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朵靈
在日本,有這樣一家水餃店,店面不大,卻一直客流如梭,有時候店門口還會排起長長的隊伍。難道是這家店的食物特別美味,亦或是這家店的價格特別便宜?偶爾路過店門口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并好奇地向排隊的顧客打聽。
原來,這一切源于一張貼在門口的告示:本店為付不起餐費的人,提供吃到飽的免費餐飯,但需要顧客在用餐后,刷半小時的盤子。僅限18歲以上的學生。
如今67歲的井上店長,家世普通,做出這樣的善舉,是因為年輕時代的一段經(jīng)歷。那時候井上一個人打工掙錢養(yǎng)家,他每天拼命加班,收入還是很少,后來又失業(yè)了,眼看著全家天天挨餓。一天,他在街上找工作,找到天黑,也沒有人肯要他。腹中饑餓難耐,天又下起了大雨,正彷徨窘迫時,一位前輩拉住他的衣角:“和我一起吃晚飯吧?!蹦翘?,很久沒開葷的井上吃到了雞肉火鍋和燒肉?!昂髞砦乙率碂o憂了,但那一餐的味道,我永遠也無法忘記?!?年的努力之后,井上在上京區(qū)兩所大學旁開了一家餃子店。當上老板的他,沒有忘記前輩的恩情,打電話告知前輩,卻得知他在不久前離開了人世。
后來,井上的經(jīng)營理念延續(xù)一貫的風格——報恩意識。他要為附近的年輕學生做點什么,最初打算是完全不收錢的,但他認為直接施舍,會讓孩子們養(yǎng)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只有勞動得來的食物才有尊嚴。于是他想到了用刷碗換飯錢的方法,并一直堅持了下來。時至今日,這項活動已經(jīng)開展了35年。
35年里,來吃過“霸王餐”的學生們數(shù)以萬計?!耙活D飽飯,對于他們來說,或許是人生的希望?!本险f,“自己干活得的飯,吃起來才踏實?!?/p>
時光流轉,很多當年為吃一頓飽飯而刷盤子的窮學生,如今已經(jīng)成了時薪上萬日元的白領精英。很多人在功成名就后,會回來尋訪他們當年的“老板”,做醫(yī)生的要幫年邁的他免費檢查身體,更多的人則想多付餐費,補上當年霸王餐的欠款。但對于這些要求,井上先生都回絕了:“沒啥好感激的,你已經(jīng)用工作付過賬了?!?/p>
但私下里,井上先生還是很為這些出息的孩子驕傲:“在我這里吃過‘霸王餐’的學生,有人都開公司做了大老板呢。”井上先生笑著說,眼睛瞇成了一條縫。
井上的餃子店,常常被采訪的媒體擠滿,這幾年來生意很紅火,甚至很多不吃霸王餐的學生,也成了這里的回頭客,不少人說,他們來只是為了陪老爺子聊聊天。
井上的迅速走紅,讓人們感知了這個世界的溫暖。許多學生當年在這里找到了自身價值,變得奮進好強,有多年壞毛病的學生也在這家飯館里變好了。井上說,如果可能,他還想再多干幾年,因為他總覺得前輩的恩義還沒有報完,而他也想把這恩義傳給學生們,再由他們傳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