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
回憶起童年閱讀的書目,腦中揮之不去的就是一本粉色封面的《唐詩三百首》。它伴隨著我成長,影響我至今。這本書對很多人來講熟悉但也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很常見,或許每個家庭的書柜里都有它的存在。為什么說它又陌生呢?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只是將其束之高閣,沒有完整地品讀過。
在為數(shù)不多的童年記憶中,我清晰地記得爸爸將《唐詩三百首》送給我的時候說:“這是爸爸的智力投資,可不要浪費喲!”當(dāng)時我只覺得這是很普通的一句叮囑,現(xiàn)在回想起來,爸爸的投資為我打開了一個詩意的世界。
小時候的我,并沒有切實感受到詩歌的魅力,僅覺得能在人前朗誦,那便是無上的榮耀,更多的是為比同齡人多背幾首詩詞而沾沾自喜。但在一遍遍朗誦間,我的思緒飛揚,自由地徜徉于詩情畫意間。
剛剛上小學(xué)的我,寫完家庭作業(yè)之后,在昏黃的燈光下,搖頭晃腦地讀著這些古詩,想象著自己就是詩人,正在進行著偉大的創(chuàng)造工程——作詩。讀完白居易的《問劉十九》戀戀不忘,“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此后,每當(dāng)拿起陶瓷茶杯,總假裝飲酒般一口一口抿著,只可惜沒有小伙伴相陪,沒機會大揮衣袖說出“能飲一杯無”的壯語。
一次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講解藝術(shù)手法,其中一種是襯托。其他同學(xué)總感覺特別抽象,不能恰當(dāng)?shù)乩斫?。我卻對其心領(lǐng)神會,因為小時候背誦的唐詩里有一句很經(jīng)典的句子,“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表現(xiàn)得正是以聲襯靜的藝術(shù)效果。通過蟬噪和鳥鳴來襯托山林的幽靜,詩中的畫面展現(xiàn)在我的腦海,這樣一聯(lián)想就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像這樣誦讀得多了,自然就能化為己用,讓我的表達文采斐然,更拓展了認(rèn)知。
記得高中有一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文章主要圍繞“荷”這個意象展開,描摹月色中的荷塘,如夢如幻。文章提及一首關(guān)于“蓮”的詩,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背踝x時,并不理解這其中“蓮”的涵義。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過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浮現(xiàn)過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可似乎都與此處的表達不同。老師就讓我們回憶一些跟采蓮有關(guān)的詩句,提及唐朝王勃的《采蓮曲》,“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边@才知道,“蓮”與“憐”同音,所以古詩中不少寫“蓮”的詩句,表達愛憐之意,相思之情。這還可以追溯到《古詩十九首》中,“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庇纱丝梢姡旁娭杏性S多重要的意象,都被賦予了特定的涵義,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
更深的認(rèn)識到兒時閱讀唐詩的益處,是自己做母親后。在女兒一歲半左右時,我每天給她朗誦唐詩,從最簡單的五言絕句開始,比如《鵝》《鋤禾》等。起初只想讓她混個耳熟,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她能斷斷續(xù)續(xù)地念出其中的某些句子,綴詞成句的能力大大提高。更讓我意外的是,她居然“學(xué)以致用”。一天,她看到荷塘里幾只白色的鵝,在水面上游來游去,便脫口而出“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頓時驚呆了在場的人。因為當(dāng)時她才一歲九個月左右,許多孩子詞語還說不利索,她居然能應(yīng)情應(yīng)景地完成這么長的句子。或許在我自己的童年,也不知不覺間因讀詩給父母帶來許多意外和驚喜。
仔細想來,或許是因為詩句本身有韻律,讀來容易上口,同時,耳濡目染的熏陶,不容小覷。聽人朗誦都能產(chǎn)生如此影響,更何況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之后呢?以后我又陸續(xù)讀了很多詩。偶遇滿園綠樹紅花,我會感受到“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桃花一簇開無主”的生動;看到滿塘荷花我會想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色澤艷麗,直逼人眼;腳踩滿地落葉我會吟誦“無邊落木蕭蕭下”,懂得“落木”比落葉的妙處;清早起來看見白茫茫一片雪景,了悟“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
當(dāng)然,讀唐詩還有很多其他好處,比如通過詩歌了解作者的詩風(fēng),或者通過詩人和詩歌來窺視當(dāng)時的歷史等等。只要你用心去讀,去品,去悟,自然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