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
sunshine
依尼諾·法吉恩
比當一個詩人更重要的,是像詩人一樣去生活。
我建立了一個詩歌練習群,名為“狄金森的草原”,源自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詩句:
造就一個草原
需要一株三葉草和一只蜜蜂
再加一個白日夢
那段時間我常常去南京玄武湖的櫻洲。黃昏,公園里少有人跡,一片遼闊的墨綠色中,車軸草(又稱“三葉草”,莖上長有球形白色或紅色小花)的小白花像星星一樣寂靜地閃耀。
說遼闊,再怎么也不過是公園的一片草坪。然而,在從一座高樓到另一座高樓,日復一日循環(huán)的生活中,這片城市中央的草地猶如我的圣殿。
就是在那一刻我對自己說:為什么不假裝它就是我的草原?
這就是“狄金森的草原”來歷。
人們對詩總有誤解。比如:“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狈路鹪姳囟ㄒ馕哆h方,遠方才有詩。
然而,我去不了遠方,至少暫時去不了,也可能永遠沒有遠方。生命的根深扎在這平凡瑣碎的生活中,我只是應付卻體驗不到生而為人的喜悅。
有沒有可能,日常生活不是茍且,而是詩意的源泉?
有沒有可能,通過寫詩來撿拾生活的珠貝,讓日子叮叮當當唱起歌來?
這就是我的文學拯救行動所要做的。我選擇了詩歌作為切入點。詩歌短小,練習起來不難;詩歌的意象跳躍,符合小孩子的思維特點。
那,到底什么是詩?
聽寫
sunshine
我唯一的快樂
就是書
你卻把我的快樂
奪走了
說,來聽寫
一位媽媽記下了孩子的話,這算詩嗎?算。它描述了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家庭都會見到的場景:孩子沉浸在書中,媽媽拿走他的書,說要聽寫了。這種日常場景我們太熟悉了。如果再深想下去,你可能會意識到人長大的每一天都在失去,在被剝奪??鞓吩谑?,時間被剝奪,但是一個小孩不能不聽寫。他要接受很多訓導、規(guī)則,為將來的生存而訓練自己。
當你用語言對生活做一個還原,事情本身內(nèi)在的張力就會構(gòu)成詩。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有詩,當這些詩迎面撞過來的時候,能不能接住,取決于你能不能意識到里面的詩意,取決于你的敏感性,你的判斷力。
一位和孩子一起練習寫詩的媽媽對我說:“很喜歡寫詩課,只是我還沒找到寫詩的突破口,亂寫了一些東西,可能達不到老師的要求,不敢發(fā)上來。不過把生活過得詩意的細微感受已經(jīng)有了。”
寫詩,正是那一點“細微感受”啊!如果你保持敏感,對一切美好的事物、丑陋的事物都保持敏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平凡生活里的詩意,發(fā)現(xiàn)生活每個瞬間里的光芒。
什么是詩?
依尼諾·法吉恩
什么是詩?誰知道?
玫瑰不是詩,玫瑰的香氣才是詩;
天空不是詩,天光才是詩;
蒼蠅不是詩,蒼蠅身上的亮閃才是詩;
海不是詩,海的喘息才是詩;
我不是詩,那使得我看見聽到感知某些散文無法表達的意味的語言才是詩。
但是什么是詩?誰知道?
玫瑰的香氣、天空的色澤、蒼蠅翅膀上的亮閃、大海的喘息,這些蘊藏在事物中精細微妙的東西,正是生命飽含生機的部分?。≡姼杈褪且黄剖挛锏母拍钊ヮI(lǐng)略這些精微,去感知生命的動態(tài)。
比當一個詩人更重要的,是像詩人一樣去生活?!鞍焉钸^得詩意的細微感受已經(jīng)有了”——僅此一點就是自我成長的一大步。一首詩寫得好不好沒那么要緊,在你之前已有無數(shù)杰出的作品寫出來了,在你之后還會有無數(shù)杰出的作品寫出來,難道我們的詩因此就沒有價值嗎?當然不是。世界何其遼闊,但對于你來說,你的心靈、你的生活一定是最重要的。學習寫詩,其實不止是為了寫出詩來,而是以詩歌這種短小的體裁作為契機,練習用文字表達自我。
教詩,我是想讓一個孩子從童年時代開始,就有自由寫作的意識和習慣,訓練他們擁有表達能力。如果表達的能力不夠,體驗和感受到很多東西就說不出來,那么那些感情、感受、思想和印象就會在一個人的內(nèi)部堆疊起來,越來越重,心智成長就會不斷被壓抑了。
不妨破除對詩的印象與成見。詩,就是用分行的文字表達你真實的思想情感。
分行意味著一種節(jié)奏感,這是詩歌獨有的。哪天你不分行,那就是散文或者小說。
現(xiàn)代詩沒有格律的要求,完全可以成為文字的自由舞蹈。如果我們再去除傳統(tǒng)文學觀念中的一些限制,在題材與手法上給予詩歌更大的自由度,那真的每個人都可以寫出詩來!
我知道天下沒有
比好詩更靈巧的教師
不僅將人內(nèi)心卑污的一切
抑制下去
也教給高尚的思想,可愛的言辭
禮貌的舉止,愛惜名譽與真理的心
那使人成為好人的一切
這是英國詩人丁尼生所言。沒錯,當節(jié)奏與和諧浸入一個人心靈深處,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會變成一個心靈富有的好人。
附:
章紅老師在教授兒童寫詩的過程中,擁有很多美好的收獲。她記錄了一件印象特別深的事,分享給讀者——
那是在一堂《怎么過生活,就怎么寫詩歌》的課程結(jié)束后,一位媽媽發(fā)來9歲兒子寫的詩:
發(fā)出沙沙聲的竹子
刮風了
學校樓頂?shù)闹褡油笱?/p>
竹子們發(fā)出沙沙聲
老師并不在意,可我卻在意
因為每次無聊時
我都會注視著它們
媽媽告訴我,孩子說,寫出這首詩很激動。
我們來揣摩一下這個9歲男孩的內(nèi)心世界。在枯燥的聽課作業(yè)之余,他注意到了窗外這叢竹子,竹子搖曳的身影和發(fā)出的沙沙聲撫慰了這個男孩。人的眼睛是需要一個落點的,就是一個愿意停留的地方。
大自然的身影,常常成為心靈的源泉。對于這個9歲男孩,這叢竹子就是日常生活中滋養(yǎng)他心靈的泉源。
當竹子被大風刮得朝后仰倒,這個男孩心中為之一動,因為他擔心竹子的命運。為什么會擔心竹子的命運呢?因為他跟竹子之間是有感情連接的。完全可以說,男孩心中這“一動”就是詩意。
我們常會覺得詩意是神秘的、遙遠的,或者是高不可攀的。并非如此。詩意散落在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在生活的某個瞬間,突然有什么東西觸動了你,你心中一動,那個一動就是詩意。
比如川端康成寫過這樣的句子:
凌晨四點鐘,看到海棠花未眠。
凌晨四點鐘,一個失眠的人出現(xiàn)在院子里,世界在沉睡中,他睡不著,所以他一定有點孤獨,這時候海棠花映入眼簾,開得正好。他就心中一動了:海棠花也沒有睡覺呢。這個人頓時感到不那么孤獨了,好像海棠花在陪伴自己,自己也在陪伴海棠花。人和世間萬物在這一刻融為一體了。所以說,這心中一動的瞬間就是詩意。
一個場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氣味,一種滋味……都有可能讓你心中一動。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中那塊著名的小瑪?shù)氯R娜點心,就是某天他拿起一塊點心,浸在椴樹花的茶水中,放進嘴巴里的一剎那,這種被茶水泡軟了的點心的口感滋味讓他心中猛然一動。然后開啟了長長的回憶:
“當這口帶著點心屑的茶一碰到我的上顎,我便猛然一驚,感覺到在我身上發(fā)生了奇妙的事情。一種美妙的快感侵襲了我,使我超脫了周圍的一切,而我卻不知道快感由何而來。它立即使我對人世的滄桑感到淡漠,對人生的挫折泰然處之,將生命的短暫看作過眼云煙……我不再感到自己庸庸碌碌,可有可無,生命有限。這種強烈的歡樂是從哪里來的?我感到它和茶及點心的味道有關(guān)……”
點心在舌尖融化的瞬間喚起了深沉的歡樂,喚起了對往昔時光的記憶。詩意,讓一切事物都披上了迷人的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