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敬芬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起來越多的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逐漸被英語教師認可。這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也是課堂教學的需求。從我國國情發(fā)展來分析,在科學技術、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影響下,信息技術在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生活中得以滲透,小學英語教師要能夠合理、正確地對其使用,結合英語教學目標來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教學氛圍,從根本上激發(fā)小學生產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來提升小學生學習效率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并非是強制性的,而是要能夠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進行。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元素讓形象和聲音能夠緊密融合,保證體現(xiàn)出聽覺和視覺,讓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充滿樂趣,這種形象生動的英語教學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小學英語字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對《字母歌》進行播放,輔助進行教學。在對課件進行播放時,可以適當穿插小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讓他們在觀看動畫片過程中欣賞歌曲。教師需要注意在對兩段視頻進行設計和制作的側重點不同。首先進行動畫片設計,其次進行英語字母交替設計,并且在課件設計出暫停、后退等按鈕,這就能夠讓小學生在視覺或者聽覺上進行同步欣賞,教師還可以對課件進行反復回放,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字母發(fā)音,還能夠欣賞到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
二、通過多媒體技術運用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從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學對象來分析,學生在接受英語學習活動中,進行簡單直觀的模仿,能夠獲得比理性思考更具有意義的東西;通過形象的感知,能夠獲得超越抽象理想的知識。因此,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在娛樂歡快的游戲環(huán)境中掌握更多的句子、英語單詞。從教育教學內容來分析,小學英語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入門、啟蒙階段,教師不必要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英語語法學習,要能夠掌握語調、語音訓練、日常用語。教師要能夠通過多媒體的使用來對問題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并且將呆板簡單的教學活動融合在多彩豐富的教學情境中,讓師生能夠融為一體,并在這種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中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簡單的英語詞匯加以交流,從而獲得相對簡單的問題和信息。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合理科學地使用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其提供較多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機會,讓學生更好地身臨其境,自然而然地使用英語,并且愿意積極主動地與其他人用英語進行交流,保證其英語表達能力得到提升。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關于不同國家英語口語的視頻資料,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詞匯之間的不同,讓學生在了解二者存在差異的同時,提出相關問題,包括英語的種類、不同種類產生的途徑。從而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了解要想學好英語就要打好學習基礎的重要性。
三、通過信息技術來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網絡資源
通過網絡技術和多媒體的有效結合,小學生英語課堂教學也迎來了較多的發(fā)展機遇,也讓小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成為可能。英語教師在布置學生家庭作業(yè)時,可以指導他們通過網絡來開展相應的實踐和交流活動,除了按照課本內容要求來學習英語歌曲之外,還要讓學生了解更多日用語,并且與同學、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還可以讓家長指導小學生與老師或者同學發(fā)送電子郵件,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就能夠在增進彼此友誼的同時提升自我書面表達能力。例如在教授給學生關于友誼問候的相關短語和單詞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上網查找其他不同國家朋友之間的互相問候用語,并讓他們分析這種問候用語和我國國家之間的差別,這樣就能夠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答案,這不僅能夠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還能夠讓他們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英語單詞閱讀量;然后在課堂上面分組進行討論,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口語交流能力,提升他們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標志著社會的進步,該種教學手段在小學英語課堂實踐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在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的同時,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規(guī)律、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實際學習需求來選擇多媒體教學的工具和內容,通過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順利完成階段性教學任務的同時選擇英語教學切入點,保證教學工作更加順利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