒙才能淋濕紗衣,古城古村落才會玲瓏有致地走出來。曾經(jīng)第二次去麗江古城時的北方女子,因為艷陽天而找不到第一次雨中古城的韻味;平遙古城也惟有雨中印象揮之不去。
宏村,一方古人留下的藏有妙計的錦囊,散落在皖南的一幅山水潑墨古畫里。
走進(jìn)去的人物終究還是要淡出畫面的。
可安寧何時還給古村呢?
留下一行腳印,拓下幾個智慧符號。
在拓下古村智慧符號聚集的映像里回眸,驚艷。
開一個天井,在古村智慧符號聚集的映像里,聆聽古人。
再于東西南北各開一道門,在拓下古村落符號聚集的映像里,聆聽自然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