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卷軸中的游園密碼

2018-10-19 08:56:02劉珊珊
中國國家旅游 2018年10期
關鍵詞:手卷沈周雅集

山水畫和山水園林一向被視為姊妹藝術。南朝畫家宗炳好山水,愛遠游,年輕時遍訪各地的名山大川,后來年高多病,他擔心不能再出游,于是將生平游賞過的名山勝水都畫到了居室墻壁上,“澄懷觀道,臥以游之”。中國園林的產(chǎn)生,正是出自這種對自然的熱愛,人們先是在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中建造房屋,比如謝靈運的始寧山莊和王維的輞川別業(yè),以便能夠隨時欣賞美景;后來又在日常起居的庭院中筑山理水,這樣,不必長途跋涉也可以體驗山水的趣味。從這個角度來看,山水畫和山水園林是同源的,它們一個在絹紙上,一個在庭院里,創(chuàng)造出一處縮微的自然,以實現(xiàn)人們“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的理想。

行者檔案

劉珊珊,博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現(xiàn)任職于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從事風景園林的研究與設計。2012年與美國藝術史學家高屆翰合著出版《不朽的林康》,是中國首部系統(tǒng)探討園林繪畫的專著,近年在相關報刊發(fā)表了數(shù)十篇關于園林與繪畫的文章。

壹 臥游山水的三重境界

早期的山水畫和山水園林主要在各自的方向和道路上發(fā)展,相互影響不多。南北朝的山水畫尚未掌握描繪嘲然的方法,“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并不能給予造園具體的指導。

唐朝開始出現(xiàn)專門描繪園林的繪畫,屬于實景畫的一個重要類型,如傳為盧鴻的《草堂十志圖》和傳為王維的《輞川圖》。中唐時期造園活動興盛,詩文里經(jīng)常提到園林畫,如王周《早春西園》日:“如何將此景,收拾向圖中。”李中《題徐五教池亭》曰:“憑君命奇筆,為我寫成圖?!崩畹略=ㄔ炱饺骄臃Q:“近于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聊賦此詩……”可知將園林繪制成圖,或借助圖畫設計園林,在唐代已經(jīng)蔚然成風,可惜并無可靠的真跡流傳至今。

宋代園林畫有了很大發(fā)展,傳世作品有張擇端的《金明池奪標圖》、佚名畫家的《獨樂園圖》、李結的《西塞漁社圖》等。元明時期,隨著山水畫和山水園林的成熟,二者的關聯(lián)越來越密切。這一時期有大量畫家進入造園領域,如《園冶》的作者計成,少年時先以繪畫成名,中年才改行造園。同時,造園家也將習畫作為訓練的基本功,如設計了江南兩大名園—弁山園和豫園的張南陽,自幼跟隨父親學畫,成年后“以畫家三昧法,試累石為山”,所筑假山“奇奇怪怪,變幻百出,見者駭目恫心,謂不從人間來”,畫技的融入,使人為的假山具備了天然的精巧。此時,將畫意引入園林,用畫法營造園林,終于到了水到渠成的一刻。精通繪畫成為造園家的必備修養(yǎng),而描繪園林也成為畫家經(jīng)常接受的委托,我們今天看到的園林畫大多由此產(chǎn)生,對畫家而言,庭園不僅可以作為畫作的背景,同時也是很好的繪畫題材。

專注于中國古代書畫研究的美國學者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在《不朽的林泉》中將中國古代表現(xiàn)園林的繪畫形式歸結為三種:立軸、手卷和冊頁。不同的繪畫形式,對應不同的游園方式。

立軸 古代版的“上帝視角”

立軸通常采用較高的俯瞰視角,如地圖般描繪出園林全景,仿佛是畫家將觀者引至高地,園中的一切歷歷在目。

立軸的場景開闊、要素豐富,更接近標識位置、展示格局的“圖”,而不同于注重筆墨、講求氣韻的“畫”。這類圖畫曾在宋代盛行,如傳世的李嵩《西湖圖》和張擇端《金明池奪標圖》。

清代吳宏的《柘溪草堂圖》是立軸的代表作,描繪了明代遺民喬可聘位于江蘇寶應的園林。

清代吳宏《柘溪草堂圖》

手卷 自帶“VR”的投入感

立軸畫作是站在園外高處對于園林的整體鳥瞰,適合懸掛在堂遠觀,手卷則是將人帶入園中,適合置于幾案上近距離欣賞,邊展邊看邊收。手卷一般不高,多為30—50厘米,但往往很長,可達數(shù)米甚至數(shù)十米。手卷的觀看方式與中國園林“步移景異”的體驗方式相合,逐漸展開的畫面,恰似親身行走園中時次第出現(xiàn)的場景。由于是拿在手上欣賞,手卷比立軸距離觀者的距離更近,描繪的園林景致和活動更為細膩,使觀者在視覺和情緒上都能更深地投入其中。

明代孫克弘的《長林石幾圖》是手卷的代表作,描繪了呂炯位于浙江崇德的友芳園。

沈周《東莊圖》之稻畦

沈周《東莊圖》之果林

沈周《東莊圖》之朱櫻徑

沈周《東莊圖》之知樂亭

冊頁 個性點擊,和而不同

冊頁具有手卷的某些優(yōu)點,比如也是供人近距離觀賞,追求親切動人的效果;但由于景物不需要連續(xù)不斷,每幅集中描繪一景,因此畫家不必在“組織”上費心,可以將精力用在嘗試每頁的構圖形式上,以免整套冊頁顯得單調。

中國古人熱衷于將山水景觀概括為八景、十景等,冊頁的形式與這種“集稱文化”相契合,因此特別受畫家的鐘愛。

明代沈周的《東莊圖冊》是冊頁的代表作,描繪了吳融、吳寬父子位于蘇州的東莊,原有東城、南港、稻畦、桑洲、振衣岡、朱櫻徑、折桂橋、知樂亭等24幅,現(xiàn)存21幅,沈周特別強調每一幅獨立自足的特點,構圖既完整又富有創(chuàng)造性。

貳 古人園林生活的AB面

對中國古人而言,園林不止是游覽場所,更是生話場所,人們長于斯,游于斯、樂于斯,在園林中實現(xiàn)了海德格爾所推崇的——“詩意的棲居”。

古人的園林生活,最值得一提的非“雅集”莫屬。這種傳統(tǒng)文人的風雅集會,通常選在風景優(yōu)勝之地,與會者皆為名流,眾人一起飲酒、作詩、品茶、奕棋、賞曲、鑒古。參與雅集的可能是身居高位的貴族官宦,也可能是隱逸山林的鄉(xiāng)紳野老,無論哪一種,都可以視為是開放的、具有表演性的男性的園林活動。

在傳統(tǒng)男性風雅集會的背后,還有一個私密的、具有家常色彩的女性園林世界。園林的營造者多為男性,管理者則往往是女性,種花植樹,采果摘桑,蓄鳥養(yǎng)魚,這些都是主婦的強項。尤其在那些男性常年在外宦游的家庭,女性更是成為園林的主人和主要的使用者,她們在園中持家教子、補衣繡花、調酒斗草,甚至像男性一樣呼朋喚友,雅集博古。

盛會之園

最早的文人雅集,可以追溯到兩漢梁孝王的菟園雅集。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弟弟,在自己封地的菟園中與司馬相如、枚乘等著名文士游玩賦詩,傳為佳話。

最著名的雅集,則是東晉王羲之、謝安等人在紹興會稽的蘭亭雅集,王羲之為這次集會創(chuàng)作的《蘭亭序》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書”。此后雅集就成為文人官宦鐘愛的一項園林活動,描繪此類活動的“雅集圖”也成為專門的畫種,留存至今的有宋代的《西園雅集圖》、元代的《萬柳堂雅集圖》,到了明代更是蔚為大觀。

明代畫家謝環(huán)的《杏園雅集圖》手卷,描繪了1437年在大學士楊榮杏園里的雅集。杏園位于北京崇文門內的王府街,是一座宅第附園。這是一次典型的貴族官宦集會,畫中一共描繪了9位主要人物和眾多侍從,其中,園主楊榮官至謹身殿大學士,楊士奇官至華蓋殿大學士,楊溥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合稱“三楊”,是明代早期炙手可熱的輔政大臣,共同打造了“仁宣盛世”。舉行杏園雅集的正統(tǒng)年間,是明代的太平盛世,政治清明,社會穩(wěn)定,這幅圖表現(xiàn)的園林活動也呈現(xiàn)出一派寧靜祥和之氣,從中可以直觀地體會古代上流階層的園居生活。

明代畫家沈周的《碧山吟社圖》,描繪了1482年無錫鄉(xiāng)紳秦旭在惠山建造的碧山吟社。秦旭所屬的秦氏家族,后來還打造了著名的寄暢園,碧山吟社比寄暢園要早45年。碧山吟社由秦旭牽頭,社員皆為無錫的野老逸士,共十人,稱“碧山十老”,效仿自居易在洛陽結成的“香山九老”。秦旭的兒子時任武昌知府,與沈周、李應禎等人交好,吟社建成后,李應禎題寫了正堂“十老堂”的匾額,沈周畫了這幅《碧山吟社圖》,用淳雅工致的筆墨,將吟社的美景和十老的風采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碧山吟社雅集的成化、弘治年間,是明代的又一太平盛世,秦旭諸老悠游于鄉(xiāng)野之間,將“歌詠太平,以形容國家之盛”視為分內之事,恰好與《杏園雅集圖》中廟堂上的朝臣形成呼應。

私密之園

同林通常被視為成年人、特別是男性的樂園,其實,古人在孩提時代就開始接觸園林,同時園林也為女性提供了親近自然的機會。

對孩童來說,園林中有無窮的樂趣,可以伏在草叢里捕捉昆蟲,爬到樹上采摘果實,跳入水中捕魚捉蝦,這種天真浪漫是成年人所無緣體驗的。南宋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描繪了姐弟兩人在園中玩“推棗磨”游戲的場景,二人全神貫注,姿態(tài)十分親密。不過,不久之后,男孩就要離開花園,進入家塾,為仕途功名而努力,不再有機會到園中嬉戲,從這個角度來說,女孩要幸運一些,她們的課堂就在園林中,無論針黹女紅、琴棋書畫,后花園都是最理想的練習場所,明代仇英的《女紅圖》,就描繪了女孩在長輩教導下刺繡的場景。同時,園林也很適合作為大家閨秀的消遣娛樂場所,比如三五姐妹遍尋花草比斗勝負,仇英的《斗草圖》便描繪了這一閨中游戲。

成年女性的生活和游戲比少女的斗草更具文化含量,清代的《闈中雅會圖》描繪了女性在園林中組織的雅集,梧桐樹下,四名閨秀圍坐在云石桌前展看古玩,眉目含笑,怡然自得,顯然頗為享受這樣的雅集品鑒。這與《西園雅集圖》等表現(xiàn)的男性集會幾乎沒有區(qū)別,圖中的女子成為園林的主人,撐起自己獨具魅力的一方天地。

清代顧見龍《學童圖》 美國加州私人收藏

庭園中的勞作,也是古已有之的繪畫主題,有對普通婦人辛勤勞動的寫實描繪,也有對貴族“女德”禮儀的彰顯宣揚。仇英的《女織圖》描繪女性坐在敞廳紡紗織布的場景,這類耕織圖往往通過優(yōu)美的庭園景致,傳遞出教化之意。

18世紀的《夫妻攜子圖》表現(xiàn)了一家三口共享天倫之樂的場景。夏日,廊外池塘里荷花已開,一家三口坐在天井小院的涼席上,小兒的陽傘和小鼓放在席旁,母親抱起孩子,父親嘟起嘴唇似要親吻愛子;孩子伸出小手,試圖觸碰父親的臉頰……高墑?chuàng)踝×蓑滉枺屣L送來荷香,兩側玲瓏潤澤的湖石,一邊襯著翠竹,一邊伴著芭蕉,桌上還有精致的盆景和花草。這看似尋常的一刻實則相當珍貴,春風得意的仕途和炙手可熱的權勢,其實都比不過一家人安然相守,更能使人回歸自我,享受一份純粹自在的幸福。18世紀的《三世同堂圖》,描繪了一家三代在園中歡聚的幸福場景,一對老夫婦、兩對年輕夫婦、四個小孫子及三名仆人被畫家得體地安置在一座園林中,展示了不同年齡、身份的人的不同活動,就好像將一個人的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同時呈現(xiàn)出來,各安其位。從這個角度,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園林對于中國人的意義:園林并不僅是成年男性的世界,其目的也絕非所謂的“隱逸遁世”。園林所具有的女性氣質,使其既像伴侶,又像母親,時刻在為生命提供滋養(yǎng),補充元氣,使人可以更從容、更自信地面對外部世界。通過對園中女性和家庭的解讀,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園林更為人性的一面,發(fā)現(xiàn)園林與中國人的生活原來是如此須臾難離。

南宋蘇漢臣《秋庭嬰戲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仇英(款)《女紅圖》,嘉德拍賣

猜你喜歡
手卷沈周雅集
談談手卷書法作品的書寫
老年教育(2023年10期)2023-10-30 12:19:30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圖卷
中國書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明 沈周 京江送別圖卷
中國書法(2023年5期)2023-09-06 10:00:45
明清轉邊手卷鑲接工藝探究
——以《明仿米芾行書明道觀壁記卷》為例
對牛彈琴
思維與智慧(2023年3期)2023-04-02 12:12:14
中國傳統(tǒng)手卷繪畫的展示思考——以唐代《搗練圖》為例
沈周油畫作品
新疆藝術(2020年4期)2020-10-15 15:00:28
《清溪雅集》
連云港文學(2020年6期)2020-03-17 01:40:06
不僅僅是“風雅”——西園雅集
藝術品鑒(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22
國畫手卷在高職院校美術課程中的講授案例分析
戲劇之家(2018年17期)2018-11-14 11:16:22
周至县| 额敏县| 宁陵县| 石棉县| 桂平市| 淮安市| 容城县| 津市市| 大庆市| 湘阴县| 互助| 江山市| 揭东县| 玛多县| 盐城市| 米易县| 宾川县| 谢通门县| 凌海市| 石城县| 突泉县| 宿迁市| 巴林右旗| 呼图壁县| 彭阳县| 大关县| 沅陵县| 海门市| 海晏县| 旺苍县| 舞阳县| 佛教| 广饶县| 安图县| 东莞市| 城步| 琼中| 利辛县| 天长市| 巴彦淖尔市| 中江县|