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N
摘 要:《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唐代中國宮廷樂舞。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它在音樂舞蹈史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國樂舞藝術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它深刻展現(xiàn)了唐代大曲的特點,是研究唐代大曲的經典作品。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做了細致的描述。本文對《霓裳羽衣曲》做簡明介紹,并認為其亦是唐代大曲的經典之作。
關鍵詞:《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 大曲 白居易
中圖分類號:J6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c)-0239-02
1 唐代大曲的典范
唐代大曲是唐代藝術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亮點,《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一首著名的大曲,而關于此曲的創(chuàng)作來歷有很多種說法。一是,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所作。音樂描繪唐玄宗看到的場景的向往童話的月亮,天上的仙女跳舞的音樂。二是基于對《唐會要》記錄的集合:天寶十三年,唐軒宗以常太刻石方式,更改一些西域地區(qū)傳入的音樂,《霓裳羽衣曲》是基于《婆羅門之曲》而改編。盡管坊間流傳著各種神話傳說關于此曲的創(chuàng)作,雖說有些荒誕,但是也反映了《霓裳羽衣曲》與道教的緊密聯(lián)系。
通過對此曲的解析,可以探究出唐代大曲的特點。《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歌舞大曲中獨樹一幟的作品,它不僅融入了傳統(tǒng)元素,更是汲取了西域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破的結構形式。在《教坊錄》中記載了唐代大曲曲名共46個。其中《霓裳羽衣曲》為其中的經典之作。
2 《霓裳羽衣舞歌》的內涵分析
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中提到,全曲共36段,分散序(6段)、中序(18段)和曲破(12段)三部分,融歌、舞、器樂演奏為一體。全曲36段,其經典之處在向我們展示唐代的樂器,舞蹈,服飾以及盛唐氣象。
《散序》的6段為前奏曲,全是自由節(jié)奏的散板,由磬、簫、笛、箏樂器演奏此段,幾種樂器相互融合,擊樂器敲擊均勻有力,時而沉重緩慢,時而清脆,引出管樂器的悠長曲調,加上箏的行云流水。正所謂“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云慵不飛”。
《中序》,又稱《歌頭》或《拍序》,是一個抒情的慢板部分,有幾個稍有變化,由慢到快,讓人身臨其境。而此段中擊樂器和箏的配合讓人印象深刻,仿佛高山流水,千回百折,余音裊裊。加入了歌舞,使得畫面豐富,為下段做足了鋪墊。印證了“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第三部分為破又名《舞遍》,它是整個音樂的高潮,主要是在舞蹈中,只是伴隨著樂器而沒有歌唱。樂曲也進入到了另外一個層次,擊樂器演奏鏗鏘有力,速度轉為急板。白居易自注云:“凡曲將畢,皆聲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長引一聲也”,可見《霓裳羽衣曲》的尾音拖得很長。
3 《霓裳羽衣舞歌》的美學賞析
《霓裳羽衣曲》的影響力可以從很多詩人的詩詞中反映出來如王建“新?lián)Q霓裳月色裙”、元稹“霓裳羽衣偏宛轉”,在白居易的詩中更是極受偏愛,《琵琶行》中的“初為霓裳后六幺”,抑或是《長恨歌》中的“驚破霓裳羽衣曲”,而其所作的《霓裳羽衣舞歌》更是體現(xiàn)了極高的藝術價值。并且這首詩十分細致的描繪了樂曲結構和舞姿的優(yōu)美。也展現(xiàn)了唐代大曲的美感,讓人身臨其境。
《霓裳羽衣曲》歌舞十分注重表演者的服飾,“不著人家俗衣服”,裙色如虹,身上披的絲帔如飛云流霞,佩著黃金裝嵌瓔珞珠串,響聲泠泠,清脆悅耳;秀發(fā)梳成雙鬟,頭上飾金嵌的珠花,舞姿輕盈柔美,進退飄忽,長袖翩翩似弱柳扶風,裙裾輕曳像繚繞流云,飾羽毛的舞裝隨雙臂揮動,如鸞鳳展翅。通過《霓裳羽衣曲》可以看出唐代大曲的特點,調式為商調式,服飾是用羽毛做裝飾制成的舞衣,非常具有唐代的特征;舞蹈形式豐富,獨舞群舞相互,舞姿結合吸收和參考敦煌壁畫。《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龐大而多變的曲體,其藝術表現(xiàn)力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樂隊伴奏采用的樂器很多,既有傳統(tǒng)的絲竹樂器,也有胡樂的樂器,伴奏樂器眾多,種類齊全。從樂器看,此曲所用到樂器有磬、蕭、笙、箏、笛、箜篌、琵琶等傳統(tǒng)樂器。樂器涉及范圍甚廣,種類上有管樂器,弦樂器,擊樂器。《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龐大而多變的曲體,它的藝術表現(xiàn)、意境創(chuàng)造以及對外來音樂的吸收與融化都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及舞蹈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4 《霓裳羽衣舞歌》的經濟社會影響探析
唐代中國不僅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關系等各方面取得輝煌成就,藝術領域也出現(xiàn)了盛唐氣象,進入了中國藝術史上百花怒放的極盛時期。唐代是中國音樂舞蹈藝術史上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樂舞作品。更是唐代大曲的經典代表。在唐代儒、釋、道、三教相互融合的時期,道教作為國教,對唐代的樂舞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霓裳羽衣曲》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其歷史與現(xiàn)實影響極其深遠。根據(jù)《霓裳羽衣曲》分析和把握,可深究唐代社會對道家教義的接受和弘揚,從而了解了唐代社會的文化背景和道教文化內涵。唐代樂舞藝術的繁盛,與統(tǒng)治者在文化政策上措施和倡導密不可分。唐玄宗本人更是尤為喜愛。唐代科舉文學中出現(xiàn)了以《霓裳羽衣曲》命題的詩賦作品,可見其藝術水平非同凡響。
《霓裳羽衣曲》的歷史價值非常高,是研究唐代大曲非常重要的素材。其展現(xiàn)出來大唐盛世、繁華的景象,讓人印象深刻。而正是唐朝如此繁榮昌盛,才極力地促進了藝術的發(fā)展,它促進了藝術的發(fā)展和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才讓藝術發(fā)展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就此成為中國古代音樂史上非常著名和有研究意義的佳作。
參考文獻
[1] 鄭祖襄.中國古代音樂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高建新,李媛媛.唐詩中的西域民族樂舞——《潑寒胡戲》《劍器渾脫》《西涼樂》《霓裳羽衣舞》[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4(6):40-45.
[3] 黃璐.《月球》對人類孤獨感的描畫[J].電影文學,2015(2):44-46,88.
[4] 聞慧蓮,聞慧芳.唐代《霓裳羽衣舞》藝術風格及思想意境分析[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8(4):354-357.
[5] 覃思.大唐樂舞的弦外之音——《霓裳羽衣舞》的審美情趣[J].藝術探索,2007(6):148-149.
[6] 黃俐平.風吹仙袂飄飄帶猶如霓裳羽衣舞——唐彩繪陶女舞俑賞析[J].東南文化,2000(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