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日、德特約記者 蕭達 李珍 青木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戴慶成 ●本報記者 蘇靜 李司坤 ●汪析 柳直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港珠澳大橋昨天舉行開通儀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他在稍后巡覽大橋時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chuàng)下多項世界之最,體現了勇創(chuàng)一流的民族志氣。23日,從《紐約時報》到亞美尼亞共和國電臺,世界大大小小的媒體上到處是有關港珠澳大橋的圖片、視頻、示意圖,它儼然成為代表中國工程實力的“超級網紅”,“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橋梁界的圣母峰”等各種評語紛紛出現。在國際輿論場上,全長55公里、歷時14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橋絕不只是一座橋,還代表著香港澳門與內地的融合、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雄心。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美國對華發(fā)動貿易戰(zhàn)的背景下,港珠澳大橋被賦予了更多期待。日本《每日新聞》23日評論稱,港珠澳大橋開通是大灣區(qū)發(fā)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灣區(qū)經濟圈將超過紐約經濟圈和東京經濟圈,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壯舉”
“它就像一條巨龍,漂浮在海面之上,畫出一個優(yōu)雅的弧形,超出人類的想象力。這是中國繁榮的象征。”23日,報道港珠澳大橋開通時,德國《世界報》的文章更像一段散文詩。與之相比,《新西蘭先驅報》則言簡意賅:“中國壯舉。”
開通儀式在珠??诎堵脵z大樓出境大廳舉行。9時30分,伴隨著歡快的迎賓曲,習近平等人步入儀式現場,全場起立鼓掌。在觀看了反映大橋建設情況的視頻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崔世安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先后致辭。
10時許,習近平走上主席臺,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24日將正式通車運營。內地從未如此之近,就在十幾年前這座55公里長的大橋還不過是一個遙遠的概念,今天它已變成穿越珠江三角洲的一個工程奇跡?!毕愀邸赌先A早報》頗為動情的報道稱,港珠澳大橋是第一次由兩個特別行政區(qū)以及內地城市聯合建造,是中央支持下“一國兩制”框架內的合作范例。英國《金融時報》則寫道,這座大橋是中國領導人一項更宏大的戰(zhàn)略“大灣區(qū)”的一部分。這一戰(zhàn)略的目的是促進香港、澳門與鄰近的廣東省的融合。報道稱,北京希望港珠澳大橋以及一條連接香港、耗資110億美元的新高鐵線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能夠在這個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最具活力經濟引擎的地區(qū)刺激新一輪增長。
開通儀式結束后,習近平等乘車從珠??诎堵脵z大樓出發(fā)巡覽港珠澳大橋。在大橋建設中的關鍵節(jié)點工程東人工島,習近平對大橋管理和施工等方面的代表指出,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chuàng)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體現了勇創(chuàng)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
香港“橙新聞”23日發(fā)文稱,世界各大灣區(qū)都有重要的橋梁連通各市,美國舊金山灣區(qū)的金門大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以及東京灣區(qū)的瀨戶大橋和京門大橋等世界地標性橋梁,更成為灣區(qū)經濟的“大動脈”。港珠澳大橋正是實現大灣區(qū)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不但可以大大提升灣區(qū)的交通運輸效率,且將徹底改變大灣區(qū)、珠三角的交通結構、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大大促進三地的人流貨流,間接產生的經濟收益將遠遠超過工程投入。香港報章《香港仔》暢想“一小時生活圈”:港珠澳大橋通車讓港人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穿梭粵港澳、來往大灣區(qū),充分享受到這個占地近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50多個香港的遼闊空間。大家可以一早經港珠澳大橋到珠海飲茶,接著坐動車到廣州吃午飯,晚上又可以坐高鐵回到香港。多家國際媒體都提到,港珠澳大橋開通后,從香港國際機場到珠海陸路交通時間由4小時縮短為45分鐘。
“橋頭經濟”
“港珠澳大橋的長度是加州金門大橋的20倍,這座六車道大橋將連接一個擁有7000萬人口的經濟區(qū)域,合計年生產總值達1.51萬億美元,幾乎是舊金山灣區(qū)的兩倍,超過澳大利亞、西班牙或墨西哥的國民經濟規(guī)模。”美國《華爾街日報》23日的報道稱。不過,報道同時提到,進一步整合的努力面臨諸多復雜情況,例如相異的法律和稅收制度,中國內地的資本賬戶仍相對封閉,而香港和澳門是自由港,各自擁有自己的貨幣且沒有資本管控。報道還特意關注一個問題:在香港和澳門,機動車都靠左行駛,而在中國內地則是靠右通行,如何解決?
英國路透社在23日的報道中透露,最初提出修建類似港珠澳大橋是在上世紀80年代,但當時遭到港英當局的反對,他們擔心修建這座橋會拉近香港與中國內地的距離。英國一些人對香港的“心結”看上去至今還沒有打破,比如英國廣播公司23日就陰陽怪氣地載文道:中國開通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但需要嗎?此前,他們更是在網站刊長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橋在香港的“爭議”:逾千億港元的撥款、實質效益疑問、工傷事故、建筑質量、環(huán)保等。
“這個工程很不簡單、很雄偉,大家都想去參觀!”全國人大常委、香港民建聯前主席譚耀宗23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興奮地表示,港珠澳大橋投資力度很大,在中央的支持下才得以建成,現在大橋已經建成,香港民眾都覺得很高興,“這是個大喜事、大好事!”他告訴記者,經濟上有個說法叫橋頭經濟,“有了橋,利用橋的落腳點可以拉動人流、物流,進而發(fā)展經濟,這對我們之間的經濟融合,以及人流、物流等方面都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p>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23日評論稱,港珠澳大橋是中國計劃將珠三角變成可匹敵美國硅谷計劃中的重要一步,中國希望通過發(fā)展大灣區(qū)將這一地區(qū)從一個全球制造中心變成一個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標志著跨界一體化的另一個里程碑,”《南華早報》22日感慨這項工程來之不易,曾面對技術挑戰(zhàn)、成本增加、環(huán)境問題、意外事故以及延遲等。報道稱,但現在,一小時生活圈最終不再只是一個夢想,這種合作已經超越旅游便利,提升的聯通可望帶來物流以及投資,進一步提升地區(qū)競爭力。報道呼吁,各方必須密切合作,將港珠澳大橋的收益最大化。
骨氣和志氣
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前一天,習近平主席來到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qū)高新技術片區(qū),考察了粵澳合作中醫(yī)藥科技產業(yè)園。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首次赴地方考察就選擇了廣東。他當時表示,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xù)推向前進。
22日,在粵澳合作中醫(yī)藥科技產業(yè)園,習近平表示,10年4次來橫琴,對橫琴每一步發(fā)展都關心關注。10年時間,橫琴新區(qū)從無到有,變化很大。我們始終要不忘初心,讓這里充滿創(chuàng)新發(fā)展活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fā)展。當天下午,在格力電器公司,習近平強調,從大國到強國,實體經濟發(fā)展至關重要,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他說,我們要有自主創(chuàng)新的骨氣和志氣,加快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力。
日本時事通訊社23日稱,中美貿易摩擦長期化,中國力爭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在廣東視察的習主席強調了自力更生精神,并參觀中國知名空調制造商格力空調,強調制造業(yè)的核心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這顯示出中國打算依靠自己奮斗、擺脫技術上依賴美國的決心。
英國廣播公司23日報道“習近平六年后再度考察廣東”時稱,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廣東一直被認為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報道引述分析人士的話稱,習近平在中美貿易戰(zhàn)持續(xù)升級之時考察廣東,是為了提振國內外對于中國經濟和改革開放的信心。香港inkstone?news網站23日回顧歷史稱,廣東是中國的經濟重鎮(zhèn),近40年前,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所有新措施都率先在廣東推行。1992年,鄧小平再次前往廣東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此后的發(fā)展顯示,1992年中國人均收入為366美元,到2017年,增長達24倍。報道稱,如今中國面對一系列不同的挑戰(zhàn),經濟增長放緩,美國還對中國發(fā)動了貿易戰(zhàn)。報道認為,習近平此次廣東考察將提升中國人民對國家經濟發(fā)展的信心。
“在當前大的經濟環(huán)境下,我們要激活我們內生的經濟積極因素?!?3日,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樊鵬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他說,中國有幾個大的經濟帶,比如環(huán)渤海、珠江經濟圈等,這幾大經濟圈是中國大船的底座。不同經濟圈有不同特點,香港的金融環(huán)境最優(yōu),珠海則連接內地的制造業(yè)服務業(yè),問題在于互聯互通不夠,港珠澳大橋開通后,這種物理性、空間格局分割的阻礙將大大減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