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摘 要:當前,混凝土不但是建筑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也是需求量最大的建筑用料。雖然現(xiàn)有的施工技術已漸趨成熟,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因此需要對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和強化,進一步完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本文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建筑工程
1 引言
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技術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為了推動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科學發(fā)展,讓鋼筋混凝土結構更為堅固、耐久且抗震性能更強、更具經濟性,滿足我國現(xiàn)代實際需求,需要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一一分析,并提出完善強化的對策。
2 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體積一般比較大,通常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脹劑、減水劑等外加產品來實現(xiàn)混凝土的耐久性、整體性增加混凝土的密度。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混凝土,無論發(fā)生再大的均勻收縮,其內部也不會產生拉應力;但是當混凝土處于地基等約束狀態(tài)下,其內部會有拉應力產生,該拉應力一旦超過了混凝土的承受范圍,混凝土就會開裂形成裂縫,最終威脅到整個建筑的安全。就此問題,施工建設過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實現(xiàn)混凝土水熱化的減少,從而降低各部位的溫差應力,提高混凝土的物理性能,避免混凝土因為干燥收縮和降溫收縮產生裂縫。
3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3.1 混凝土的運輸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材料中,不能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在混凝土的正式運輸過程中,應確保可以在規(guī)定坍落度在初凝之前,有充分時間進行振搗、澆筑。在選擇混凝土運輸工具的時候,應保證其不會存在著漏漿或是吸水等的問題,還需考慮運輸距離遠近、運輸時間長短。在卸料的時候,大顆粒骨料一般都是集中在一側或是底部,主要是因為骨料重力克服了物料粘聚力,在出現(xiàn)了離析情況的時候,其現(xiàn)象應該采取自由傾斜的卸料方式,其高度超過了兩米之后最為明顯。因此在卸料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就要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道路盡可能平坦且運距盡可能短。盡量減少混凝土轉運次數(shù),或不轉運。
3.2 凝土的比例配制
混凝土的強度對于進行土木工程建筑竣工后的質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的過程中,混凝土的生產者決定了混凝土強度的大小。在進行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的過程中要將其控制在國家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保證配合比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保證混凝土的性能。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實驗之前,要堅持著科學性的原則,從經濟最大化這一前提出發(fā)來進行,從而保證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以及性能能夠滿足土木工程的施工需求。
3.3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如一些地下結構或高度不高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混凝土移動泵車進行混凝土澆筑,當然也可以使用混凝土布料機澆筑混凝土來提高速度。泵送混凝土施工時應注意觀察泵管出料口混凝土粘稠性,坍落度等,澆筑時應保證連續(xù)性。保證連續(xù)性是關鍵,但一些意外不可避免,因此做好善后處理是重點,做好輻射面、施工縫插連接筋、對未澆筑混凝土的模板需重新清理并涂刷脫模劑?;炷恋臐仓P鍵還是要看模板工程的配合,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宜內拉外撐,否則易出現(xiàn)跑?;蚴亲冃?,模板拼接必須嚴絲合縫,防止漏漿。澆筑后需人工振搗,使用振搗棒振搗密實,如果大體積或大面積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需分兩次收水,表面搓毛,防止出現(xiàn)裂紋,用抹平機抹平,完成后注意養(yǎng)護。要注意混凝土施工中對于施工縫和后澆帶必須準確處理。尤其是后澆帶,必須在地下室頂板、側板、側壁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澆筑。泵送混凝土時,還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減少環(huán)境溫度對混凝土可泵性的影響,一般在5℃以下的環(huán)境溫度下,輸送管道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避免管內混凝土受凍,如果環(huán)境溫度在0℃以下,就需要對混凝土原材料加熱,可以用熱水攪拌或是運輸和泵送包裹保溫材料。當然若溫度高于35℃,就需要采取隔熱措施。
3.4 混凝土的振搗
澆筑后的混凝土要及時振搗以確定混凝土填充進每個角落,使混凝土擁有最大的均質性和密實性。振搗一般分為兩類:人工振搗和機械振搗。振搗棒需要在下層混凝土中插入,防止兩層混凝土之間出現(xiàn)裂縫。在采用此項施工技術時,必須快速插入,拔出時需要緩慢拔出。選擇插點位置時要注重均勻性,振搗棒需要在每個叉點上大約進行20秒左右的振搗作業(yè),保證表面沒有氣泡冒出等現(xiàn)象。
3.5 混凝土的養(yǎng)護
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要進行養(yǎng)護工作。養(yǎng)護工作是混凝土施工技術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我國通常采用的養(yǎng)護方式有兩種:自然養(yǎng)護和標準養(yǎng)護。在養(yǎng)護時間段,保證混凝土處十飽水狀態(tài),在飽水狀態(tài)下,水泥水化速度可以達到最大值。對十保溫材料,在夜晚時要保證覆蓋的嚴密性,避免混凝土出現(xiàn)暴露情況。
3.6 混凝土的測溫
大體積的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必須經過檢測,檢測內外溫差,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障混凝土的質量??梢圆捎秒娮訙y溫儀測溫只要測出厚度最大處的中心溫度和混凝土表面的溫差不超過25度,理論上就可以保證混凝土不會裂縫。
3.7 混凝土的后期養(yǎng)護和填縫
為了有效的確?;炷列阅艿膯栴},避免因為溫差出現(xiàn)施工裂縫的問題,施工單位需要在完成混凝土澆筑與接縫施工之后,對其進行養(yǎng)護管理。養(yǎng)護時間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延長,養(yǎng)護方式主要是采用了保濕以及保溫的方式,實際上就是對混凝土底層、表面進行薄膜的澆水,并且使用澆水草袋或者塑料薄膜進行覆蓋。必須保證其填縫材料韌性與彈性,確?;炷潦湛s適應性,避免了縫隙的內部進水,在填筑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對其裂縫進行清理,以確保施工質量。
4 建筑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4.1 提高混凝土澆筑技術水平
混凝土澆筑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澆筑成型的混凝土質量,如果澆筑不好,就會導致混凝土質量無法達到標準要求。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澆筑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問題。例如,模板進行多次循環(huán)使用,難以保證模板的契合度;鋼筋綁扎存在問題,影響鋼筋混凝土質量;模板存在油污或者雜物;混凝土振搗存在質量問題;混凝土澆筑沒有嚴格按照標準順序進行;預埋件的預留位置不準確等等。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重點把握好上述問題,避免混凝土澆筑出現(xiàn)問題,導致混凝土質量偏低。
4.2 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管理監(jiān)督工作
加強對工程施工的質量監(jiān)督管理是健全施工施工量管理體系的一個有效措施。故此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質量監(jiān)督管理體系,采用定期檢查與隨時抽查現(xiàn)結合的方式,對施工人員的施工工作進行監(jiān)督管理。從而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效率,防止施工質量問題的發(fā)生。
4.3 加強施工隊伍素質建設
要想加強對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加強施工隊伍素質建設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有效措施。(1)施工單位應選用施工技術較高、責任意識較強的施工人員進行工程施工工作,減少施工操作失誤問題發(fā)生的幾率,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2)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培訓以及施工安全、責任意識的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這樣有利于防止施工人員的施工操作失誤,從而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
5 結語
混凝土施工技術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直接影響,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內容。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包含工程中的施工技術、工程后期的養(yǎng)護管理等等。為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必須對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都進行監(jiān)督管理,讓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都按照嚴格的標準要求進行。
參考文獻:
[1] 黃志昕.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易產生的問題與技術對策[J].化工管理,2016(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