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世香
為了能夠帶領學生“讀好書,讀整本書”,我嘗試進行單元整合教學。以前的教學都是一個學期死啃一本教材,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單元整合教學的優(yōu)勢就是老師用很短的時間授完教材內容,將節(jié)約出來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大量閱讀,通過大量閱讀,這樣不僅滋養(yǎng)了孩子的心靈,并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yǎng)。下面是我進行單元整合教學的做法:
一、設計單元專題教學
我校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教材的編排是按專題單元劃分的。如第一單元的課文有《山中訪友》《山雨》《草蟲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是展示大自然的風姿,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我利用這個資源進行再整合,設計以“感受大自然”為專題編排教學內容。按照這樣的設想,我就把每一個單元確定一個主題來進行教學,其他幾組課文的主題依次是:祖國在我心中、人間真情、我們的家園、認識魯迅、了解詩歌、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在進行專題教學時,把精讀課、略讀課和詞語盤點內容進行融合與滲透,并結合每一篇課文的篇幅長短,教學方便與否考慮進行調整。
二、設計單元教學模塊
進行單元設計時,以教學流程與板塊結合在一起的方式進行,我要考慮整個教學設計的整體性,因為每個模塊之間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前一模塊與后一個模塊的學習目標需要層層遞進,層層深入。所以板塊設計上要重點突出,根據(jù)重點有針對性地設計訓練項目,這個要求我們對每個內容進行相對深入的思考。下面是我對每一單元的教學設計三個模塊進行:
模塊一:預習。
模塊二:授課。
模塊三:拓展練習,檢驗學生學習效果。
模塊一:預習(2課時)
為了更好地進行整合教學,預習這塊我覺得特別重要。我認為,只要把預習做“實”做“足”,課堂上新授內容學生掌握就不成問題。只要把好的方法教給孩子,方法用對了,學生自己會學得更好。所以我充分利用導學預習單,讓學生更加清晰地去了解課文內容。學生如果能在預習中把各篇課文的新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讀通順課文,知道課文寫了什么內容,感知課文情感等問題,那么在我們授課時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就不會擔心能不能這樣講。所以在預習這方面,(1)我會向學生提出要求,教會她們預習方法;(2)一定要給學生在課堂上充足的時間預習。下面是我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
1.每篇課文讀不少于3次(2次朗讀,1次默讀),邊讀邊圈畫生字詞,并在課文后面的生字表中組詞,小組老師要做好生字卡片。
2.給每個自然段標出標號,課文重點段落作標注和批注。
3.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作者。
4.教學生做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更好地對課文的思路的理解。
模塊二:授課(3課時)
教學流程:
導入—自由讀單元的每一篇課文—檢測字詞—概括主要內容—朗讀檢測—交流本組課文印象—質疑
每一個單元按照上述教學流程進行。教學生字時,我是把整個單元生字集中在一起進行學習的,同時把“讀讀寫寫”“讀讀記記”放進去學習,作為檢測、鞏固生字詞的手段,這樣做就更方便、更高速。另外,為了讓學生對每篇課文內容了解更深入,我教學生采用“思維導圖”閱讀法,幫助學生梳理人物、情節(jié)等關鍵信息,進而分析問題、理清思路。生字檢測、概括主要內容教學時配合預習案,充分發(fā)揮本?!鞍l(fā)展性課堂教學模式”,把4~5人劃為一個學習小組,指定一人任組長,也是本組的御用“小老師”。利用小組“自主、合作”形式,在小老師的指揮下將這部分內容學習完畢,最后學生匯報,老師檢查學習成果。朗讀檢測時,方式可以多樣化,如個人讀、齊讀、小組讀、男女讀、分角色讀等,這個要考慮課文內容作安排。我個人喜歡小組比賽讀,要求每個學生選擇認為自己讀得最好的文段,比賽的方式可以讓各小組推薦一個同學出來比賽或老師在每組選一名學生來作代表進行比賽,小組競爭朗讀,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更高。
因為學生已經(jīng)通過“思維導圖”閱讀法對課文的內容、人物、情節(jié)等了解得較深入,還有進行預習時所做的“導學預習單”,所以在“交流”“質疑”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就會比較容易。老師一定要做到的是:抓住文章中心的問題,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研讀。交流的順序先安排在小組內交流,在小組老師的帶領下逐一發(fā)言。然后,小組老師根據(jù)組內同學的發(fā)言,選出代表本組見解進行全班交流,質疑,老師適時點撥。
模塊三:拓展練習(1~2課時)
授課結束之后,我把雙基訓練整合,根據(jù)各個單元知識重點、難點來編制一本《精讀課文練習題》進行生字綜合訓練、閱讀理解綜合訓練。通過拓展練習來鞏固本單元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以這樣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來鞏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另外結合一個“單元主題寫作”。單元主題寫作,也就是在每教完一個單元,將本單元文章與《全閱讀》單元文章相結合,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這些文章的特點并交流讀后的感受或體會,圍繞主題寫一寫有關的文章。
通過在一段時間的實踐、摸索,在進行單元整合教學上較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會遇到不少問題需要我繼續(xù)去探究。但我相信“路是人走出來”,我會一如既往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道路上探索下去。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