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名高長恭(公元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是北齊世宗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個兒子。其容貌俊美,驍勇善戰(zhàn),北齊乾明元年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故稱蘭陵王。
據(jù)《北齊書》講,武成帝河清四年,北周軍大舉進攻,包圍了洛陽。高長恭當時為齊軍中軍統(tǒng)帥,他率五百騎兵沖過周軍的重重包圍,直至洛陽城下。城上人不敢開門,于是高長恭摘下盔胄,乃得進城,解除了周軍的包圍。大捷之后,全體戰(zhàn)士共歌《蘭陵王入陣曲》。此戰(zhàn)之后,高長恭被封為太尉,后討柏谷、攻定陽,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由于高長恭的功勞很大,且威望很高,擔心被皇帝猜忌,便聽從謀士之言,遠離朝政,偶爾裝裝病。即便如此,仍引來殺身之禍。
據(jù)說,某天北齊末代皇帝高緯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后,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高長恭并未多想,坦然答道:“家事親切,不覺遂然?!?而高緯一聽“家事”兩字,頓時心生警覺。遂命人給高長恭送去了一杯毒酒。
高長恭對自己的妻子說:“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但他也沒有向皇帝申述,就飲下了毒酒。
蘭陵王英年早逝,北齊失去了軍隊支柱。四年后,北齊被北周所滅,北齊王室成員幾乎全部被屠殺。亂世的殺戮之中,人心如火海,而蘭陵王的美,如血中飄蕩的一縷白梅香,令人腸斷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