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晴 高順 西北民族大學 甘肅蘭州
生老病死是萬物之常規(guī).漢字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最初只是一種簡單的圖像符號,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摹,因而我們可以通過漢字形體結構窺探出古代社會的種種文化.作為一種民俗現(xiàn)象,喪葬習俗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因素和社會歷史因素.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中說:"死,澌也,人所離也.從歺從人."《段注》中解釋為:"形體與魂魄相離,故其字從歺人."先民認為死是生命完盡,魂魄脫離形體而去.由此可看出古人靈魂不滅的觀念.然而在靈魂觀念產(chǎn)生之前,我國先民經(jīng)歷過食尸與棄尸階段.
遠古時期,生產(chǎn)力低下,先民只能被動地采摘捕獵為生,出于生存的需要,吞食死者的尸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饑餓狀況.這一方式可以稱為人腹葬,段玉裁在《說文解字》中說:"歺,列骨之殘也."這種剔置人肉的行為是為食用而準備的,且這種方式在上古文獻中有所記載,如《墨子.節(jié)葬》有言:"楚之南有炎人之國,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后埋其骨".
古人經(jīng)歷過棄尸這一階段,即把尸體簡單包裹之后扔到草莽溝壑之中.如"葬"字,《說文》:"葬,藏也.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其中"茻"為草叢,"死"為尸體,"一"表示包裹或墊著尸體的草席,就是說,用草席包裹尸體之后扔在草叢中,形象地反映了遠古的喪葬習俗.《易.系辭傳》中提到"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樹",即把包裹的尸體扔到野外后,既不堆土也不種樹來作標記.
這一喪葬方式也體現(xiàn)在"吊"字中."吊"的異體字為弔,《說文》解釋為"故人持弓會毆禽也."其字形像人手持弓箭,這是古人將尸體扔到野外并守護尸體的形象.持弓守尸受靈魂觀念影響,認為寄托靈魂的肉體被禽獸撕咬,其靈魂就會發(fā)怒,從而降災于活著的人,尤其是親屬.然而,雖然持弓守尸可使尸體免于禽獸傷害,但風吹日曬仍會較快的損傷尸體,因而產(chǎn)生了土葬這一喪葬方式.
我國古人除靈魂觀念之外還"事死如事生",人們像對待生一樣賦予死以繁縟的禮節(jié).此外,受農(nóng)耕觀念影響,古人信奉入土為安,土葬方式應運而生.土葬是我國喪葬文化中最重要和延襲時間最長的一種喪葬方式.人死后一般先停尸待喪,在此期間通知親戚吊唁,經(jīng)過飯琀、殮、殯等程序才會埋葬.
飯琀.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貝、珠、玉等物,放入米貝等稱為飯,放入珠玉等稱為琀.置于死者口中的飯琀因其階級地位的不同,在品種和數(shù)量上也會加以區(qū)分.飯琀的作用主要是為死者祈福與盡孝道,希望死者在另一個國度里衣食無憂.
殮.在吊唁完畢之后,就要進行入殮儀式.《玉篇.歹部》中提到,"殮,殯殮也,入棺也",即將尸體置于棺槨之中.殮有大殮小殮之分."小殮"是指為死者穿衣,一般是死后第二天舉行."大殮"是指收尸入棺,通常在小殮后的第二天進行.入殮前后,要停棺在堂,直至出殯.
殯.尸體入殮后至下葬前要停放一段時間,稱為"殯"."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從歺,從賓,賓亦聲.夏后殯于阼階,殷人殯于兩楹之間,周人殯于賓階,"即親人去世之后,停柩西階像對待賓客一樣對待他(古代禮制主人走東階,客人走西階).在我國古代,按等級區(qū)分殯的時間,如周代一般天子七月,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庶人逾月而葬.
棺槨.最初土葬時,是將尸體直接放入土坑中后掩埋,而后發(fā)展為先將尸體盛放于棺木之中而后埋葬.棺槨在古代是兩種不同的裝尸體的器具.《說文解字》:"棺,關也,所以掩尸."《段注》:"木槨者,以木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郭也."由此可知,古代的棺有多層,內(nèi)棺曰棺,外棺曰槨.棺槨是用來裝尸體的,但只有未裝尸體的才稱棺槨,裝有尸體時就稱為柩.
墳墓.現(xiàn)在我們把埋葬尸體的地方統(tǒng)稱為墳墓,而古代墳和墓是不同的."墳"、"墓"二字中的義符"土"集中反映了土葬的特點.最初的墓是與地面平的,為了便于祭祀,便堆土為墳作為標記."土之高者曰墳,葬而無墳謂之墓"(《禮記.檀弓》)即在墓穴上堆起大土堆叫做墳,沒有堆起土堆的叫做墓,故有"墓而不墳"的說法.
除以上三種喪葬方式之外,還有其他的喪葬方式,如火葬、天葬等.
古人一般將死亡稱為"死"、"喪"、"亡",又根據(jù)死者的等級地位、死亡年齡及死亡方式不同,給予其不同的稱謂.
首先,在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下,死亡稱謂也顯示出一定的等級性.如"崩"、"殂"、"薨"、"卒"分別指帝王之死、諸侯國君之死、大夫之死.《禮記.曲禮下》明確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以上稱謂反映了古代喪葬文化中森嚴的等級制度.
其次,根據(jù)亡者年齡,因年齡不同,其稱謂也不同.如"殤"、"夭"、"壽"、"老"等,分別指不成年而死、少壯而死、老死.同時,"根據(jù)不同的年齡階段殤"又分為下殤、中殤、長殤.
最后,根據(jù)死亡的方式來分,又可分為"殣"、"縊"、"殉"等.殣,指人因饑餓而死;縊,從糸的字多與絲線有關,指吊死;殉,指以人或物隨葬或為某種目的而死,殉葬也是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我國古代的喪葬文化根源于靈魂不滅的觀念,因此喪葬時堅持"事死如生"的原則,喪葬作為人生禮儀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漢字中得到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