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
奔跑22載,這一次,阿湯哥盯上了航空特技飛行
截止2018年9月10日,《碟中諜6》的全球累計票房超過7億美元。在中國大陸上映僅3天,就瘋狂吸金5億多人民幣,當日排片占比50%。系列動作片的續(xù)集,往往有狗尾續(xù)貂之嫌,或因劇情乏力,或因主角遲暮。以碟中諜致敬的007系列為例,近年來少有佳作,很多人猜測《007:幽靈黨》或成終篇。這一次,56歲的湯姆·克魯斯(粉絲愛稱“阿湯哥”)無疑打了次漂亮的翻身仗。
系列動作電影通常有個弊端,隨著套路被觀眾所熟悉,主創(chuàng)往往專注于腦洞大開的動作戲,導致文戲乏力,全片節(jié)奏感極差。在碟中諜系列中,主角伊森·亨特敢于挑戰(zhàn)各種常人難以想象的極限動作,目的只有一個:完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哦不對,IMF小組接到的任務。第五部和第六部的導演是克里斯托夫·邁考利,其職業(yè)為編劇、導演、制作人,1996年就以《非常嫌疑犯》獲得第68屆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這次的《碟中諜6》,他便是編劇之一。相比前幾部,《碟中諜6》的劇情設計更為復雜,也更注重對人物性格的塑造。這使得148分鐘的劇情不但未顯拖沓,反而令人欲罷不能。
從敘事結構來看,《碟中諜6》有意利用一起事件推動下一起事件,主線進展流暢。除了全新的故事之外,影片還見縫插針地把前五部致敬了一遍:易容術、麻醉針、爬繩索、布景審判、徒手攀巖、城市跑酷、摩托車追逐、最后一分鐘營救,一個不缺。或許是編劇的有意設計,圍繞主角伊森.亨特,《碟中諜6》里的很多元素都出現(xiàn)了兩次——兩個夢境、兩次換臉、兩場空中戲(跳傘和直升機)、兩場卡縫戲(汽車卡墻縫和直升機卡山縫)、兩個心愛的女人,以及最后需要同時拆除的兩個钚核等。散布在主線劇情AB段的對稱敘事,成就了主角伊森·亨特的鏡舞。
眾所周知,湯姆·克魯斯不愿意假手于綠幕,堅持實景拍攝動作戲,力求真實、拳拳到肉。借助科技的進步,《碟中諜6》的動作戲在賦予畫面美感的同時,不斷挑戰(zhàn)著人的想象力。本片的重中之重,是兩場驚艷的航空特技飛行。
碟中諜系列的一個特點就是開門見山,開場3分鐘之內(nèi)必能讓觀眾死死盯著畫面,屏息等待最后一個鏡頭的到來。這一次,阿湯哥的出場是HALO——高跳低開跳傘。因與手機游戲“絕地求生”的開場類似,被網(wǎng)友戲稱為“吃雞”。為了增加張力,劇情設計為伊森·亨特和另一名特工從客機巡航高度同時跳傘,在空中亨特就不得不將自己的氧氣瓶轉(zhuǎn)給遭遇雷擊意外的隊友。
跳傘運動風靡全球多年,國內(nèi)愛好者也能去到河南安陽機場、萊蕪雪野湖機場、天津竇莊機場等地體驗“吃雞”。常規(guī)來說,跳傘的起跳在三四千米左右,無需自備氧氣瓶。而HALO跳傘的起跳高度在4600~11000米,開傘高度在600米以下,由于起跳高度空氣稀薄,跳傘人員必須帶氧氣面罩。據(jù)悉阿湯哥為了3分鐘的片段,在美國某基地訓練了9000米以上HALO跳傘,拍了106條從7600米高空特種跳傘的畫面。在此也為扛著幾十斤設備同期跳傘的攝影團隊點贊。
在軍事中,HALO跳傘是特種部隊執(zhí)行突擊偵查任務常用的一種戰(zhàn)術,能夠有效避開地面雷達和導彈的威脅,保證精確進入目標點。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為了盡快進入災區(qū)、了解災情,我軍空降兵某部15名先遣隊員從5000米跳傘,成功空降到四川省茂縣區(qū)域,為指揮部指揮部隊開進和部署抗震救災提供了科學的信息依據(jù)。因為山區(qū)氣流亂,高開很容易偏離目標點,所以15名勇士在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指揮、無地面標識的條件下,仍然以生命為賭注,采用了HALO跳傘。
與開場的跳傘戲相對應,《碟中諜6》的高潮部分是兩架直升機的峽谷對戰(zhàn)。該場景的實際拍攝地點在挪威的Preikestolen,沿途都是峽灣風景最美的地方。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阿湯哥爆料自己為了這場戲?qū)iT前往空客公司,花12天學會了駕駛直升機。就為親自完成直升機特技飛行,他又通過夜以繼日的訓練,很快成為2000小時飛行經(jīng)驗的駕駛員。墜機前的360°俯沖盤旋高難度動作,就是阿湯哥親自駕機完成的。為了拍好空中追逐戲份,攝制組動用了多達13架直升機,相距最近時只有幾英尺。劇組的努力確實沒有白費,兩架H-125一前一后對峙、陽光灑在旋翼上的場景,配合美輪美奐的峽灣背景,構成了《碟中諜6》最美的一幕。
《碟中諜6》開頭和結尾的航空特技飛行,相互呼應,讓人大呼過癮。有意思的是,影片開頭跳傘時使用的運輸機,并非《碟中諜5》里的A-400M,而是波音公司的C-17,結尾處卻用到了空客公司的H-125。在同一部影片中突出兩家航企巨頭的明星產(chǎn)品,不知是不是導演的又一次有意為之?
責任編輯:武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