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馳,馬冬花
(浙江省象山中學,浙江 寧波 315700)
教學大綱的改革,體育教學單元一般是4~6課時,在制訂課時計劃時,往往會出現(xiàn)只教教材的現(xiàn)象,如跨越式跳高有助跑、起跳、過桿、落地。劃分單元課時往往是第一課時重點是起跳,第二課時重點是過桿,第三課時重點是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第四課時是鞏固與提高,第六課時是考核。在寫教學目標往往運用初步掌握、基本掌握等類似詞。但在實際操作中除了前面幾節(jié)課所教的技術和練習方式不同,后面幾節(jié)課練習技術幾乎相同。當然為了提高技術讓學生反復練習技能這沒錯,但反復練習相同的動作學生會產生枯燥情緒?!墩憬×x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的方法,旨在以技術為載體,讓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術的基礎上,運用掌握的運動技能與學生已有的運動技能組合,通過“組合練習”趣味游戲來提高體能和鞏固技能,不僅讓學生喜歡體育,更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從《浙江省體育與健康必修內容(水平四)》上的內容(以下簡稱《內容》)設置來看,立定跳遠是七年級田徑跳類的內容。根據《內容》我們認為立定跳遠的項目特征是:以下肢爆發(fā)力為中心,要求下肢與髖部協(xié)調快速用力,并于上肢的擺動動作配合,通過預擺、起跳、騰空、落地來取得最大遠度而進行的單一技術動作。結合《綱要》,我們認為立定跳遠教學從兩方面展開。第一為立定跳遠的技術,即準備姿勢,預擺、起跳、騰空、落地的連貫技術。第二為用這個“技術”通過豐富多彩的手段發(fā)展學生體能,包括發(fā)展下肢爆發(fā)力、腰腹力量、手臂擺動力量、身體協(xié)調性、柔韌性等身體素質。
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已學過立定跳遠技術,因此本單元主要目的是提高立定跳遠的動作質量,讓學生學會幾種發(fā)展體能的方法,以此來提高立定跳遠技術,達到體能和技能同時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將本單元安排4節(jié)課,第一節(jié)課為“技能”,即復習糾正立定跳遠技術;第二、第三兩節(jié)課為“體能”,即以發(fā)展立定跳遠技術為主線而展開的各種體能練習,第四節(jié)課為“運用”即立定跳遠考核。
單元教學計劃見表1。(見下頁)
表1 單元教學計劃表
以往我們的教學是先教會技術后讓學生運用技術。例如,立定跳遠教學。若學生沒學會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筆者會在課堂教學中一直反復機械地教學生未掌握的技術動作。雖然教師教得很辛苦,但學生學得很枯燥?!凹夹g、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初中立定跳遠單元,每個維度都以技術為主線,學生通過體驗多種針對性的練習內容,技能和體能都得到了提高。
以往課堂教學內容往往是完整技術的分解,學生每節(jié)課在教師的安排下學技術動作,這也沒錯。但教師很少將技術動作進行組合練習,對于運用幾乎是很少,因為只有當技術完全學會了才能運用。例如,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當學生學了5~6節(jié)投籃課,基本掌握了原地投籃技術動作之后,教師才勉強的安排一次教學比賽。其實對學生來說,學生最喜歡打比賽,況且籃球本來就是對抗性項目,在比賽中可使學生的體能、技能得到提高。運用構建單元計劃教學,學生不僅學到了技能,而且在以技能為主線的體能和運用練習過程中,技能得到了提高,體能得到了發(fā)展,體驗到了組合練習和拓展游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