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
摘 要:近年來,隨著建筑業(yè)的發(fā)展,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但是,建筑施工承包人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管理混亂、違規(guī)施工,甚至有些工程的施工方、監(jiān)理方、供貨商等相互勾結,不惜降低建筑工程質量水平來獲取自己的利益。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科學的質量控制方法來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本論文首先闡述質量的概念及特點,說明質量控制的原則以及現(xiàn)行制度,然后結合工程實例,分析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各個因素,并從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個階段研究如何對建設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管理。最終得出要有效管理建設工程質量,必須不斷提高質量控制理論水平,優(yōu)化和改善管理方法的結論。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安全;質量控制
1 項目前期質量控制措施
1.1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yè)
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包括項目的決策階段、實施階段、和使用階段。而在項目的前期準備階段,既包括項目決策階段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又包括項目實施階段的地質勘查、施工圖設計、施工圖審查、招標、中標等。
1.2合同的控制
業(yè)主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對項目進度與目標的控制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開工前,北京新洲偉業(yè)投資有限公司與成都溫江科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名為《施工項目管理》的合同。在合同中應規(guī)定雙方應盡的義務,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進行跟蹤與控制。通過合同的控制如果發(fā)現(xiàn)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出現(xiàn)了質量的偏差,應該及時分析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糾正偏差。
2 施工階段分部分項工程質量控制
建設方、施工方和監(jiān)理方要對各施工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本論文主要從工程的基礎工程、砌體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作為立足點介紹施工過程中的規(guī)范及其質量的控制。
(1)基礎工程
1)基礎置于復合地基上,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180kpa設計。(地基處理可采用振動或高壓旋噴或CFG樁,并由有資質的單位設計施工)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xiàn)場承載力檢驗(應采用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確定,經由資質的檢測單位合格,經各方認可后方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樁頂和基礎之間應設置褥墊層,褥墊層厚度取300mm,材料選用級配砂石,最大顆粒不宜大于30mm,墊褥層鋪設宜采用靜力壓實法,夯填度不得大于0.9。
2)基礎采用墻下條形基礎,基低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200mm。基底標高為-4.000m,基礎圈梁標高為室內地平標高下-2.700m。
3)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C25,基礎圈梁混凝土強度等級C25,墊層C10素混凝土100厚,鋼筋強度等級:Φ-HPB235級鋼筋,Φ-HRB335級鋼筋,鋼筋保護層厚度40mm,基礎圈梁保護層厚度30mm,鋼筋錨固長度為35d。
4)結構柱均起于基礎頂,至于屋面圈梁,構造詳見西南03G601
5)基礎施工完畢后應及時在四周均勻回填,并分層夯實。基礎施工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地基情況與地勘資料不符合或者其他異常情況應及時會同其他有關人員協(xié)商處理。
6)-0.06m以下梁柱混凝土保護層厚度:30mm
7)標高以下部分砌體采用M10水泥砂漿砌MU10機制頁巖實心磚
8)-1.600m以下樓梯砌體采用M10水泥砂漿砌MU10機制頁巖實心磚
(2)砌體工程
1)一,二,三層墻體采用M10混合砂漿砌MU10機制頁巖多孔磚。其余墻體采用M7.5混合砂漿砌MU10機制頁巖多孔磚。
2)砌筑時應先砌墻后澆構造柱,墻體與構造柱交界處應砌成馬牙搓,墻與構造柱交接均設沿豎向Ф6@500的拉結筋,每邊深入墻至少1000。
3)構造柱與圈梁相交處,上下箍筋加密為Ф6@100。構造柱與墻、梁、圈梁相交處及構造柱構造詳見西南03G601及03G363相關節(jié)點。
4)后砌的非承重墻,墻體材料祥建設,其密度不應大于800kg/m,墻體均按西南03G601施工,沿墻高每500mm設2Ф6拉結筋,且鋼筋每邊深入承重墻內長度不應小于500mm。
(3)鋼筋混凝土工程
1)現(xiàn)澆梁,柱,板混凝土強度等級;基礎為C25,地圈梁為C25,墊層為C10。其余采用C25,現(xiàn)澆板中未注明的架力筋。
2)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
3)鋼筋的錨固。搭接長度詳見03G101-1P33,34,35
4)箍筋形式:梁柱均采用封閉筋,彎鉤135°,彎長10d。
5)圈梁應連續(xù)設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閉狀,圈梁為門洞截斷時,應在洞頂設置一道不小于被截斷圈梁斷面和配筋的鋼筋混凝土圈梁。其配筋尚應滿足過梁的要求。當兩圈梁高差<=500mm時,圈梁也可沿洞口垂直拐彎與過梁相連。詳見西南03G601P74。
6)構件在澆灌前應進行模板,鋼筋直徑,位置,根數及預埋件,預留孔等的校正工作,校驗無誤后,經有關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
7)凡懸挑構件澆筑后設計強度必須達到100%方可拆模,滿足傾覆要求后方可加載。
8)雙向板鋼筋放置:短向板在下,長向鋼筋在上,現(xiàn)澆板施工時,應采取措施保障鋼筋的位置,跨度大于3.6m的板施工時應按規(guī)范要求起拱。板角負筋縱橫兩項必須重疊設置成網絡戰(zhàn)。
9)凡在班上砌隔墻時,在墻板內底部增設鋼筋,當板跨L<=1500時:2Ф14,1500
10)樓板內主筋應錨入梁或墻內,下鐵應伸至梁或墻中心線(邊板則至少伸至板段)。且錨固長度不應小于板厚及5d。
參考文獻
[1] 辛林.建筑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的探討[J].江西建材,2017,(23):83-84.
[2] 譚玉強.我國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控制控制措施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90+96.
[3] 張慶鍇.淺談幕墻設計與施工的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7,(23):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