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軍
[摘 要:在小學的學校教學中,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雖然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英語一樣是主科學科,但是從小學階段開始便有這樣的學科教學,因此我們自然可以看出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與發(fā)展,對于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那么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如何根據(jù)變化,做出相應的教學措施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需要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因此,本文將立足于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提高;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教學,顧名思義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品行德行的學科教學。而這門學科并不是所有的品德知識都會和學生講授,講的最多的就是與社會相關的品德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剛進入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就像是一張白紙,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品德教育都是社會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學生日后為人處世所必須具備的品德基礎,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品德與社會課程在小學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在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中,新課程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學校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弱,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往往是為求每個知識點,學生都能夠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都是采用細說慢講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幫助學生的理解知識,但是整體的課堂教學進度就會被拖慢,更不用說教學的有效性的。因此,本文將結合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對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1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
在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新課程標準中,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著明確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都是采用口述傳授,而且教師采用的講授方式,都是比較生硬的教學方式,這樣一來對于學生理解沒有幫助。但是隨著這幾年教育教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就要懂得利用教育技術來為學生構建課堂教學氣氛,從而幫助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以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的時候,這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第一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中認識家鄉(xiāng)的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學生對于家鄉(xiāng)的親近感,從而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第二通過課堂學習,學生能夠看懂中國地圖,能夠認識方向、圖例、比例尺,從而能夠知道在地圖上找到自己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第三通過教師的教學,讓學生知道家鄉(xiāng)是祖國的一部分,以及讓學生了解我國的五種地形;第四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比較家鄉(xiāng)與其他地區(qū)在地形上的異同,感受到家鄉(xiāng)的地形特點,并且能夠探討地理環(huán)境對于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根據(jù)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家鄉(xiāng)的風景。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只有極少數(shù)同學是轉學來到學校的所在的城市,因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下學校所在城市的一些美好風光,同時針對其他的一小部分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戶籍,為學生尋找到他們家鄉(xiāng)的風景照片。然后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演示出來給學生看,從而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真實的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2通過游戲進行課堂教學
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知道,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天生喜歡新鮮刺激的事物,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其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來進行課堂教學,從而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以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吃穿用從哪里來》的時候,這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第一通過課堂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勞動者的辛勞和智慧;第二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學會搜集、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從而分析和比較事物的發(fā)展過程;第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工農也生產與我們日常生活是十分密切的,從而能夠讓學生了解工農業(yè)生產的基本過程,初步讓學生知道生產過程中的分工與合作;第四讓學生了解生產的發(fā)展過程,以及產品和生產工具的變化,進而讓學生感受生產與人的需求之間的關系。根據(jù)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游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先自行于都教材,然后看看誰能夠又快又準確的總結出課文中相關的知識點內容,然后,在學生找到了之后,教師還可以看看哪位學生能夠最快用自己的話將知識的基本內容,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從而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基本情況,再結合課文的相關內容,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寶屏.試論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5(2):130-131.
[2]程弟杰.試論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科學:引文版:00373-0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