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佳 趙柯湘
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豐富,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顯得年輕又充滿活力。但是,伴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失智癥。
失智癥是一大類疾病,由腦部疾病或損傷引起,表現(xiàn)為記憶力減退伴其他認知功能損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是阿爾茨海默病。
失智癥俗稱為“癡呆”。但失智癥并不完全等同于癡呆,而且癡呆含有“呆、笨、傻”的意味,顯得頗不尊重,因此現(xiàn)在多以“失智癥”代稱,意指失去智慧、大腦認知功能退化。
誤區(qū)一:記憶減退是正常老化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記憶會有所衰退,就像年老時肌肉不再那么健壯、皮膚不再那么光澤柔嫩一樣。但這種記憶力輕度下降的現(xiàn)象不是常常發(fā)生,不會短時間內(nèi)加重,不會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顯著困擾。
許多人認為,人老了記性不好是正常的現(xiàn)象。殊不知,“常忘事”、“情緒大變”、“常算錯賬”等,這些人們笑稱的“老糊涂”現(xiàn)象,卻很可能是失智癥的前期表現(xiàn)。許多人將疾病早期癥狀與自然衰老混淆,當老人發(fā)生了“走失”等嚴重情況后才就醫(yī),錯失了最佳的診治時機,造成難以彌補的終身遺憾。
誤區(qū)二:誤把老年良性健忘當作癡呆
正常老年人偶爾也會出現(xiàn)健忘,如找不到鑰匙、想不起熟人的名字、忘了某個字該怎么寫、走到房間卻忘了要做什么等,但這種健忘并不是常常發(fā)生,并且通過之前在做什么事情、走過哪些地方,可以幫助自己回憶起來;即便一時實在想不起來,可能過一陣子或旁人稍作提醒就會恍然想起。有的老人對這種偶然的健忘過度在意,懷疑自己得了失智癥,到醫(yī)院檢查后,才知道這只是正常的老年良性健忘。
需要強調(diào),失智癥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由疾病所致。失智癥的記憶力及其他認知功能退化的幅度遠高于正常老化。
老年良性健忘者經(jīng)提醒通??上肫鸫蟛糠值氖虑?;失智癥患者所遺忘的事情較多,發(fā)生頻率高,提醒后還是毫無印象,有時否認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或說的話,甚至惱羞成怒。
老年良性健忘者除了記憶力輕度下降,沒有其他認知問題。失智癥患者對時間、地點、人物關系和周圍環(huán)境的認知能力均減退,語言、計算、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降低。
老年良性健忘者生活自理能力通常不受影響;失智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漸下降直至喪失。
老年良性健忘者的自我意識通常較強,會為記憶力下降感到苦惱,常用記備忘錄的方式來防止遺忘;失智癥患者對認知功能下降毫無察覺,且不會因此煩惱,思維日趨遲鈍,語言日趨貧乏,常缺乏幽默感。
早就診,早診斷:失智癥是一種復雜的綜合征,診斷及治療均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建議最好選擇開設記憶障礙門診的醫(yī)院進行就診。通常老年病科、神經(jīng)內(nèi)科和精神科是失智老人就診的主要科室。
早期治療,延緩進展:某些疾病引起的失智癥是可逆的,隨著疾病的痊愈,認知障礙可以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復。然而,更多的失智卻是由退化性疾病導致的,如阿爾茨海默病。盡管目前尚沒有阻斷或治愈這類疾病的藥物,但早期積極的治療可以改善認知功能和行為障礙,延緩疾病進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
定期隨診,堅持治療:失智癥包含多種類型,病情輕重程度千差萬別,因此需要針對性的治療。建議在??漆t(yī)生指導下進行。因為失智癥的治療周期長,所以一定要記住的是:堅持服藥,配合醫(yī)生的隨訪計劃,按時就診,以便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作為老年人,如果您不幸被診斷患有失智癥,應該積極面對,正視疾病帶來的不便,保持樂觀心態(tài),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封閉自己,多多參與集體活動。
“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必定會打開一扇窗”,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是對抗疾病的良藥。讓我們攜手,發(fā)現(xiàn)并打開這扇窗,讓溫暖的陽光驅(qū)散陰霾,直射進失智老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