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雪瑞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英語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可忽視。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在明確該階段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把握教學的方向,結合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特點,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解決,在科學規(guī)范的教學策略的幫助下,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英語 教學
引言
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增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并領略成功的喜悅,在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同時,充分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產(chǎn)生教有所受、點有所到、啟有所發(fā)、導有所悟的教學效果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妙用教具,創(chuàng)設有效情景
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需要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唯一的英語交流途徑可能就是在課上的短短幾十分鐘,為了讓學生打破對英語的距離感和畏難心理,更快地融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景,借助多媒體圖片等教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體會學習英語的魅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英語下冊Unit3Atthezoo一節(jié),在教授單詞fat、thin時,先出示熊貓的圖片,引出單詞fat,讓學生邊讀邊拼寫,我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同時引出它的反義詞thin,讓學生對比記憶。如此,我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相關的圖片情景,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進而讓學生主動地進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加深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記憶。[1]
二、明確教學目標,創(chuàng)建相關教學活動
不論是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還是教學方法的落實,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為指引,將一個個目標串聯(lián)起來,形成小學英語教學的主旨脈絡。教學目標的確立要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基礎和前提,以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為導向。教師應對綜合教材、教輔資料設定的教學目標進行適當?shù)娜∩?,基于小學英語總課程的教學設計,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確立動態(tài)化的教學目標。在教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創(chuàng)建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教學活動,凸顯英語知識的實際價值。結合當前的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創(chuàng)建難易適中的教學活動,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也能夠使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升。[2]
例如,在“Myfriends”一課的教學中,根據(jù)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單詞和詞組,如friend,longhair,shorthair,thin等。這些都是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單詞和詞組,結合學生之前學習的英語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其中的單詞或詞組,以造句的形式,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事件進行描述,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圍繞本課的重點內容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科學合理的分組。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1)小組人數(shù)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人數(shù)太多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shù)太少也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2)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和英語水平,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分組。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yōu)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于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
明確要求任務。為了防止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當中,學生進行無目的、無針對性、無必要性的討論,而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不能按要求達到合作的目的,教師一定要在小組合作前提出細化教學要求并明確教學任務。在展開小組討論之前,教師可以和一兩名同學Makeamodal.完整地呈現(xiàn)一遍對話,也可以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示一些Usefulsentences.這樣既為合作學習奠定基礎,又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潛力,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3]
四、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有效設置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通過趣味教學或者問題教學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進而拓展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不斷地探究體會學習英語的方法,進而有效提升英語綜合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下冊Unit2Myfamily一節(jié)時,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家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用英語簡單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及如何詢問他人的身份。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家人的照片。首先,我播放了第一單元的童謠BoyandGirl和學生一起拍手說唱,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然后找?guī)酌麑W生上臺表演“Letstalk”部分,同時我和臺上的某位學生對話:“Whatsyourname?MynameisLucy.”學生回答后,我對其他學生說“ShesLucy。”并示意學生跟著重復這句話,然后我再指著另外一名同學說:“Whosthatgirl?”引導學生回答:“Shes...”接下來重復同樣的步驟,用he代替she。然后我收集一些學生的全家福,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思維。我出示某一張全家福提問:“Whosfamilyisthis?”引導該家庭的學生迅速反應:“Thisismyfamily.”然后讓其他學生對照片的人物發(fā)問,該學生回答。如此,這節(jié)課我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到英語的表達方法。
結語
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以讀促寫”的教學經(jīng)驗,不斷優(yōu)化完善,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娟.小學英語課堂以讀促寫的有效教學模式探討[J].華夏教師,2018(33):49.
[2]韋鳳琴.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名師在線,2018(25):40-41.
[3]周彩麗.小學英語課堂以讀促寫的有效教學模式探析[J].學周刊,2018(2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