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河北 石家莊 050031)
侯家窯遺址指許家窯文化遺址的74093地點[1—3],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張家口市陽原縣東井集鎮(zhèn)侯家窯村西南約500米處,地理坐標 113°58′39″E,40°06′02″N。該遺址發(fā)現于1974年,發(fā)現以后,與其西北約2300米、同在梨益溝右岸、1973年發(fā)現的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村東北兩叉溝附近的73113地點合為一個遺址,統(tǒng)稱為許家窯遺址。因74093地點地處河北省陽原縣侯家窯村,部分學者將其命名為“河北陽原74093地點”[4]或“河北陽原侯家窯遺址(地點)”[2,5],河北省的各級文物管理研究部門在描述、研究、展示時也采用“侯家窯遺址”的命名,本文亦采用此種命名方法。
該遺址發(fā)現后,先后開展了多次考古發(fā)掘[1,6—9],發(fā)現了豐富的古人類化石、石制品及古動物化石。對該遺址古人類化石、古動物化石種屬、鈾系法測年等方面的研究,多認為該遺址的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段,舊石器時代中期,在我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的演變及古人類發(fā)展演化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也是我們認識許家窯文化遺存的來源。但對該遺址的年代,不同方法測年得出的結果差距巨大,從距今不足兩萬年到數萬年,甚至十幾萬年到四五十萬年,差距最大的達數十萬年[8,10—15],遠遠超出了不同測年方法誤差的范疇,也影響著我們對該遺址在古人類演化、舊石器時代文化演變中的定位。對該遺址年代測定結果差距巨大的原因,有學者在對遺址周圍地質、地貌進行觀察研究后指出,許家窯文化的遺物埋藏于后期的河流階地堆積中,而不是先前認為的泥河灣層[16],對遺址地層認識的偏差,是造成遺址測年結果差距巨大的原因。
為進一步了解泥河灣盆地西部,特別是侯家窯遺址周圍區(qū)域的地質地貌及古人類遺存狀況,進一步認識侯家窯遺址的埋藏類型,為解決許家窯人生存年代問題提供基礎資料,2003年以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這一區(qū)域先后組織多次地質地貌、舊石器調查,對該區(qū)域的地質、地貌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并新發(fā)現舊石器時代遺址(地點)15處(圖一)。
圖一 侯家窯遺址周圍的舊石器遺址(地點)分布圖
狹義的泥河灣盆地亦稱陽原盆地,為冀西北眾多山間盆地之一。盆地南、北、東三面環(huán)山,呈兩山夾一川的長條形,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30公里,基本相當于現在陽原縣境的范圍,西部部分區(qū)域延伸至山西境內。桑干河自西向東橫貫盆地南部。侯家窯遺址即位于盆地西緣、桑干河北岸一條支流——梨益溝的西岸。該區(qū)域北側為東西向的熊耳山余脈,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由高及低依次為:山地、山前丘陵平原、河川。侯家窯遺址即分布在北部山前的丘陵平原地帶,地勢相對和緩。
圖二 梨益溝右岸斷壁剖面示意圖
圖三 大坡地溝北壁剖面示意圖
梨益溝發(fā)育于山西省陽高縣境內,自北向南在陽原縣西北角流入陽原縣境內,穿越縣境西部向南匯入桑干河。梨益溝沿岸共發(fā)育了三級階地,第三級階地為基座階地?;鶠楹恿髑治g后高低不平、呈溝峁狀的泥河灣層,第三級階地堆積直接填充、覆蓋于泥河灣層之上,因泥河灣層頂部侵蝕得不完整,局部區(qū)域保存較高,造成部分區(qū)域階地頂面與泥河灣層頂面在一個平面上。這一帶的漫流堡、侯家窯、趙家窯等村落即坐落于第三級階地上,因為泥河灣層堆積多為致密的黏土和砂質黏土,含水性、透水性非常差,而河流階地堆積相對為含水層,便于打井取水。第二級階地堆積于第三級階地前緣,頂面低于第三級階地前緣頂面4~6米,上游分布較窄,斷續(xù)分布,愈往下游愈開闊。第一級階地在上游分布范圍非常小,僅在局部區(qū)域斷續(xù)可見,沿梨益溝向下游,自宣大高速公路往南至桑干河入河口一帶變得非常開闊,為這一帶的良田。
由于流水侵蝕,梨益溝兩岸多呈斷崖狀,從斷壁上觀察,泥河灣層堆積被后期河流侵蝕改造較為嚴重,在遺址附近尤其明顯。站在梨益溝左岸(侯家窯村南)向對岸(侯家窯遺址)觀察,可以看到,梨益溝右岸斷壁上的泥河灣層堆積被侵蝕成溝壑狀,后期的河流階地堆積呈楔狀填充其中,而河流階地頂面與保存較好的泥河灣層頂面在一個平面上(圖二)。但從梨益溝兩岸的斷壁上觀察,顏色及堆積物的差別特別明顯,侯家窯遺址即位于其中一個楔狀堆積中。周圍區(qū)域調查中,亦可在遺址南側的大坡地溝北壁(圖三)以及長形溝南、北兩側的斷壁看到類似的不整合接觸面。使用探鏟鉆探,梨益溝右岸斷壁接觸面A點與大坡地溝斷壁接觸面B點在遺址西側可以連成一線,呈西北—東南走向(圖四)。該接觸面以西為泥河灣層,以東為河流階地。河流階地以泥河灣層為基座,侯家窯遺址即位于河流階地內。結合梨益溝兩岸發(fā)育的河流階地判斷,該級階地為梨益溝的第三級階地。
圖四 遺址西側泥河灣層與第三級階地接觸面示意圖
調查新發(fā)現遺址15處,皆埋藏在河流階地內,其中位于三級階地的遺址(地點)共12處,二級階地3處,分布在北至許家窯、南至禾堯莊的廣大范圍。
1.第三級階地內的遺址(地點)
第三級階地內共發(fā)現12處遺址(地點),各遺址(地點)地層情況見圖五。
(1)禾堯莊遺址(HYZ)
位于陽原縣東井集鎮(zhèn)禾堯莊村北約100米處,地理坐標113° 59′ 19″ E,40°06′07″N。該遺址最初發(fā)現于2003年,位于四面環(huán)溝、僅在西北部與西側土臺相連的長方形土臺之上,調查時地面散落大量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在地層中也采集到一些石制品。2005、2007 年夏天多次復查,發(fā)現該區(qū)域取土破壞嚴重,上部堆積多被后期取土取走,地表殘留有石制品和動物化石。
遺址所在土臺南面、西面皆呈斷崖狀,西南角頂面殘存一圓形土包,至斷崖底部形成高10余米的剖面,自上而下由黃土、河流相堆積、泥河灣層堆積三部分組成。從土臺西南角斷崖剖面觀察,地層自上而下為:
①黃色粉砂質黏土,多被取走,最厚處118厘米。
②灰綠—灰—藍灰色粉砂質黏土,含大量粗砂、細砂,夾多層粗砂、礫石條帶,含多種不同顏色黏土團塊,厚270厘米,90厘米以下發(fā)現有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底部不整合。
③藍灰—灰—灰白色黏土,弱水平層理發(fā)育,為泥河灣層,厚700厘米多至溝底,未見底。
圖五 第三級階地內遺址(地點)地層柱狀圖
兩次共采集石制品17件,包括石核1件,石片9件,刮削器7件。原料有石英巖、燧石、石英砂巖、硅質灰?guī)r、瑪瑙等。
07HYZ∶04 石核,原型為石英砂巖的礫石。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2厘米×2.3厘米×3.1厘米,重21.4克。臺面為礫石面,沿一側連續(xù)多次同向剝片,為單臺面石核,臺面角55°~89°。
03HYZ∶05 石片,原料為石英砂巖。長方形,長×寬×厚為4.1厘米×3.3厘米×1.5厘米,重18.1克。臺面、背面皆為礫石面,臺面角82°,腹面較平,打擊點集中,半椎體明顯(圖七,6)。
07HYZ∶05 石片,原料為石英巖。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3.2厘米×2.8厘米×1.1厘米,重9.2克。素臺面,不規(guī)則橢圓形,臺面角93°,背面多個石片疤,皆為同向,腹面凹凸不平(圖七,9)。
03HYZ∶08 刮削器,原型為燧石石片。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1.7厘米×2.2厘米×0.6厘米,重2.4克。在遠端向背面修理出一凹凸刃,刃長2厘米。多層修疤,修疤較淺、連續(xù),刃緣規(guī)整,可能采用壓制修理,刃角56°(圖七,8)。
07HYZ∶01 刮削器,原型為石英巖石片。三角形,長×寬×厚為3.3厘米×3厘米×1.5厘米,重21.7克。在左側對向修理出一凸刃,刃長4厘米,修疤均勻,刃緣規(guī)整,刃角72°。
動物骨骼化石非常豐富,可鑒定種屬和部位的有:鹿科第一趾骨遠端,原始牛左前臼齒、右下頜骨殘段,披毛犀左上臼齒,獾右下頜骨殘段,各1件。大量的因破碎嚴重難以鑒定種屬。
(2)大坡地溝 2號地點(DPDG2)
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南偏西約650米處,地理坐標 113°58′50″E,40°05′57″N,海拔965米。遺址位于大坡地溝的北側,梨益溝三級階地前緣的上部,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地表長有雜草。2007年夏天發(fā)掘侯家窯遺址時在此調查,于大坡地溝北壁斷壁的黃色粉細砂中發(fā)現石制品。
依據斷面,遺址的地層自上而下可以分為3層:
①耕土,灰色砂土,比較松散,深10厘米。
②褐色粉砂層,柱狀節(jié)理發(fā)育,厚290厘米。
③黃色細砂層,夾數條粗砂條帶,水平層理,上部發(fā)現有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厚450厘米,未見底。
文化遺物包括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兩類。
石制品共2件,包括刮削器、斷片各1件,原料全部為脈石英。
07DPDG2∶01 刮削器,原型為脈石英的斷塊。長×寬×厚為2.7厘米×2.4厘米×2.7厘米,重12.7克。在較直一側單向修理出一直刃,刃長1.9厘米,多層修疤,修疤欠規(guī)整,刃角68°。
動物化石1件,破碎嚴重,難以鑒定種屬。
(3)大坡地溝 3號地點(DPDG3)
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南偏西約700米處,地理坐標 113°58′51″E,40°05′55″N。遺址位于大坡地溝的南側,梨益溝三級階地前緣的上部,與大坡地溝2號地點隔溝相望,地勢向東南方向傾斜,地表水土流失嚴重,出露有粉砂。2007年夏天調查時于灰褐色黏土中發(fā)現石制品和動物化石,比較豐富。
該斷壁由于坍塌嚴重,下部被覆蓋,只有上部出露部分地層。自上而下可分為2層:
①黃色粉砂,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距地表150厘米處發(fā)現有動物化石,厚270厘米。
②灰褐色黏土,呈顆粒狀,40厘米處發(fā)現有石制品和動物化石,下部被坡積土覆蓋,未見底。
石制品共6件,包括石核、石片、石球、斷塊各1件,斷片2件,原料主要為脈石英、石英砂巖、火山角礫巖三類。
07DPDG3∶03 石核,原料為脈石英。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4.4厘米×3.5厘米×2厘米,重27.1克。節(jié)理發(fā)育,含較多顆粒,臺面為自然面,多個同向石片疤痕,臺面角77°。
07DPDG3∶09 石球,原料為火山角礫巖。近球形,略扁,一面圓弧狀,另一面有幾個凹坑,最大徑11.8厘米,最小徑9.2厘米,重1434.4克。周身布滿磕碰的疤痕,表面有很厚的黃褐色銹斑。該標本在發(fā)現時已脫離原始地層,發(fā)現于斷崖底部,結合周圍地層堆積及石球上附著的褐色黏土分析,可能出自斷崖上第②層的灰褐色黏土中。
動物化石多破碎嚴重,可鑒定種屬及部位的有馬科的門齒、下頜骨殘段、枕骨殘塊,另有6件因破碎嚴重難以鑒定種屬。
(4)大坡地溝 4號地點(DPDG4)
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南偏西約750米處,地理坐標 113°58′51″E,40°05′55″N,海拔969米。遺址地處大坡地溝南側一條南北向的“V”字形小沖溝的中間地帶,大坡地溝3號地點東側約30米處。2007年調查時在斷壁的黃色粉砂中發(fā)現石制品1件。
依據沖溝斷壁,地層自上而下分為3層:
①表土層,灰色砂土,深10厘米。
②黃色粉砂,水平層理,上部有一層小礫石,下部有透鏡體,厚300厘米。
③黃色粉砂質黏土,水平層理,頂部發(fā)現石制品,厚230厘米,未見底。
文化遺物僅石制品1件。
07DPDG4∶01 單臺面石核,原型為石英的礫石。長條形,長×寬×厚為1.8厘米×4.8厘米×2.8厘米,重17.4克。臺面為不規(guī)則四邊形,多保留礫石面,局部有打片崩落的疤痕,從正、背兩面剝片,打擊點集中,放射線清晰,臺面角77°~101°。
(5)大坡地溝 5號地點(DPDG5)
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南偏西約780米處,地理坐標 113°50′53″E,40°05′55″N。遺址地處大坡地溝南側一條東南—西北向的小沖溝的東壁北端,大坡地溝4號地點東側約30米處,梨益溝三級階地前緣與二級階地后緣交接地帶的上部。2007年調查時,在剖面及底部發(fā)現一些石制品和動物化石。
剖面下部被坍塌的浮土覆蓋,只出露上部局部,自上而下分為2層:
①表土層,灰色砂土,含少量礫石,厚35厘米。
②黃色粉砂,水平層理,210厘米處發(fā)現石制品、動物化石,其下被坡積土覆蓋,未見底。
石制品共5件,包括石片、刮削器各1件,斷塊3件,原料有石英巖、硅質灰?guī)r等。
07DPDG5∶02 刮削器,原型為石英巖的石片。長方形,長×寬×厚為2.4厘米×2.4厘米×1.3厘米,重7.9克。背有一脊,斷面呈三角形,在左側向背面修出一微凸刃,刃長1.3厘米,修疤較小,排列緊密,刃緣整齊,刃角72°。
動物化石共5件,破碎嚴重,難以鑒定種屬。
(6)長形溝地點(CXG)
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南偏西約600米處,地理坐標 114°42′04″E,40°15′28″N。遺址西北距侯家窯遺址約200米,同處于梨益溝右岸,長形溝溝口東側。2003年調查,在面向梨益溝剖面的黃色粉砂中發(fā)現石制品、動物化石。
依照梨益溝的右岸斷壁剖面,地層自上而下分為4層:
①灰黃色細砂,具有水平層理,厚450厘米。
②黃色粉砂,柱狀節(jié)理發(fā)育,中下部發(fā)現有石制品、動物化石,厚500厘米。
③砂礫石層,水平層理,厚度變化大,厚50~110厘米。
④棕黃色黏土,水平層理,為泥河灣層,厚700厘米未到底。
在地層及坍塌的土堆中采集石制品6件,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各2件,原料有石英砂巖、燧石、脈石英等。
03CXG∶01 錘擊石核,原型為石英砂巖的礫石。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7.1厘米×3.9厘米×3.9厘米,重126.1克。采用轉向打法,多個剝片面,多個石片疤,石片疤痕多不同向(圖七,1)。
03CXG∶03 石片,原料為燧石。四邊形,長×寬×厚為2.8厘米×2.5厘米×0.6厘米,重3克。素臺面,石片角93°,背面為同向石片疤,腹面較凸,打擊點集中,同心波清楚。
03CXG∶05 刮削器,原型為燧石石片。長方形,長×寬×厚為2.5厘米×3厘米×0.9厘米,重7.6克。在左側向背面修理出一直刃,多層修疤,刃緣規(guī)整,刃長2厘米,刃角38°(圖七,11)。
(7)魚嘴溝2號地點(YZG2)
魚嘴溝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西,為一條南北向的沖溝,溝口沖向梨益溝,有多條分叉。遺址即位于魚嘴溝東側,西南距魚嘴溝1號地點約100米,地理坐標113°58′35″E,40°06′19″N。2003年調查時,在魚嘴溝東壁的黃色粉砂中發(fā)現少量石制品。
依魚嘴溝東壁剖面,地層自上而下分為3層:
①表土層,厚約30厘米。
②黃色粉砂,厚70厘米,上部發(fā)現少量遺物。
③灰褐色細砂與黃色粉砂互層,深150厘米,不見底。
石制品共發(fā)現3件,包括錘擊石核、砸擊石核、斷塊各1件,原料有石英、石英巖、燧石。
03YZG2∶02 砸擊石核,原型為石英巖礫石。長條形,長×寬×厚為4厘米×2.1厘米×1.8厘米,重15.3克。兩端剝片形成兩極石核,刃狀臺面,多次剝片,周身是疤,僅局部保留礫石面(圖七,2)。
(8)廟兒溝地點(MEG)
廟兒溝為陽原縣侯家窯村中的一條東南—西北向的沖溝,溝口向東沖向八一水庫,中部有一條向北的分叉,遺址即位于分叉西側,地理坐標 113°50′35″E,40°06′19″N。2003年夏天在此調查時,于分叉西側的剖面上采集石制品2件,地處三級階地的上部。
據溝北壁剖面,地層自上而下可分為2層:
①黃色粉砂,深1120厘米,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下部發(fā)現有石制品和動物化石。
②灰綠色黏土,為泥河灣層,頂部不整合,深300厘米至溝底,未見底。
發(fā)現石制品2件,包括石核、石片各1件,原料為脈石英、燧石各1件。
03MEG∶01 多臺面石核,原料為脈石英。不規(guī)則的塊狀,長×寬×厚為5.3厘米×5.9厘米×4.3厘米,重175克。只有主臺面為礫石面,其余各面全部為剝片疤痕,少量為異向剝片,采取轉向打片所致。
03MEG∶02 石片,原料為燧石。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6.3厘米×4.8厘米×2.3厘米,重78.1克。素臺面,背面多個疤痕,以同向為主,少量異向,保留約50%的礫石面,腹面因石料質地不均勻而凹凸不平,臺面角98°。
(9)東梁口溝遺址(DLKG)
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東,黑石頭溝東側一條東西向沖溝溝口南側,地理坐標為113°59′09″E,40°06′24″N。該支溝當地人俗稱“東梁口溝”,溝口西端沖向八一水庫,溝底為侯家窯村至趙家窯村的一條土路。2007年夏天在此開展舊石器調查時,于溝口南側土臺子的剖面及底部發(fā)現石制品。
依據溝南壁剖面,地層自上而下分為3層:
①耕土層,深10厘米。
②黃色粉砂,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厚400厘米,300厘米以下發(fā)現有石制品、動物化石和鴕鳥蛋皮等。
③砂礫石層、粗砂、細砂的互層,水平層理,厚600厘米未見底。
發(fā)現石制品共6件,包括石片4件,斷片2件,原料全部為脈石英。
07DLKG∶02 石片,原料為脈石英。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3.8厘米×3.8厘米×2.3厘米,重39.3克。素臺面,背面全疤,多個石片疤,不同向,腹面較平,臺面角76°。
(10)黑石頭溝遺址(HSTG)
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東南黑石頭溝的東岸,八一水庫大壩南側,距離侯家窯村約400米,地理坐標 113°59′00″E,40°05′33″N。2003年調查時,在斷崖中部的黃色粉砂中發(fā)現有打制石制品。
依據遺址西側黑石頭溝溝邊的斷崖,地層自上而下可分為3層:
①耕土層,深10厘米。
②黃色粉砂,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含有少量砂礫,厚700厘米,中部發(fā)現有石制品、動物化石等。
③砂礫石層,呈水平層理,厚200厘米未見底。
文化遺物僅石制品,共5件,包括石核3件,石片1件,斷片1件,原料有燧石、硅質灰?guī)r等。
03HSTG∶01 石片,原料為燧石。長條形,長×寬×厚為3.4厘米×1.5厘米×0.15厘米,重3克。刃狀臺面,背面保留有大部分礫石面,有多條縱向長形石片疤痕,頂端有多個崩裂的疤痕,腹面較平,呈內弧狀,遠端內收,打擊泡不明顯。從特征觀察,可能為砸擊石片(圖七,10)。
(11)七畝溝遺址(QMG)
遺址位于陽原縣東井集鎮(zhèn)漫流堡村西南約1000米處一條東北—西南向沖溝(當地俗稱“七畝溝”)的溝口北側,地理坐標113°59′57.7″E,40°05′00.9″N。2003 年調查時,在附近區(qū)域發(fā)現過打制石器,進行試掘后發(fā)現一些石制品,命名為漫流堡遺址[17],后由于地貌變化,難以確定具體位置。2008年夏天再次在該區(qū)域調查時,于七畝溝北側的灰色砂質黏土中發(fā)現打制石制品2件。
依據七畝溝北壁剖面,該遺址的地層自上而下為:
①耕土層,深20~50厘米。
②黃色細砂層,水平層理,厚約80厘米。
③灰色黏土,在上部發(fā)現石制品,厚約150厘米未到底。
文化遺物僅石制品,共2件,全部為石核,原料分別為石英巖、硅質灰?guī)r。
08QMG∶01 石核,原型為石英巖礫石。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3厘米×3.8厘米×2.9厘米,重33.9克。沿兩個相鄰的面剝片,多個石片疤痕,臺面角較小,70°~95°。
(12)西坡遺址(XP)
遺址位于陽原縣東井集鎮(zhèn)漫流堡村西約800米處,西距梨益溝約200米,當地俗稱“西坡”,地理坐標113°59′41.1″E,40°05′28.5″N。2008年調查時,于黃色粉砂中發(fā)現打制石制品。
該斷崖較低,出露地層較少,地層自上而下為:
①表土層,深約100厘米,前沿被流水沖刷坍塌。
②黃色粉砂,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出露150厘米,上部發(fā)現石制品。
共發(fā)現石制品2件,石片、刮削器各1件,原料為脈石英。
08XP∶01 石片,原料為脈石英。四邊形,長×寬×厚為2.9厘米×2.9厘米×1.5厘米,重15克。素臺面,不規(guī)則形,腹面比較凸,打擊點集中,打擊泡凸起,臺面角106°,背面為礫石面。
08XP∶02 刮削器,原型為脈石英的斷塊。三角形,長×寬×厚為3.4厘米×3.5厘米×1.4厘米,重16.8克。在一端連續(xù)向一面加工,修理出一凸刃,多層修疤,刃緣整齊,刃長3.4厘米,刃角66°。
2.第二級階地內的遺址(地點)
包括大坡地地點、大坡地溝1號地點、魚嘴溝1號地點,各地點地層情況見圖六。
(1)大坡地地點(DPD)
遺址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南約750米處,大坡地溝與梨益溝交匯處的南側,當地老百姓俗稱“大坡地”地塊的北緣,地理坐標113°59′02″E,40°05′55″N。2007 年夏天調查時,在溝壁下部坍塌的土堆中發(fā)現有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后在此挖掘探溝,發(fā)現其原生層位為黃色黏土層。
根據探溝的剖面,地層自上而下共分為6層:
①耕土層,深10厘米。
②黃色粉砂,厚90厘米,夾多條粗砂礫條帶。
③砂礫石層,厚約100厘米,呈水平層理。
④黃色黏土,厚70厘米,30厘米以下發(fā)現有石制品、動物化石和鴕鳥蛋皮等。
⑤砂礫石層,厚100厘米,具有水平層理。
⑥灰綠色黏土(泥河灣層),頂部不整合,厚40厘米,未見底。
文化遺物包含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兩類,比較豐富。石制品共11件,包括石片5件,刮削器2件,近端斷片1件,斷塊3件,原料有石英砂巖、燧石、石英巖等。
07DPD∶03 石片,原料為深灰色石英砂巖。三角形,長×寬×厚為3.5厘米×6.5厘米×1.6厘米,重30.8克。臺面、背面皆為礫石面,為第一次剝落的石片,腹面較凸,打擊點散漫,臺面角96°。
07DPD∶11 石片,原料為燧石。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2.2厘米×1.3厘米×1.1厘米,重1.2克。素臺面,不規(guī)則半圓形,長×寬為0.7厘米×0.3厘米,背面有兩個不同向的石片疤,采用轉向打法形成,局部保留有礫石面,腹面較平,打擊點集中,打擊泡、放射線、同心波清楚(圖七,12)。
07DPD∶05 刮削器,原型為長方形燧石石片。長×寬×厚為2.5厘米×1.9厘米×1.4厘米,重6.4克。在左側向背面修理出一直刃,刃長1.9厘米,修疤較小,排列緊密,刃緣規(guī)整,刃角49°。
圖六 第二級階地內遺址(地點)地層柱狀圖
07DPD∶01 近端斷片,原料為燧石。四邊形,長×寬×厚為2.6厘米×3.5厘米×1.1厘米,重10.1克。臺面為礫石面,長條形,背面多個同向石片疤,保留少量礫石面,打擊點散漫,腹面凹凸不平(圖七,7)。
動物化石18件,其中鴕鳥蛋皮化石碎片2件。其它動物化石碎塊16件,種屬難辨,多有打擊痕跡。
(2)大坡地溝 1號地點(DPDG1)
遺址位于陽原縣侯家窯村南約650米處,大坡地溝溝口的北側,大坡地遺址西北約200米處,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地理坐標113°58′57″E,40°05′57″N。由于流水侵蝕,溝北壁形成了4米多高的剖面,2007年夏天在此調查時,在剖面及溝底發(fā)現有石制品、動物化石。
依據大坡地溝北壁剖面,遺址的地層自上往下共分為6層:
①耕土層,深10厘米。
②黃色粉砂層,厚約100厘米,垂直層理,下部含有少量大小不等的礫石,大的直徑可達10厘米。
③黃色細砂層,厚45厘米,水平層理發(fā)育。
圖七 調查發(fā)現的石制品
④砂礫石層,東邊厚約30厘米,向西漸厚,最厚處約210厘米,中上部含有一些8~25厘米的礫石。
⑤淺黃色粉砂,西邊最薄處3厘米,向東漸厚,最厚處110厘米,發(fā)現有石制品和動物化石。
⑥砂礫石層,厚170厘米未見底。
文化遺物包括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兩類,比較豐富。
石制品共6件,包括石核2件,石片2件,斷片1件,斷塊1件。
07DPDG1∶02 多臺面石核,原料為脈石英。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4.2厘米×5.4厘米×3.4厘米,重75.3克。采用轉向打法,不斷變換臺面,有多個石片疤痕。
07DPDG1∶01 砸擊石核,原型為燧石的礫石。長條形,長×寬×厚為2.9厘米×1.9厘米×1.1厘米,重7.8克。一端為刃狀臺面,兩側有大量砸擊崩落的石片疤,另一端為平面狀,有多層撞擊的疤痕,四周有多個長形石片疤(圖七,3)。
07DPDG1∶06 石片,原料為石英巖。不規(guī)則四邊形,長×寬×厚為2.6厘米×2.3厘米×1.6厘米,重8.9克。素臺面,臺面角109°,背面兩個同向石片疤,有一縱向脊,斷面呈三角形(圖七,4)。
動物化石 2件,包括鴕鳥蛋皮碎片1件,犀牛臼齒殘片 1件。
(3)魚嘴溝1號地點(YZG1)
遺址位于魚嘴溝溝口西側第一條沖溝的頂端,東北距侯家窯村約450米,地理坐標113°58′32″E,40°06′18″N。2003 年調查時,在剖面及前部的坡上發(fā)現大量的石制品,非常豐富。
依據臺地前緣的斷崖剖面,地層自上而下為:
①表土層,深約20厘米。
②黃色粉砂,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厚約100厘米。
③黃色砂質黏土,含多層砂礫石條帶,微水平層理,自頂部開始發(fā)現石制品,厚100厘米未到底。
文化遺物僅有石制品,非常豐富,僅采集5件,包括石核1件,石片3件,刮削器1件,原料有石英、脈石英、燧石、瑪瑙等。
03YZG1∶03 石核,原料為瑪瑙。不規(guī)則四邊形,長×寬×厚為5.8厘米×7.5厘米×3厘米,重137.9克。臺面為不規(guī)則形,多層修疤,剝片過程中不斷調整剝片的角度,沿一側連續(xù)同向剝片,多個石片疤痕。
03YZG1∶01 石片,原料為燧石。扇形,長×寬×厚為2厘米×1.8厘米×0.5厘米,重1.5克。素臺面,臺面角112°,背面多個石片疤,僅在底緣處保留有少量的礫石面,腹面較平,打擊點集中,半椎體明顯,同心波清晰(圖七,5)。
03YZG1∶04 石片,原料為脈石英。四邊形,長×寬×厚為4.9厘米×4.4厘米×1.4厘米,重25.3克。臺面為礫石面,腹面較平,背面多為石片疤,只在底部保留少量礫石面,臺面角115°。
03YZG1∶02 刮削器,原型為石英的扁平礫石。不規(guī)則形,長×寬×厚為3.1厘米×2.8厘米×1.1厘米,重11.9克。在扁平一端連續(xù)砸擊,形成一薄銳的刃口,修疤兩側崩裂,刃長2.6厘米,刃角45°,另一端有反作用力撞擊的破裂疤。
本次調查新發(fā)現舊石器時代遺址(地點)15處,進一步豐富了泥河灣盆地的舊石器時代文化資料。在盆地西部,連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fā)現、發(fā)掘的許家窯遺址、侯家窯遺址,以及后來試掘的漫流堡遺址,舊石器時代遺址(地點)的數量已增加至18處,說明該地區(qū)也是史前人類活動頻繁的重要地區(qū)。這18處遺址(地點)距離相對較近,但埋藏部位、層位卻多不相同,梨益溝第三級階地、第二級階地內皆有發(fā)現,即使同一級階地內的遺址層位也有早晚的區(qū)別,因此有助于建立該區(qū)域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
新發(fā)現的15處遺址(地點)中,12處埋藏于第三級階地內,3處埋藏于第二級階地內,泥河灣層內未發(fā)現任何古人類活動的遺跡或遺物。該區(qū)域原認為文化遺物出自泥河灣層的侯家窯遺址經過近些年新的考古發(fā)掘也獲得了新的證據:在文化層以下4~5米處發(fā)現河流階地堆積與泥河灣層的接觸面,文化遺物位于侵蝕面之上,依部位判斷文化遺物埋藏于梨益溝的第三級階地內,而非以往認識的泥河灣層內[17]。漫流堡遺址的發(fā)掘者最初根據石制品出自灰綠色黏土層,可以與侯家窯遺址的地層對比,而且石制品也與侯家窯遺址的共性頗多,將兩者比較得出了漫流堡遺址文化遺物埋藏于泥河灣層、且時代為舊石器時代中期的認識[18]。目前漫流堡遺址由于地形、地貌的變化處于“失蹤”中,其埋藏地層雖無法進一步認定,但與之對比的侯家窯遺址的文化遺物被證明出自河流階地中,而非最初認定的泥河灣層,因此,漫流堡遺址的埋藏地層可能也為河流階地。綜上分析,盆地西部目前發(fā)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多埋藏在泥河灣古湖消亡之后的河流階地之中,依據泥河灣層頂部年代的研究結果[19—22],泥河灣層沉積結束亦即泥河灣古湖消亡的時間在中更新世晚期,河流階地形成的時間要更晚于這個時期,則該區(qū)域舊石器時代遺址的時代應為中更新世末期至晚更新世,多數為晚更新世,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末段至舊石器時代晚期,這對研究泥河灣盆地中更新世末期以來古人類的演化擴散具有重要價值,對解決侯家窯遺址年代問題的爭議以及泥河灣古湖消亡、泥河灣層沉積結束時間等問題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調查發(fā)現了一定數量的石制品,為我們進一步認識該區(qū)域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補充了新的實物資料。石制品的原料比較復雜,有石英、燧石、火山巖、瑪瑙、石英砂巖等,部分標本保留磨圓度較高的石皮,原型應為礫石,這些石料在現今梨益溝的河床上都可見到,應為就地取材。石制品類型主要有石核、石片、刮削器、斷塊、斷片等,反映了以錘擊法剝片為主、少量砸擊技術并存的剝片技術;對石片進行第二步加工,形成刮削器等工具的操作流程,體現出明顯的中國北方以小石器為主的主工業(yè)類型[23]的特點,也進一步證明貫穿于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文化發(fā)展始末的小石器工業(yè)[16]具有強大生命力。
(圖一遺址分布圖由任濤先生測繪)
執(zhí)筆:王法崗
[1]賈蘭坡,衛(wèi)奇,李超榮.許家窯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976 年發(fā)掘報告[J].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9(4).
[2]吳汝康,吳新智,張森水.中國遠古人類[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3]王法崗,劉連強,李罡.許家窯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文物春秋,2008(5).
[4]張森水.我國北方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初探[J].史前研究,1985(1).
[5]張森水.中國舊石器文化[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6]賈蘭坡,衛(wèi)奇.陽高許家窯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J].考古學報,1976(2).
[7]吳茂霖.許家窯遺址1977年出土的人類化石[J].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80(3).
[8]馬寧,裴樹文,高星.許家窯遺址74093地點1977年出土石制品研究[J].人類學學報,2011(3).
[9]吳茂霖.許家窯人顳骨研究[J].人類學學報,1986(3).
[1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學??曳N第二十八號:中國考古學中碳十四年代數據集(1965—1991)[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1]北京大學考古系碳十四實驗室.碳十四年代測定報告:六[J].文物,1984(4).
[12]陳鐵梅,原思訓,高世君,等.許家窯遺址哺乳動物化石的鈾子系法年代測定[J].人類學學報,1982(1).
[13]長友恒人,下岡順直,波岡久惠,等.泥河灣盆地幾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光釋光測年[J].人類學學報,2009(3).
[14]蘇樸,LOVLIEREIDAR,樊行昭,等.許家窯泥河灣組高分辨率磁性地層學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00(2).
[15]樊行昭,蘇樸,LOVLIE REIDAR.許家窯組及許家窯文化層年代問題的磁性地層學證據[J].地層學雜志,2002(4).
[17]王法崗.侯家窯遺址2007—2012發(fā)掘地層的新認識[J].文物春秋,2015(6).
[18]謝飛.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文化研究新進展[J].人類學學報,1991(4).
[19]袁寶印,朱日祥,田文來,等.泥河灣組的時代、地層劃分和對比問題[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1996(1).
[20]ZHAOH,LU Y C,WANGCM,et al.ReOSL dating of Aeolian and fluvial sediments from Nihewan Basin,Northern China and its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J].Quat Geochronol,2010(5).
[21]裴靜賢.大同地區(qū)火山巖流烤沉積物的熱發(fā)光年齡測定[J].科學通報,1981(16).
[22]年小美,周力平,袁寶印.泥河灣陸相沉積物光釋光年代學研究及其對古湖泊演化的指示意義[J].第四紀研究,2013(3).
[23]張森水.中國北方舊石器工業(yè)的區(qū)域漸進與文化交流[J].人類學學報,1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