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華
摘要:傳統(tǒng)葫蘆工藝品文化與現(xiàn)代精細化工工藝技術(shù)相結(jié)合,賦予葫蘆工藝品美輪美奐的夜光效果。本文通過介紹葫蘆的選擇及預處理、葫蘆的砂光、底漆的選用及噴涂、夜光漆的配制及刷涂等制作步驟,詳細闡述了夜光葫蘆的制作方法。
關(guān)鍵詞:夜光葫蘆;制作方法;蓄光發(fā)光材料;涂裝工藝
葫蘆,諧音“福祿”,渾圓飽滿、多籽多產(chǎn),因而被人們賦予了吉祥如意、福祿綿長、平安幸福、多子多孫等美好寓意[1],葫蘆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項目夜光葫蘆的制作及涂裝工藝研究,將現(xiàn)代精細化工工藝技術(shù)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通過配置夜光漆及運用一系列木器涂裝工藝,賦予葫蘆美輪美奐的夜光效果,使其更具觀賞性。
夜光漆主要由蓄光材料、基體材料、助劑三個部分組成,外觀呈現(xiàn)為半透明的淡黃色粘稠液體[2]。其在吸收一定量的可見光后,可在黑暗條件下持續(xù)發(fā)光12個小時以上,顏色絢麗,可無限次循環(huán)使用,壽命長久,并且無毒無輻射[3],健康環(huán)保。
1、緒論
1.1實驗原料
丙烯酸樹脂:工業(yè)品,聊城齊魯漆業(yè)有限公司;黃綠夜光粉(GF-250,GF-500),山東國峰發(fā)光材料有限公司;分散劑、防沉劑,聊城市齊魯漆業(yè)有限公司;防沉劑,自制;丙烯酸自動噴漆,工業(yè)品,廣東好順科技有限公司;油漆稀料,丙烯酸漆專用,聊城齊魯漆業(yè)有限公司。
1.2實驗儀器
SF0.4高速砂磨分散攪拌機,天津市科聯(lián)材料試驗機廠;分析天平,上海民橋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3實驗步驟
1.1.1葫蘆的選擇及預處理
采摘得到的成熟葫蘆顏色為青里帶白,藤蔓為干枯狀,晾干后,顏色微黃。選擇葫蘆要選擇形狀渾圓飽滿,體態(tài)大方,顏色自然的個體,也可選擇具有特殊象征意義的個體,對于受損、受潮、顏色不均的個體一般不予選用。
對葫蘆進行預處理時,首先要將葫蘆去皮,即用切面平整的小木板或是塑料片輕輕刮去葫蘆表面的一層薄皮,露出光滑的內(nèi)層來,刮時要慢而輕,盡量避免出現(xiàn)劃痕。去皮后,將葫蘆清洗干凈,晾干備用。
1.1.2葫蘆的砂光
俗話說:“十分漆、三分砂”,砂光在涂裝工藝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通過砂光,一方面可以去除葫蘆表面存在的霉斑、凸起,以及在預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種加工痕跡,使葫蘆表面平整,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葫蘆表面的粗糙度,增強油漆的附著力[4]。
采用手工砂光的操作方法。選用300到600目的砂紙即可得到理想效果。具體操作方法為:將一張完整的砂紙裁成六張大小相等的長方形,取一塊沿短邊對折,有砂的一面朝外,用無名指和小指夾住砂紙的一角,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緊其對角,中間三指自然分開,平按在砂紙上[12]。以此方法控制砂紙在葫蘆表面來回搓動,搓動過程中調(diào)整手型,使得砂紙與葫蘆表面結(jié)合面更大,受力更均勻。搓動的方向與葫蘆短徑切線方向相同,由上而下一圈一圈地進行砂光。進行砂光時,用力一定要均勻,且不宜過大,否則會造成砂光不均或出現(xiàn)劃痕。待葫蘆表面平整光滑,用干毛巾擦拭干凈后,即可完成砂光步驟。
1.1.3底漆的選用及噴涂
底漆與面漆選用的種類應當相互配套,否則會發(fā)生咬底[5]。本次實驗配制的夜光面漆,選用以丙烯酸樹脂為基體材料的底漆,一方面丙烯酸樹脂底漆能有效填充木器基層表面毛孔,有著良好的附著力;另一方面與丙烯酸樹脂面漆相配套,結(jié)合效果好。底漆顏色選用白色,可在夜光粉吸收光能時增強反射,更有效地吸收光能;在夜光粉發(fā)光時,可減少光線吸收,使發(fā)光更加明顯。
本次實驗通過噴涂的方式上底漆,選用好順牌白色丙烯酸自動噴漆進行噴涂。相較于刷涂而言,噴涂具有效率高、漆膜均勻、不易出現(xiàn)氣泡等特點。在進行噴涂作業(yè)時,要求環(huán)境清潔干燥、沒有粉塵,通風良好,溫度在10~25℃。噴涂具體施工步驟如下:
1)將開封后的噴罐輕輕搖晃均勻,用食指壓下噴頭在廢報紙上進行試噴,待漆霧噴出平穩(wěn)后,再對完成砂光步驟的葫蘆進行噴涂。
2)噴涂時左手捏緊葫蘆頂部藤蔓,右手手持噴罐,通過左手轉(zhuǎn)動藤蔓和右手移動噴罐進行噴涂。噴涂過程中要避免手套或其他異物與漆面的接觸,以免破壞漆面。
3)噴涂扇面與葫蘆被噴面始終保持平行,噴頭與葫蘆被噴面相距應為15~25cm,通過調(diào)整這一距離,把握漆膜厚度,使其薄而飽滿。噴涂過程中噴頭與葫蘆被噴面相距距離應當保持不變,且葫蘆轉(zhuǎn)動和噴罐移動速度應當勻速平穩(wěn),以保證漆面均勻、飽滿。
4)完成第一遍噴涂后,干燥葫蘆15~20min,待其干透后,用600目以上細砂紙輕輕打磨。在打磨時,注意葫蘆頂部與藤蔓連接處、葫蘆頸部、葫蘆底部三處容易出現(xiàn)噴涂不均勻的位置,通過打磨進行修飾。打磨完成后,用干抹布擦凈。
5)如上法,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噴涂,干燥后完成底漆的噴涂。
1.1.4夜光漆的配制及刷涂
本實驗產(chǎn)品夜光葫蘆的夜光效果是通過葫蘆最外層漆――夜光面漆實現(xiàn)的。作為面漆,夜光漆不僅要有較好的質(zhì)感、亮度及夜光效果,還應有較好的防潮、防霉、防污染等保護性能。
夜光漆的配制方法為:取100g丙烯酸樹脂于500ml燒杯中,加入3~5g分散劑,使用高速攪拌機進行攪拌,轉(zhuǎn)速為低速(20~40轉(zhuǎn)),攪拌15min后,加入30~50g夜光粉及1~2g防沉劑,高速攪拌(160~200轉(zhuǎn))1.5h,冷卻,加入15ml稀釋劑,密封保存,得到夜光漆。
面漆采用刷涂的方式施工,由于稀釋劑中含有苯、甲苯等易揮發(fā)毒性物質(zhì),故在施工時應當佩戴褐色濾盒防毒口罩及一次性手套,做好自我防護[14]。夜光漆刷涂的具體施工步驟如下:
1)選用1~2寸的軟毛刷,撥動刷毛,將松動的刷毛除去,若刷毛過長,可適當剪短。
2)用玻璃棒將配制好的夜光漆攪勻,若漆黏度較大,則加入一定量的稀釋劑,攪拌,使之黏度適當。
3)用軟毛刷蘸取少量的夜光漆,蘸取過程中,沿漆桶壁將刷毛捋直,蘸漆量為浸潤三分之一刷毛,提起后無漆滴滴落為宜。
4)涂刷葫蘆,自上而下一圈一圈進行涂刷,勤蘸少蘸,用刷力度均勻,速度平穩(wěn),刷至邊緣時起刷要輕,盡量避免產(chǎn)生毛刺。
5)完成一遍涂刷后,將葫蘆干燥1h,用細砂紙打磨修飾,用干抹布擦凈后,按照以上步驟,再涂刷一遍,完成面漆的刷涂。
2、結(jié)論
夜光漆因其蓄光發(fā)光、無毒無輻射、使用壽命長久的特性,而作為一種節(jié)能型、環(huán)保型的涂料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本文創(chuàng)新地將其與傳統(tǒng)工藝品文化相結(jié)合,制作美輪美奐的夜光葫蘆,為傳統(tǒng)工藝品文化增添新的色彩。
在實驗過程中,通過驗證與總結(jié),得到以下四點經(jīng)驗:1、底漆的噴涂前應當進行試噴,噴出均勻后方可繼續(xù)進行,噴涂時應注意噴嘴與葫蘆之間的距離,把握漆膜的厚度為薄而均勻,三層為宜;2、使用稀釋劑調(diào)整面漆黏度,使其便于涂刷,盡量使面漆薄而均勻,起刷時盡量避免出現(xiàn)毛刺;3、在用量相同的情況下,較小粒徑夜光粉配置的夜光漆發(fā)光強度大,但發(fā)光時間短;較大粒徑的夜光粉配置的夜光漆發(fā)光強度小,但發(fā)光時間長;4、底漆應當選用對被涂面附著力好的,且與面漆相兼容的種類。
參考文獻:
[1]石厚莉. 新疆維吾爾族民間葫蘆手工藝裝飾藝術(shù)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7.
[2]陳湘南.夜光涂料及其開發(fā)動向[J].上海涂料,2000(03):17-21.
[3]夏威. 稀土激活的硅酸鹽體系熒光粉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7.
[4]周廣利.漆面精細砂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家具,2011(01):100-102.
[5]王善.丙烯酸木器涂料底漆的研發(fā)[J].涂料技術(shù)與文摘,2014,35(09):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