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南宋名將岳飛之師、人稱“陜西大俠鐵臂膀”的周侗,叱咤疆場,戰(zhàn)功赫赫。他解甲歸田后,迷上了古董收藏。
癡迷收藏的他,視古董如生命。一日,一群朋友來欣賞他的藏品,他如數(shù)家珍般地一一介紹。就在他介紹最心愛的一只古瓶時,一不小心古瓶從他的手中滑落,他趕緊彎腰抱住,幸而古瓶沒有落地,但他卻被嚇得面如土色、滿身是汗。
這件事讓周侗迷惑不已,自己戎馬生涯大半輩子,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腥風(fēng)血雨,為什么一只古瓶竟把自己嚇成這樣?他還時常做噩夢,或夢見古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或夢見古瓶被盜去,甚至夢到房子倒塌砸碎了古瓶……
這只古瓶讓周侗神情恍惚、癡迷不悟,夫人見他這般焦慮心疼不已,無意中說道:“那古瓶還不如摔碎算了,說不定你就不會這樣了。”周侗恍然大悟:因為過于迷戀,才會患得患失,這是自己給自己制造的心魔,使自己難以解脫。于是,他咬咬牙將那只古瓶摔了。當(dāng)天晚上,他居然安穩(wěn)地睡了個好覺。
無獨有偶,《清朝野史大觀》中記載了一則故事。清朝道光年間有位刑部大臣名叫馮志圻,他一生酷愛碑帖書畫,收藏?zé)o數(shù),但對他人極少吐露,赴外地巡視,更是三緘其口,不吐露絲毫心跡,以防斗筲之徒投其所好,施其所求。一次,一位下屬獻(xiàn)給他一本宋代拓本碑帖,他卻原封不動退回。有人勸他打開看看,何必一點兒情面也不講。他便說:“這種古物乃稀世珍寶,我一旦打開,就可能愛不釋手,不打開,還可想象它是贗品,封其心眼,斷其誘惑,怎奈我何?”
周侗摔碎了自己最喜愛的古瓶,從心魔中解脫了出來,沒有了古瓶之累,一身輕松。馮志圻面對名貴碑帖的誘惑,選擇了封心眼,不給誘惑接近自己的機(jī)會,斷其了各種誘惑的煩惱,堅守心靈的一方凈土,獨善其身。
時下,許多人之所以活得苦惱、疲憊、焦慮、彷徨,甚至絕望,找不到人生的真趣,其根本就在于他們被金錢、權(quán)力、美色、喜好等外界的種種誘惑迷住了雙眼,背負(fù)著貪戀錢財權(quán)色的沉重行囊前行,癡迷不悟,難以自拔,以至于最后陷入萬丈深淵!
莊子在《逍遙游》中說:“鷦鷯筑巢,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闭f的是鷦鷯鳥在深林中筑巢,不過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擁有整個森林?鼴鼠在河邊飲水,不過以喝飽肚子為限,何必要占有整個河流?人的一生其實真正需要的并不多,想要的卻太多,是無窮無盡的欲望讓誘惑成為誘惑,讓誘惑可以誘惑。如果能夠像周侗、馮志圻那樣,不被“古瓶”、“名帖”所累,不被誘惑所左右,不被情感所掣肘,不被“心魔”所迷惑,事情來了便不會有什么壓力,事情去了也不會有什么憂慮。
《禮記·大學(xué)》曰:“大學(xué)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狈彩逻^猶不及,物極必反。而被貪欲迷住了雙眼不知止者,其后果輕則損財、致災(zāi),遭人生挫折;重則車毀人亡,遭滅頂之災(zāi)。止欲,方能超越心靈寬度,神清氣正,不急不躁,慎始慎終,安全、穩(wěn)定地跑完人生旅程。
“外累由心起,心寧累自息”。達(dá)觀超脫,清心寡欲,寧靜致遠(yuǎn),淡泊名利,來去隨心,心態(tài)平靜,隨時隨地保持一顆平常心,過簡單快樂了無牽絆的生活,還有什么樣的人生不圓滿,還有什么樣的生活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