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胡
刷碗——這看似很簡單的活,里邊其實包含了不少“技術(shù)”。有些壞的洗碗習(xí)慣,不僅不能把碗筷真正洗干凈,反而滋生出有害細菌。
很多家庭都是吃完飯把碗放水池里用水泡著,等空閑了再去洗。殊不知你泡的不是一盆碗,而是滋養(yǎng)了一盆細菌。而且泡久了還有異味,洗潔精都清理不掉。
所以最好吃完飯趁著碗里的水分沒干立刻洗碗,炒完菜立刻洗鍋,趁鍋底還有點熱,加溫水進去,油污很容易就涮掉了。
收拾碗筷時,我們總是習(xí)慣性的把碗盤摞在一起端到廚房清洗。下面碗里的油污很容易粘在上面的碗外面。這樣不僅加重了交叉污染,清洗的工作量也多了一倍。
我們應(yīng)該將盛生肉的碗與盛熟食、果蔬的碗盤分開。先洗盛熟食的碗,后洗裝生肉的碗。洗碗要注意洗碗底。
很多人洗完碗筷就直接摞在一起放進碗柜,這樣細菌很容易再次快速增殖。
建議洗完后先晾干,怕生銹的鐵鍋等器具用廚房紙巾擦干,然后再分類收納。洗碗巾也要注意衛(wèi)生,專布專用,定期消毒、更換。
為什么有時候總覺得碗洗完還是滑溜溜的,總覺得沒洗干凈,這很可能就是因為洗潔精沒有徹底清理干凈,有殘留。
建議先裝半碗水,滴上幾滴洗潔精稀釋,然后再用洗碗布或者海綿蘸著洗。用洗潔精等清潔劑擦洗碗盤時,用溫水最好。因為清潔劑中的主要清潔物質(zhì)含有大量的分解酶,而分解酶的最高效率的溫度是38℃左右,因此在溫水中洗碗,可以高效利用清潔劑,從而使去污能力加倍。
為了省事,很多人覺得都是一家人,沒必要消毒,為了健康衛(wèi)生考慮,最好定期給所有碗筷進行消毒。
如果家中購置了消毒柜,就定期用消毒柜消毒即可。沒有消毒柜的話,煮一大鍋水,把洗干凈的碗筷放進去煮10分鐘,消毒作用同樣非常好。
(聶勇摘自《江南保健報》2018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