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惜漢字,弘揚傳統(tǒng)文化;以古為鑒,細說字間故事
釋意:
“貪”指的是愛財;“墨”因為是黑色,所以引申出烏黑、不凈的意思。“貪墨”指貪圖財利的人和行為,貪污不廉潔的官員則被視為“墨吏”。
字里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叔向在晉國政壇活躍了三十年之久。他主張遵循舊法,非常維護西周禮樂文化傳統(tǒng)。
但叔向的弟弟叔魚卻是一個貪財好色的人,他在擔任晉國司寇后,更是貪得無厭。
一次,叔魚派人停駐在衛(wèi)國境內,向衛(wèi)國索取錢財物品。衛(wèi)國不給,他就放任手下給衛(wèi)國搗亂。直到衛(wèi)國的屠伯奉命,送給叔魚許多錦緞后,叔魚才讓手下停止搗亂的行為。
后來,晉國兩個聲勢顯赫的貴族因一塊土地起了爭執(zhí)。貴族雍子的封地和貴族邢侯的封地毗鄰,沒有嚴格的界線,雍子便私自擴大封地的邊界,侵占了邢侯的土地。兩個貴族鬧得不可開交,官司打到了晉國卿大夫韓宣子面前,韓宣子將案子交給叔魚處理。雍子得知這一消息后,趕忙把女兒嫁給叔魚,以換取他的青睞。于是,在此案中,叔魚公然包庇雍子,宣判邢侯有罪。
誰想,邢侯一怒之下,竟殺了叔魚和雍子,讓案情變得更加嚴重。韓宣子頭疼不已,只好向叔向請教該怎樣斷案。
叔向沒有偏袒弟弟,他說:“這三個人罪狀相同,那就殺了邢候,讓三人的尸體示眾吧。雍子知道自己的罪過,卻用他的女兒賄賂叔魚,這種自己有罪惡卻掠取別人美名的行為就是‘昏;叔魚出賣法律,這種貪婪而敗壞職責的行為就是‘墨;邢侯擅自殺人,殺人而沒有顧忌的行為就是‘賊?!断臅氛f,‘昏、墨、賊,處死,這是皋陶的刑法,請照辦?!?/p>
邢侯聽說之后,馬上逃跑了,于是邢侯的家屬代替他接受懲罰,雍子和叔魚的尸體也被拉出去示眾。
孔子對此評論道:“叔向有著古代流傳下來的正直作風。他不包庇親人,直接指出親人的罪惡,不給他減輕罪責。叔向做事合于道義,可以說得上是正直的人了!”
——整理自《左傳》
你知道嗎?
1. 史學界和司法界公認的中國司法鼻祖是皋陶——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圣”之一。他創(chuàng)刑造獄,被任命為掌管刑法的“士”和掌管牢獄的“理”。
皋陶死后葬于六安,被尊為六安國的始祖,因此安徽六安又被稱為“皋城”。
2. 叔向和叔魚都不姓“叔”,他們復姓“羊舌”,“叔向”和“叔魚”是他們的字。古人出生后不久,由父母取名。成人之后,又會取與名相關或者表示德行的字,用于平輩間相互稱呼。例如,孔丘字“仲尼”,李白字“太白”。
3.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梁鳣,字“叔魚”??鬃油砟曛洞呵铩窌r,叔魚多伴其左右,整理修繕文稿。作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叔魚為人謙和,處世沉穩(wěn),和叔向的弟弟叔魚真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